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每一位教师都得到进步
让每一位教师都得到进步
----我的督导故事
新化县人民政府教育督导室 彭育国
根据县教育督导室的安排,我任第七督学责任区督导组组长。在去年12月的一次教育教学专项督导活动中,督导组无意间在荣华乡天华中学发现一个现象,物理教师参与教育局组织的赛课,从试讲到片区决赛,效果比较差,成绩不理想。学校张校长是我的老师,盛情邀请督导组提几点意见或建议。于是,大家分头对物理教师听推门课,发现的问题是,大部分的物理教师都非专职物理教师。一些物理教师处理教材的能力较差,教学方式陈旧,教学方法单一,教学调控力差。一句话,就是教师的课堂教学艺术亟待提高。
采取什么方式来引导教师解决这个问题呢?督导组与张校长及教务处的同志各抒己见,最后达成共识,发现什么问题解决什么问题,教师的教学艺术,只是督查解决不了问题,只有引领教师在课堂教学实践中进行学习、才会提升,于是决定采取“主备试上,同课异构”的形式,用三周左右的时间,在物理组开展一次专项教学督导活动。
12月14日,“主备试上,同课异构”活动正式开始,物理组刘老师、曾老师确定了上课内容,分别备课。
12月16日,刘老师、曾老师分别在不同的班级执教《动能与势能》,学校组织所有物理教师共同听课学习。
12月17日 下午,教务处组织专题教研活动。督导组、有关校务成员、所有参与听课的物理教师展开研讨,借助课例,对怎样提高课堂教学艺术、如何上好一节课进行沙龙式研讨。针对“教什么”“怎么教”“课堂教学艺术的应用”等,从实施层面反思教学方案设计是否合理、可行、是否高效,同时进行教学策略探讨。
主持人(督导组组长):今天上午,曾老师给我们呈现了一个课例—《动能和势能》。现在请曾老师谈谈这节课设计思路。
曾老师:《动能和势能》课程标准的要求是:通过实例理解动能和势能的概念,根据这个要求本节课设计的思路是,先简单的介绍功与能的关系,然后通过大量的实例让学生真实感受到动能和势能的存在,并理解动能势能的概念,内容中安排了三个演示试验和一个学生分组探究试验,学生在实验的过程中体验了成功的喜悦,也归纳总结了动能和势能的概念及决定动能和势能大小的因素,再通过大量练习培养学生应用物理知识解决物理问题的能力。原本想一直让学生处在一种轻松愉快的气氛中学习,而且预想中的作业效果也能充分发挥学生动手动脑能力,切合学生的实际。但是我上完后发现:预设的内容多了点,我讲课的时间过多;学生显得不够活跃轻松,呆板了点;有些语言的表述也不完整;知识点没有讲透,重点还不够突出。当然还有很多不足之处,请督导组和同行们指正。
教师甲:教学内容和形式符合学生已有的知识结构,学生基本功训练到位,但是教学内容设计多了点。我们应该讲究一课一得,才会有实效。
教师乙:教学过程清晰,重点突出,知识点训练到位,但是,由于教师讲得多,学生活动少,课堂气氛显得不活跃。我认为,要多留时间让学生自己去领悟,同时建议学生的作业形式可以变一变,采取独立完成的形式。
教师丙:本节课教师采取的学完一个知识点即设计一些经典的习题让学生巩固,这种教学方式所取得的教学效果非常好。 但在引导学生猜想影响动能大小的因素时,学生猜想了五种因素,教师要求学生将五种因素合并成两种,我觉得教师用“合并”的讲法是欠缺的,如斜面的高度、坡度、小球的速度是不同的,物体的质量和重量也是不同的。
教师丁:本节课的时间分配我觉得不太合理。这节课老师讲了45分钟,学生自主支配的时间只有5分钟,而且势能的教学任务还没有完全完成。所以,我个人认为有些教学环节可再优化,提高课堂效率。
同样,对刘老师的《动能和势能》进行了评点和反思。
教师们气氛活跃,踊跃发言……
主持人:刚才两位上课教师都谈了自己的设计意图和课后反思,几位同学科教师也发表了自己的看法,讨论得非常激烈,很多意见和看法我都赞同。下面我谈谈个人的意见:
一是应彻底转变物理教学的观念,从单一的技能目标向多维目标转变。二是师生角色定位要准,充分体现学生主体性和教师主导性,留给学生充足的学习时间和实践机会。三是作业的形式一定符合学生已有的知识结构特征,同时要尽量兼顾各层次的学生的学习能力。希望我们几位物理教师在“同课异教”的时候充分体现新课程理念,落实多维目标,追求卓越课堂。
大家心中充满对卓越课堂的期待……
12月 18日-29日,物理组其余教师在2周内分别试教,同课异构,互相观摩,每试教一次组织大家反思交流一次,解决的问题拒绝重犯,一样的错误不允许反复出现。每次活动督导组都安排相关专业人员参与、指导,并共同学习。
30日进行活动小结,每个教师上交书面反思,总结经验,共同分享教研成果。督导组对天华中学物理教师积极参与活动的精神进行了表扬和鼓励,并在整个责任区推广“主备试上,同课异构”活动。半年来,活动成效明显。在督学责任区组织的教育教学满意度测评中,天华中学物理教学好评率达99.8%,责任区内其余各中学的物理教学也普遍受好评。在今年5月份全县组织的“同课异构”竞赛中,该责任区物理教师获奖人数占全县的58%。
目前,该活动在其他学科中普遍推广。
督导后记:
(一)督学督什么
教育督导,路在何方?力在何处?我们认为重在“理”和“导”,“理”就是要善于观察,发现问题;“导”就是要抓住问题,进行有效指导。从教学督导的角度来看,督学就是要走进教师内心,了解教学困惑,发现教研“焦点”;教师需要什么学习什么,发现什么问题再解决这个问题,然后顺教而导,组织有效研究活动,解决这个问题。其核心价值就是以教师为本,以促进教师的发展为终极目标。
(二)督学怎么督
一是深入调查,发现问题。作为责任区督学要经常与教师做零距离交谈,了解教学困惑;不断深入教学一线,发现学校教师短板,教学短板,发现研究的问题。督学重在调查与发现。
二是聚焦问题,巧妙切入。督学要有敏锐的头脑,善于理清在制约教师专业发展中,在教师教学的众多问题中,什么是关键问题,哪些是需要马上解决的,凸现焦点,确定学习的具体问题,确定解决问题的方式。督学重在梳理和定向。
三是主备试上,沙龙研讨。教师教学中的问题,拿到实践之中去,在课堂一线去研究解决。确定一人试上,提供研究案例,然后沙龙研究,各抒己见,提出需要改进的方面,逐步达到效果。督学重在组织与指导。
四是同课异构,层层深入。同一课题,不同教师试教,每执教一次,研究一次,顺教而导,步步剖析,层层深入,不断提高。研究的过程就是教师专业素质提高的过程。督学重在点拨与督查。
五是反思总结,分享成果。参与活动教师人人反思,共同讨论,形成共识,应用教学,分享成果。督学重在参与和鼓励。
教学是一门艺术,督导同样是一门艺术,从“督”到“导”,需要不断创新。坚持以人为本,服务教师,尊重教师,让每一位教师都得到进步,让每一所学校都得到发展。我想,这也许就是教育督导的真谛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