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省教育厅>信息公开>工作动态>委厅动态

省政府新闻办召开湖南省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新闻发布会

湖南省教育厅 jyt.hunan.gov.cn 发布时间: 2013-12-30 00:00 【字体:

省政府新闻办召开湖南省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新闻发布会

服务民生,改善民生,我省全力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成效斐然

12月27日上午,湖南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在长沙组织召开新闻发布会,通报全省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举措和成效。

省教育厅党组成员、省委教育工委委员陈飞跃发布新闻。

省政府新闻办新闻发布处处长姚伟红主持新闻发布会。

省教育厅教师处处长张大伟针对记者关于“教师体罚学生现象时有发生”的提问,介绍了我省切实加强师德师风建设的举措和今后设想。

基教处副处长张晓春对记者提出的如何更有效解决“入园难”“入园贵”以及城区大班额问题进行解答。


财建处副处长颜胜利在回答记者提问时,介绍了我省大力推进学生食堂供餐的举措。

省内各主流媒体在新闻发布会上积极提问。

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是教育领域的重要民生工程,一直是老百姓高度关注的焦点,择校问题,城区大班额问题,城乡与校际之间的差距问题,都是义务教育在均衡发展中需要着力解决的重要课题,老百姓尤为关切。12月27日,省政府新闻办召开湖南省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新闻发布会,通报全省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举措与成效,并就社会广泛关注的教育热点、焦点进行了解答。

湖南省教厅党组成员、省委教育工委委员陈飞跃代表省教育厅发布新闻。省教育厅教师工作与师范教育处处长张大伟、基础教育处副处长张晓春、财务建设处副处长颜胜利出席新闻发布会并回答记者提问。新闻发布会由省政府新闻办新闻发布处处长姚伟红主持。

我省一直把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作为服务和改善民生的重大举措,尤其是2011年湖南与教育部签署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备忘录后,全省各地以办好每一所学校和关注每一个孩子健康成长为共同的行动指南,把提高农村学校教育质量和改造城镇薄弱学校放在更加重要的位置,有效遏制了城乡之间、地区之间和校际之间教育差距扩大的势头,县域内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目标正不断实现。今年10月份,湖南省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接受“国检”,首批16个县市区全部达标,彰显了我省在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所取得的瞩目成绩。此次新闻发布会,省教育厅详细解读了我省近年来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努力实践。

均衡配置办学资源力促“硬件”均衡

陈飞跃表示,义务教育均衡发展首先是“硬件”的均衡,他在发布会上介绍,近年来,湖南紧紧抓住合格学校建设和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这两大着力点。一方面,以合格学校建设为抓手均衡配置办学资源。2008年,湖南正式启动了合格学校建设工作,将合格学校建设作为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重要抓手,制定了合格学校办学标准和建设规划,并连续多年将合格学校建设列入省政府为民办实事项目。6年来,共投入资金120亿元,建成合格学校7590所,新增校舍面积1000余万㎡,新增仪器设备1400多万套(件),有力推进了义务教育学校办学条件的均衡。2013年,全省预计完成合格学校建设1450所,总投入近31亿元,新增校舍面积182.1万㎡,新增仪器设备104.2万套(件)。

在大力推进义务教育合格学校建设的同时,湖南积极健全完善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各级政府依法加大对义务教育的经费投入,并作为教育经费支出的重点领域予以优先保障。如,2013年全省投入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经费就达到60.11亿元,其中:安排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公用经费36.01亿元;对农村中小学校舍维修改造共投入中央和省级补助资金8.1亿元;中央和省级财政共投入7.2亿余元,为全省628.12万农村(含县镇)中小学生及城市特困家庭学生免费发放国家、地方课程教科书和部分辅助学习资源,并严格落实了国家为农村义务教育阶段的中小学生免费提供新华字典的惠民政策。
                                 合理配置教师资源力促“软件”均衡

“义务教育‘软件’均衡的核心是师资均衡。”陈飞跃介绍,为促进义务教育阶段教师的均衡配置,近两年湖南已在全省46个县市开展县域内义务教育学校教师均衡配置试点,今年已推广到全省,计划到2015年实现全省县域内义务教育学校教师配置基本均衡的总体目标。在各试点县,校长、教师定期交流制度、工作任期制度,骨干教师、新进教师、教师职务均衡配置机制等多项措施纷纷实施。

