王柯敏厅长赴岳阳临湘调研农村学校发展现状
走进教师办公室,面对面了解老师从教的荣誉感和工作的酸甜苦辣。
走进课堂,与师生亲切对话。
走进学生宿舍,查看生活值班老师的记录。
不事先确定调研学校,不提前打招呼,10月17日,省教育厅厅长王柯敏轻车简从赴岳阳临湘市开展调研活动。他深入学校教室、食堂、宿舍,走进师生当中,对农村学校的管理、师资队伍建设、艺术教育、德育工作、信息技术运用等情况进行实地调研。
走进在临湘市三完小,整洁、舒适的校容校貌给人清新之感,朗朗书读书声清脆入耳。在王柯敏细细浏览学校校务公示栏之际,校长梅永奇闻讯赶来。在与校长交流后,王柯敏对学校的校务公开工作表示称赞,“教育收费是老百姓关注点,你们把各项收费都标示的一清二楚,很好。”
当得知三完小是一所留守儿童学校、留守学生超过四百人时,王柯敏当即询问起了留守儿童的生活管理和学习情况。边谈边走,王柯敏来到了留守儿童公寓楼下。新建的留守儿童公寓座落在操场的东南与教工宿舍紧紧相连,每间寝室都布置得格外新颖,客厅里摆放着电视机、空调,亲情电话能让孩子们与父母常常聊聊,正面墙上彤红的“中国结”引人注目,寝室的“集体照”印着孩子们的笑脸,给人温馨之感。墙上“星光灿烂”评比表,分有文明之星,友爱之星,纪律之星,卫生之星,学习之星,展示着这里的孩子天天向上,追求进步。
校长介绍,留守儿童公寓是学校多方筹措资金修建的,凝聚着政府和社会各界的关怀,总面积达200多平方米,学生住宿全部免费,同时每一间宿舍还专门安排了专职生活老师同住,对学生的生活进行全方位的照看,担负起“代理家长”的职责,小到孩子的生活起居,大到学生习惯的教育管理,无不倾注精心关怀。王柯敏在室内仔细查看了生活老师的值班记录和生活设施,翻翻床上崭新卧具,对温馨舒适的寝室环境当即表达了高兴之情。他说,留守儿童远离父母,缺少关爱,老师们对这部分学生要多包容、多理解、多沟通、多关爱。要帮助他们树立自信心,纠正行为习惯,克服自卑心理。要多发现他们的长处与“闪光点”,使他们有信心、有自理的本领,有自立的能力,使他们与同龄孩子一样,在关爱中快乐成长。
随后,王柯敏还观摩了课堂,重点询问起班额情况,当看到部分班级学生人数偏多时,王柯敏嘱咐校长说,“大班额”既影响了学生学习效果,不利于学生身心健康,又增加了老师负担,学校要因地制宜采取措施,努力控制班级人数,使孩子们愉快求知。
食堂的饭食是关系孩子健康成长的大事,王柯敏走进学校食堂的操作间,向正在忙碌的食堂师傅询问起食物原料的来源,他嘱咐说,学生就餐用的粮、油、蔬菜要定点供应,确保安全卫生,“菜谱”要做到营养丰富,菜色多样。在场的一名师傅介绍,学生就餐采取“两菜一汤”的分餐制,学生家长在“学校开放日”亲子共进午饭时都称心如意,纷纷赞扬。王柯敏听后点头道好。
随后,王柯敏来到一间教师办公室,随机与两名教师交流起来。他询问起老师们的工作劳动强度如何,待遇满不满意,从事教师事业是否得到社会和家长的充分尊重,职业的荣誉感强不强,学校全体教师在教学中是否充分运用了信息化技术手段,音乐、美术、体育课程是否开足开齐。在王柯敏的微笑鼓励下,李志芬、李丹两位寄宿班班主任畅谈起从教的酸甜苦辣。
“工资待遇还觉得可以,工作强度有点大,作为寄宿班的班主任,尤其是对留守学生的管理,需要倾注更多心血;学校男老师太少,女教师多,有时年轻女教师找对象是个难题;在教育教学中充分借助信息化手段成为了大家的一致行动,但是应用探索还处于起步阶段,大家有很高的热情;音体美课程常态化开起来了,但是师资是个难题,毕竟这些课程需要专业老师来教,目前我们学校在这方面还要加强……”交流中,两位老师敞开胸怀道出了真心话。王柯敏不时地插插话,小而温馨的办公室里洋溢着愉悦气氛。
农村高中发展也是王柯敏此行调研的关注点。离开临湘市三完小后,王柯敏直接赶往临湘市二中,这是一所地处农村的普通高中,也是一所在省内享有盛名的体育特色校,先后两次被评为国家级体育传统项目学校,今年还再次成功承办了湖南省中学生田径比赛赛事。
在学校实地调研过程中,王柯敏重点考察了该校体育教育教学成果、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情况。他来到学校的田径训练基地实地查看体育设施设备,走进运动员宿舍体验住宿环境,来到学校荣誉陈列室感受学校不俗的体育教学成绩。在对学校进行直观而全面的深入了解后,王柯敏说道,临湘二中地处农村,办学硬件条件,生源,师资都没有明显优势,但是学校找准了发展点,在基础加特色上做好了文章,打好了体育特色牌,为全省乃至全国输送了大批优秀的体育人才,成绩值得充分肯定。你们的探索和坚持,也为全省其他条件不那么好的高中学校树立了一个特色化发展的示范。
