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教育基金会创新募集机制基金总量达1.45亿
品牌项目劝募、行业协作助募、政府部门支持、稳妥投资增值
湖南省教育基金会积极创新募集机制,基金总量已达1.45亿元
2012年10月12日,部分湖南异地商会和湘商代表应邀来长沙座谈。到会的15位企业家为支持湖南省教育基金会开展的“爱烛行动”慷慨解囊,现场,湖南省山东商会向湖南省教育基金会捐款就达一千万元。
当前,由于我国公益慈善事业还处于发展时期,全民公益慈善观念相对滞后,社会捐赠成效不高,捐赠服务运行机制不健全,特别是个人主动性捐赠参与率较低。再由于“郭美美事件”等引发公众对公益慈善组织的信任度降低,公益慈善组织的筹资受到新的挑战。新形势下,建立与完善合理有效的筹资长效机制是基金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条件。10月29日,记者在湖南湖南省市州教育(教师奖励)基金会研讨会上获悉,湖南省教育基金会通过多年的努力与实践,目前基金总量已达1.45亿元,初步建立了“品牌项目劝募、行业协作助募、政府部门支持、稳妥投资增值”的募资新机制。
“20多年来,湖南省教育基金会的基金总量从原始基金300多万元增加到现在的1.45亿元,教育基金会不断发展壮大,得益于募资机制的创新构建。”湖南省教育基金会理事长许云昭告诉记者,湖南省教育基金会始终将救助特困教师“爱烛行动”作为一个高质量的公益项目来打造,充分运用省委常委二次专题办公会对“爱烛行动”的充分肯定,充分运用广大教师特别是受救助教师对“爱烛行动”的由衷拥护和感激以及广大媒体与社会对“爱烛行动”的高度评价,广泛宣传与动员,争取社会更多的理解、拥护与支持。将一些国企、房地产企业、商会、银行、高校作为宣传“爱烛行动”的主要对象,通过在企业庆典及活动中积极推介特困教师的感人典型,使“爱烛行动”的重要意义深入有爱心、有责任、有担当意识的企业家心目中,激发了爱心企业参与公益活动的意识与责任,为沟通洽谈劝捐事宜打下基础,募资收到较好效果。如湖南省福建商会在成立两周年庆典仪式上就动员14 个企业抱团捐赠100万元,大力支持“爱烛行动”,山东商会深入了解湖南特困教师群体的生存状态后,为爱烛行动捐款1100万元,在此热潮中,湖南部分高校纷纷捐款共计732万元,其中湖南信息科学职业学院、湖南同德职业学院、湖南科技经贸职业学院分别向湖南省教育基金会捐款100万元支持“爱烛行动”。
湖南省经济技术协作办公室是负责湖南组织、指导和协调区域经济合作、境内招商以及资金、物资、技术、信息交流等有关工作的平台,与全国各商会联系紧密,湖南省教育基金会借此桥梁与纽带,充分加强了与全国各地商会的联系。从去年10月至现在,湖南省教育基金会与省经济技术协作办公室在全国分“五个片区”共同组织召开募资座谈会,共有124个企业单位参与会议,有34个企业单位认捐共3136万元。通过省经协办发展与加强商会的联系从而凝聚众多知名企业的捐资力量,已成为湖南省教育基金会筹资的主要渠道,同时也为企业承担社会责任搭建了一个有效可信的平台。
“基金保值和投资是确保基金会事业具有强大生命力的关键所在、可持续发展的物质保证。这就要求我们在遵守国务院《基金会管理条例》提出的‘安全、合法、有效增值’的原则下,积极努力运用市场手段来实现基金的不断保值和增值。”许云昭介绍,近些年,湖南省教育基金会进行了共3.185亿元的滚动投资,获得了2484.5万元的收益,占基金增量的25.7%。
湖南各地教育基金会也都根据自身情况进行了投资探索。例如,娄底市教育基金会向有国家财政固定拨款来源、又与市教育局关系密切的一些单位投资共计达2190万元,投资回报达338万元;张家界市教育基金会先后将基金投放到学校、证券公司、政府投资公司等单位和部门,市本级共收到基金增值费300万元,全市获得的增值费已突破1000万元;岳阳市教师奖励基金会共计投放2200万元基金在政府重点建设项目和教育自身建设项目中,两项投资能实现近200万元的年收益。“我认为只要是有利于公益慈善事业发展的、有利于公益慈善群体组织扩大的、有利于现代公益慈善观念传播的,在合法依规的前提下,都可以创造性的开展投资工作;但同时又要坚持规范投资程序,严格投资管理,科学选择投资领域和项目,确保投资有合法收益,无任何风险。”许云昭表示,力争在本届期内,湖南省教育基金会基金总量达到2亿元。
湖南省教育基金会秘书长唐晓宝介绍,湖南省教育基金会目前已确立了服务教育的三大项目:“爱烛行动”、“育才行动”、“援助学校发展计划”,进一步丰富了三大项目下的七项活动:救助特困教师活动、评选表彰“湖南最可爱的乡村教师”活动、资助边远山区教师体检活动、组织农村优秀教师参加“园丁之家”活动,慰问困难教师和优秀教师活动、资助贫困学生活动、资助贫困学校及民办高职院校活动。日趋成熟的公益项目及活动使得受益师生群体范围逐步增大,服务教育的实际效果更为突出。(李旭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