 陈飞跃在会上透露,全省还建立农村教师人才津贴制度。从2013年起,在湖南的两个国家连片特困地区——武陵山片区和罗霄山片区建立农村基层教育人才津贴制,按学校在自然村寨、村委会所在地、乡镇政府所在地三类情况,为片区农村中小学校(教学点)的在编在岗教师分别给予每人每月不低于700元、500元、300元的人才津贴。目前,省级财政已下达经费2.8亿元,两个片区共有9万余名农村中小学教师享受到这项津贴,这项温暖工程的实施,打破了“水往低处流,人往高处走”的定律,优秀教师纷纷赴山区教书已成为一种普遍现实。

湖南还实施农村小学教师公费定向培养专项计划。2006年,湖南在全国率先实施了农村小学教师公费定向培养专项计划,为农村免费定向培养小学教师。截至2013年底,全省共投入专项资金约2.9亿元,招收本、专科公费定向培养师范生20634人。按照规定,其中的本科毕业生将在当地农村从事教育工作不少于8年,专科毕业生将在当地农村从事教育工作不少于5年,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农村教师引进困难、人才流失等问题。

此外,湖南还实施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教师特设岗位计划。截至2013年,共为全省13个市州的75个县共计6279所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招聘特岗教师22199人, 2012、2013年,服务期满的特岗教师分别留任2130人和3132人,留任率分别为95.2%和97.23%,有效缓解了农村边远地区、贫困地区、民族地区农村教师队伍结构性短缺的矛盾。

为打破优秀中小学教师面临上升空间的“瓶颈”,今年湖南在株洲、常德两市开展中小学教师职称制度改革试点工作,逐步建立统一的中小学教师职务制度,增设正高级中小学教师职称,这代表中小学也将出现“教授”了。这项改革实施以后,中小学教师可以晋升教授级别的职称,为教师的发展极大拓宽了道路,这对于长期坚守在农村学校三尺讲台的老师们而言,无疑是一个令人欣慰的利好消息。
                                 多措并举扩充优质学校资源

陈飞跃介绍,为科学快充优质教育资源,全省各地积极探索,创新优质教育扩充模式,通过将优质学校与薄弱学校、新建学校通过委托方式,作为其“二校”、“三校”捆绑发展,扩大优质学校比例;推行区域内优势学校对口帮扶薄弱学校,全面开展教育资源、学校管理、教育教学等工作的帮扶,并将对口帮扶情况纳入学校年度工作考核,提高薄弱学校办学水平;积极推动区域内中小学信息技术建设,研发应用网络教学资源,促进优质教育资源共享。
                                 确保不让一个孩子因贫困失学

“未来几年是湖南建设教育强省的关键时期,也是湖南义务教育发展的关键时期。”陈飞跃说,目前,湖南义务教育地区、城乡、校际发展不均衡的问题还比较突出,下一步全省教育系统将通过加强顶层设计、完善体制机制,促进公共义务教育资源重点向农村、边远、贫困、民族地区倾斜,积极缩小城乡、区域、校际间的差距,进一步完善保障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进城务工人员子女、留守儿童等教育弱势群体受教育权利的政策措施,努力实现城乡义务教育公共服务均等化。

 陈飞跃还表示,下一步全省将进一步加快合格学校建设,启动合格非完全小学和教学点建设,统筹中小学校校舍安全工程、初中校舍改造工程等项目建设,改善薄弱学校办学条件;加大城区学校新建和扩容力度,有效化解大班额和择校问题;全面推进县域内义务教育教师均衡配置,实行城乡统一的中小学编制标准,并对非完全小学和教学点予以倾斜;进一步改善农村教师工作生活条件,推进养老保障制度改革,认真落实农村教师各项社会保障待遇,切实解决后顾之忧,加强片区农村中小学基础设施建设,适时启动全省农村教师周转房计划,将农村教师纳入保障性住房范围,吸引优秀高校毕业生到农村学校或薄弱学校任教;努力做好特殊教育工作,深入推进残疾儿童少年随班就读试点工作;进一步落实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就读政策,建立健全农村留守儿童关爱服务体系;逐步扩大义务教育家庭经济困难寄宿学生生活补助政策范围,确保不让一个孩子因贫困失学。(新闻中心 李旭林\文  姚芸\摄)