在临湘市二中,王柯敏还重点关注了美术、音乐等课程的开设情况。在食堂与老师和学生一道用过中餐后,他走进高一年级美术班,向任课老师和学生询问起课时安排、考生升学等情况。他对校长王良敏说道,不仅要办好美术特长班,让对美术充满兴趣、有底子、有基础的孩子们接受到专业教育,更要在其他班级普及美术教育,不能因为要抓高考升学,而忽视甚至挤占美术、音乐等艺术教育课程的开设,这点我在多个场合强调过,希望你们学校能做个表率。
随后,王柯敏走进高一年级组教师办公室,与老师们进行了一次简短而富有意义的一次座谈,围绕教师待遇、职业荣誉感、德育工作新要求展开了面对面的交心交流。
促膝交流中,老师们向王柯敏晒出了自己的收入组成:基本工资,课时津贴,绩效工资等等,一笔一笔地算出来。老师们感触地说,与其他行业相比,农村老师的待遇显然不高,在现实生活压力下,目前的待遇显得捉襟见肘,提高农村教师待遇是大家的共同心声。但在农村地区,家长们把全部的希望都寄托在孩子的身上,这既是压力又是强大动力,我们都能切身感受到,老师的在社会上的地位还是非常高的,当老师光荣也是大家共同的感受。
王柯敏说,大家道出了内心的真实声音。近年来,提高农村教师生活待遇一直是党和政府重点关注的领域,这些年来从国家和省里层面都出台了举措,努力提升农村教师的生活水平,如我们去年启动的乡村教师生活补助政策,根据任教地点的不同,对工作在武陵山片区等贫困地区的乡村教师实施生活补助,每位教师每个月都能获得500、700元的补助,极大提振了乡村教师终身从教、安心从教的信念。今后,国家和省里以及当地政府对农村教师的关怀只会加强不会减弱,这点大家也要有充分信心。
与老师的座谈中,王柯敏提及,在校园里与同学们的交流互动中,深刻感受到农村孩子的纯真,感受到学校学风的淳朴。但是在价值多元的新时期,尤其是手机、电脑等社交工具的广泛使用,很多新思想、新观念会涌入到孩子的脑海中,对新时期的德育工作必然提出了新挑战。作为班主任,你们是怎么积极适应这种新变化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又是这样接地气、落到实处的?
已经有十年班主任工作经历的李铭、陈楚波两位老师说道,现在的师生关系,尤其是班主任在进行学生管理时,不能以老一套的办法和模式了,而应建立一种新型的师生关系,那就是互相平等,互相尊重,重在引导,促进学生自我发现、自我改进、自我成长,这就是新时期德育工作新要求。今年获得岳阳市功勋班主任称号的陈楚波说,在他的班级,同学们更多时候亲切称呼他为“波哥”,相比于喊老师,这个称呼更能拉近师生的距离,师生关系更为融洽。
在谈及培育青少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时,老师们介绍道,学校充分借助主题班会、国旗下讲话、课间读报活动、作文竞赛、思政课堂等平台和载体,有机地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融入课程,融入活动,融入管理的每个环节,特别是根据农村学校的特点,把丰富多彩的社会实践活动与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紧密结合,起到了很好效果。“学生德育始终是教育工作的首位,优秀人才首先要有高尚的品质,学校在德育工作上要常抓不懈,常抓常新。”王柯敏如是嘱托。
交流中,王柯敏还重点向校长和老师们询问起信息技术在教学和管理中的应用情况。了解到学校信息化应用情况后,王柯敏勉励说,教育信息化在教育教学中的广泛应用是对广大老师提出的一项革命性要求,你们学校在这方面已经起了步,但是还有很多工作还要努力推进。作为农村学校老师,我们应用信息技术的理念和手段更要与时俱进,从而最大程度地缩短与城区学校老师的水平差距。同时,作为校领导层不要有畏难情绪,搞教育信息化重点不是要投入多少钱搞建设,信息化的关键与核心是“化”,是应用。你们同一个地区的华容县已经在应用模式上做了很多示范性的探索,作为农村学校要有“拿来主义”精神和积极性,多学习,多参照,多应用,建设好机制,使全体老师的理念和教育教学方式发生质的变化,从而全方位提升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和育人水平。
在临湘实地调研中,王柯敏还深入了解了该市学校布局调整、教育经费投入、村小及教学点建设等教育工作情况。 (文\摄 李旭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