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精细,引领示范——2013年国培项目承担机构培训者高研班圆满结束
专业精细,引领示范
2013年国培项目承担机构培训者高研班圆满结束
开班典礼。
教育部项目执行办副主任黄文峰作专题讲座。
浏阳市社港镇现场调研。
黑龙江省教育学院现场交流会。
学员代表向省继教中心主任黄超文赠送锦旗。
2013年6月13日,我省“国培计划(2013)”—国培项目承担机构培训者高研班在长沙开班。省委教育工委委员、省教育厅党组成员、副厅长葛建中,省教育厅副巡视员贺安溪,教师工作与师范教育处处长张大伟、调研员蒋维加,省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指导中心主任黄超文、书记贾腊生等出席了开班典礼。6月22日,高研班在黑龙江省教育学院举行结业分享会,至此为期10天的培训圆满结束。共有20家省内国培项目承担机构项目负责人、首席专家78人参加培训。
本次高研班以“提升国培项目实施的专业化、精细化水平”为主题,聚焦国培项目实施所涉及的一系列理论和实践问题,提升国培承担机构项目负责人、首席专家策划、组织、实施和管理国培项目的能力,打造我省国培项目实施与管理团队。
本次高研班办班特色鲜明,具体表现在:
精选培训内容。突出项目实施的重点难点和薄弱环节:培训需求分析、培训主题和课程设计、培训方式的选择、实践性课程开设、专家团队管理、培训文化建设、训后跟踪指导,针对性强。本次高研班创造性实施微案例培训,精选各项目承担机构的典型做法和实施特色,总结提炼为微案例,作为交流研讨的素材和资源,这些培训资源最具有实战效果和借鉴意义。
突出需求导向。本次高研班突出学员需求调研和体验,引导学员牢固树立按需施训思想。组织学员到浏阳市社港镇体验中小学、幼儿园课堂,与一线教师座谈,引导学员把握一线教师对“国培计划”实施的需求。安排国家、省、市(州)教育行政部门或国培管理部门领导授课,引导学员理解管理部门的政策和需求。安排往届国培班的学员到培训现场重现国培历程、畅谈回到单位后所学所用所思所感,让学员理解什么培训是最有价值的。
多层次配备专家。为本次高研班授课的专家或教师,有来自高等院校、长期从事教师培训理论研究和培训管理的知名学者,如北京教育学院教授余新、黑龙江省教育学院副院长张晓明,有来自国家、省、市(州)教育行政部门领导或培训管理干部,如教育部项目执行办副主任黄文峰、省教育厅副厅长葛建中、湘潭市教育局教师工作科科长刘汗青,也有往届国培班的学员和省内优秀的项目负责人和首席专家,搭配合理、优势互补。
创新培训模式。本次高研班一改传统的宾馆办班模式,针对参训对象的学习特点,强化基于培训现场、走进真实课堂和培训情境的培训环节,充分利用多样化的培训基地,以国培项目承担机构之一的长沙教育学院为培训现场,以培训基地校社港中心校为需求调研现场,以全国优秀教师培训机构黑龙江省教育学院为学习考察现场,大力推进实践性培训。在培训方式上,结合培训对象的工作实际和培训需求,以任务驱动为核心,采用专题讲座、案例式培训、情景式培训、讨论式培训相结合的培训方式,突出学员参与互动,突出对话和交流,突出分享和借鉴,学员成为培训的主体。
严格培训管理。虽然参加培训的对象是项目负责人和首席专家,但是项目管理团队完全按照国培项目管理流程和要求进行管理,通过《学员考勤表》、《学员手册》和学员培训期间主持、参与研讨情况考核学员出勤和学习表现,观察和分析学员的学习反应;以学员完善的本单位国培项目实施方案为最终培训成果,考核学员的学习成果完成情况。严格的培训管理,保证了优良的学习效果和培训秩序。湖南理工学院成教学院院长黄光荣说:“这是我十五年以来参加的最完整、最认真的一次培训,十天的培训我没有迟到一次,没有早退一次,没有懈怠过一次。”
针对性的培训课程、搭配合理的专家团队、多向互动的培训模式、精细周到的培训管理与服务,使高研班成为湖南本土的示范性培训班,被学员们亲切誉为“湖南国培黄埔一期”、“黄埔铁将军班”,对我省各项目承担机构起到了很好的示范引领作用。湖南人文科技学院中文系主任李夫泽说:“这次高研班,收获非常大,省国培办这么用心、这么细致周到,真正起到了示范作用。解决了心中诸多疑惑,明确了今后努力的方向。我将用十二分的努力把国培项目做好。”长沙师范学院国培办副主任唐烈琼赋诗一首《培训有感》表达对高研班的感激之情:“十天辛苦不寻常,转换角色意味长;采得百花成蜜后,迎来国培满园香。”湖南第一师范学院继续教育部副主任黄朝霞表示:“我们将把这次培训作为湖南教师培训史上的盛会,作为加油站,我们将带着新的思考与憧憬,从新的站点启航,将湖南的国培事业推向新的台阶”。(省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指导中心 雷志东 戴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