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水滩区督学责任区半年工作总结
冷水滩区督学责任区半年工作总结
我区有各级各类学校共68所,设4个督学责任区,有专职责任督学20名。今年2月督学责任区经过重新调整后,其工作逐步走出形式化变得更具内涵,走出随意性变得有计划、有目标更具针对性。因而,对学校而言更具有指导意义,对教育管理而言突显出“诊断功能”。
一、主要工作
1、加强督学责任区建设,增强基础能力。
(1)重新划分督学责任区区域。将全区68所不同层次不同类型不同性质学校设置在4个督学责任区,每个区设办公室一处,为提高督导工作效力创造了条件。
(2)建立专职责任督学队伍,并明确其工作职责和工作要求,从人力上为督学责任区运行提供保障。
(3)建立健全制度,如督学公示制度、责任区督学约谈制度、月报告月通报制度、督学责任区内学校评先评优审查制度等,既强化责任督学们的责任,又赋予责任督导权力,充分调动了他们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4)为督学责任区创造必要的工作条件。督学责任区设年度经费,按每个责任区5万元计,共设20万年度经费,用于保障责任督学的交通、办公、补助等开支;另设一次性建设资金8万元,用于责任区办公室建设。
2、督学责任区工作在探索中开展
为期半年的督学责任区工作进入尾声,针对这半年来督学们在工作中遇到的质疑声,充分说明督学们的工作受到他人的关注,督学工作有更大进步空间。
督学责任区根据区政府教育督导室制定的工作计划,按月实行经常性督导和随访性督导相结合的模式,按照《湖南省督学责任区学校督导评价指南》明确的要求完成督导评价过程。上半年督学责任区工作共计开展了4次经常性督导,每月督导评价要素分别为:三月份督学责任区督导要点围绕各个学校的开学工作、教师队伍、工作计划、课程开设和安全保卫等;四月份围绕各个学校的教学常规、体卫艺科普工作常规、实验教学、课外活动、校本校研、校本培训等;5月份围绕师德师风建设、教师队伍建设情况等;6月份围绕学校内部计划设置、班级结构、领导职数、职责分工等方面进行评估,通过为期半年的督导工作,责任督学们对督学这一岗位有了更为深刻的认识,对督学工作在教育工作中所起到的作用也有了进一步的了解。
3、督学责任区队伍在学习中壮大
四个督学责任区共计有20名专职责任督学,责任督学主要从在职在岗的区教育局、中小学校中层及以上管理人员和退居二线的校级管理人员中遴选,督学们具有一定的政治理论和政策水平,熟悉教育方面的有关法律、法规和方针、政策。具有实事求是的思想作风,务实的工作作风,遵纪守法,坚持原则,实事求是,秉公办事,敢于负责,工作成绩突出,能够独立开展工作。责任督学们为了能更好地迎接督导工作中出现的新问题,不断加强自身素质提高,不定期开展经验交流,与时俱进,确保督学工作更好的开展。
4、督学责任区成效在逐步显现
上半年的督导工作取得如下成绩:一是学校工作思路清晰,计划有目标、有措施、可操作性强;二是教师工作面貌大幅改善,教案书写认真细致,课堂教学有针对性;三是学生上课积极性大幅提高,课堂气氛活跃;四是深入分析、合理建议,促进相关职能股室,帮助学校解决工作中实际困难与问题,为提高全区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显示出督导作用的“最大化”。
二、下半年工作建议
经过半年的工作摸索,看到督学责任区所取得成绩的同时也要清醒的认识到督导工作中存在的可以改进的地方,一是督导工作重点化,督导通报亮点化。在上年的工作中,区政府教育督导室逐月按学校工作情况制定了工作计划,但未具体分值化,各责任督学们单单针对被督导学校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合理化督导意见,未能重点性、系统性地指导被督学校工作的开展;每月督导评估情况通报有依据、摆事实的同时,还应将每组小结中提到的各个学校的优秀典型案例突出化、亮点化,从而在广大师生中起到激励作用。二是督导结果的运用要定性定量的排名。督学责任区做到定时每月向区政府教育督导室提交工作小结,督导室在冷水滩区教育区域网及教育简讯上设督导专栏并将督导结果在专栏上予以公示,同时将督导结果信息反馈到局领导及职能股室。督导结果未能定性定量的排名,没有突出被督学校的优秀成果,学校之间也未能对比学习交流,要充分运用督导结果,以督导促教育,在教育中发展督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