阅读延伸:

新闻发布会上媒体聚焦义务教育领域多个热点问题

当天的新闻发布会上,义务教育领域一些被民众广泛关注的教育热点问题再次被媒体聚焦。

   “现在读幼儿园太难了,公立的幼儿园学费便宜点,但是学位紧张,私立的幼儿园学费比较贵,不知道省教育厅有没有切实的举措来解决这个问题?”一位记者如是发出提问。

张晓春“接招”说,缓解“入园难”“入园贵”的问题,湖南一方面将加大公办幼儿园的建设力度,近年来省委、省政府都将农村公办幼儿园的建设纳入为民办实事项目,每年是200所,实际上各地完成公办幼儿园的建设有将近500所。另外,对普惠性幼儿园实施认定制度,这种制度的深入推行就意味着要引导民办幼儿园向普惠性发展,政府在力所能及的情况下给予补助,降低入园门槛,让老百姓的子弟能够进入民办幼儿园接受较高质量的学前教育。此外,湖南还采取了对于家庭经济困难幼儿入园的救助政策,从2012年开始,湖南对困难家庭的幼儿给予每人每年一千元的补助。

“入秋以来湖南的雾霾问题特别严重。在雾霾严重的时候,一些学校也在上课间操、上体育课,家长反映小孩的呼吸道疾病加重很多,省教育厅能不能出台机制来应对雾霾的天气,觉得有没有必要来出台这种机制?”张晓春对此回答说,省教育厅其实在冰灾的时候就建立了应急机制,全省各地可以依据极端天气采取相应的措施,比如停课,各地各校应密切跟踪雾霾天气的发布,做到提前准备。    
  
    “近期,全国各地有关体罚、性侵学生等师德师风方面的事件频发,老师成了学生眼中的‘灰太狼’,对此,请问我们湖南有什么针对性的举措切实正师德立师风?”一位记者向张大伟“发炮”。

“学校并非一方净土,在不良社会风气的影响下,在我们的教师队伍中也存在一些违法违纪的情况,严重影响了我省教师队伍的整体形象,只要发现一起违反师德师风的事件,将会按照从严从速从重的原则,予以严厉查处。”张大伟表示,从2014年起,省教育厅拟开展为期两年的“师德师风建设年”活动,在全省营造师德师风建设的浓厚氛围。同时,我省将结合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改革试点和5年一周期的教师资格定期注册制度,对全省教师队伍严格把关,对违背师德师风有关要求的人员,坚决清理出教师队伍。

   “今年,省教育厅提出要大力推进学生食堂供餐,请问省教育厅采取了那些措施,目前情况怎样?孩子们都吃上热饭热菜了吗?”一位记者对学生用餐情况表达了高度关注。

颜胜利回答道,为改善学校食堂供餐条件,大力推进学生食堂建设,我省实施了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学校食堂建设项目,截至目前,共投入食堂建设中央资金19.96亿元。省学生营养办严格落实双月报制度,每两个月对食堂建设项目执行进度排队,并下发通报,建立了学生食堂建设项目倒排工期制度,督促项目县市进一步完善项目建设工作实施方案,制定具体的项目推进计划,加快推进项目建设,为各试点县市调整供餐模式创造条件。据统计,2013年秋季学期,37个国家试点县有3164所学校实施了食堂供餐,占试点学校数的45.39%,82万多名学生吃上了热饭热菜,占学生数的55.64%,较2012年秋季学期分别提高了20.88%和30%。  (新闻中心 李旭林\文  姚芸\摄)


主办单位:湖南省教育厅 地址:湖南省长沙市东二环2段238号
咨询服务电话:0731-84714899 备案号:湘ICP备09005173号-8
湘公网安备:43010202000676号 网站标识码:4300000035
技术支持:湖南省教育厅信息中心
网站技术:0731-82207750(仅受理网站建设维护相关事宜)
办公时间:上午:8:00-12:00;下午14:30-17:30(冬春季),15:00-18:00(夏秋季),国家法定节假日除外。

省政府新闻办召开湖南省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新闻发布会

99514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