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沙市一中赵雅茜:人文素养是基础教育的基石
长沙市一中校长赵雅茜(左)做客湖南教育政务网在线访谈。 摄影/王辉
本网讯 “人要有感恩之心、责任之心、敬畏之心。拥有了‘三心’,今后不管他进入什么样的学校,不管今后从事什么样的工作,包括对今后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都奠定了坚实的基础。”6月24日上午9点,长沙市一中校长赵雅茜做客湖南教育政务网在线访谈,就“青少年成长的思想教育”主题与网友在线交流。
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是基础教育中的基础工程
访谈一开始,赵雅茜表示,青少年是民族的希望,国家的未来,青少年今后的发展不仅代表国家民族的未来,也反映、代表一个家庭今后是否幸福,因此家长、社会、学校、家庭各方面都应该注重学生的思想道德建设问题。
赵雅茜说:“现在的高中学生都应该是90后的学生,他们的年龄一般在15岁至18岁之间。这个阶段是人生最为重要的阶段,他的生理、心理是发展较为充分的时期。他的行为能力、生活习惯、学习方法以及思维方向、追求目标,都应该在这个时期有重要的发展。因此我经常跟家长说,“高中三年决定今后三十年,高中三年也决定今后一辈子。在这个阶段期间,我个人认为最为重要的是人文素养的形成和培养。今后你不管从事什么样的工作,不管你在哪个战线上服务,不管在国内还是在国外,最为重要的是人文素养。这就是我认为的基础教育中最为重要的基础性的东西”。
加强人文素养就是要培养“三心”
赵雅茜认为,学生能否成才,人文素养起着十分关键的作用。人文素养形成要讲“三心”,第一要有感恩之心。一个人从出生到进入高中这十多年来,点点滴滴每一天,每一年,接受着家庭、社会、学校、他人、亲友之间的教育、帮助与提携,因此他要有一种感恩之心。“先要感谢父母把我带到这个世界,感谢父母培养、教育、抚育我成才,感谢这个社会给我这个环境生存。如果一个人没有感恩之心,决定了他今后不会成为人才。”他如是说。
第二要有责任之心。他认为中学生要有责任心,从小培养自己有一种责任感,才能今后担当更大的社会责任,才能在国家、民族、社会赋予他的责任的时候,能够承担。他强调,一个没有责任心的人,他今后也不可能成为人才。人才之所以被社会公认,最重要的一点就是有强烈的责任感。所以中学生就是要从很小的事情、点点滴滴方面的事情做起,犯错误不要紧,犯错误也要敢于承担责任。
第三有敬畏之心。一个人必须有敬畏之心,要敬畏自然规律、敬畏真理,学校要培养学生这种敬畏之心。
赵雅茜表示,人有了感恩之心、责任之心、敬畏之心,对今后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就有了一个基础。
推荐上北大的学生首要一点是社会责任和能力
针对目前社会上某些单纯以“升学率”高低作为评价学校的唯一标准,甚至“升学率”一俊遮百丑的观点,赵雅茜表态,一个学校的评价不是以升学率的高低来衡量,而应该从学校和学生今后发展的方方面面来评价,评价学生与学校,都要树立整体观念、长远观念。他坦言,升学率的高低,无疑反映这个学校在教育教学,特别是教学上有特色,家长们想把自己的孩子送往这个学校,这是无可非议的。
他坦言,有些用人单位在招聘时因为不是“211”大学的毕业生就不予考虑,这样的话,我觉得就是一种歧视政策,学历绝对不能代表个人的能力。我们培养的学生应该是有一个重能力、轻学历,重社会责任感,轻单方面的个人学习成绩的导向。
网友“普通者”在访谈中向赵校长询问,作为一所百年名校,校长推荐上北大的学生有什么衡量标准。赵雅茜坦陈:推荐北大的这个制度已经推行三年了,长沙市一中推荐上北大的学生,首先第一点要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第二点要有一种集体为上、积极参与社会实践活动的能力,第三点要是关爱他人,传递正能量的人,第四点是学习能力较强的人。
基础教育阶段要重视解决学生的四大问题
赵雅茜表示,目前中学生整体上是积极向上健康的。但是在这样一个过程中间,有几个让教育工作者不能够忽视的大问题,务必要引起教育工作者、学校、家长和全社会的关注。
第一个问题就是社会责任问题。简单说,就是有没有国家意识的问题,有没有这个社会的责任意识。第二个问题就是以自我为中心,很难接受挫折,心理比较脆弱。第三个问题就是学习能力的培养,学生要在自我学习、自我探究当中学习,而不是在老师被动下学习,要把被动的学习变成主动学习。第四个问题就是现在的中学生普遍而言的体能、体质问题,现在的体能、体质都有下降的趋势,学生肥胖、近视,体质差的状况要引起各个学校的重视和思考。
他强调,如果缺乏了国家的意识,社会责任感,缺乏了学习的方法能力的培养,缺乏了体能体质的提升,缺乏了面对挫折时克服脆弱心理的能力,那么这就是人才培养的匮乏。
“报亭爷爷”诠释成功的爱的教育
赵校长的访谈引起了网友的极大关注,网友纷纷踊跃提问。一位网友名字叫[TRIP]的提问:前一段看到一中门口“报亭爷爷”的报导,很感人,觉得校长应该进一步鼓励孩子们将这种平凡的爱的互动发扬光大。
赵雅茜对此回答,为“报亭爷爷”蔡爷爷送行本是就是一个爱的教育,本身就是一种感恩之心培养的活动。他认为“报亭爷爷”给学生带来了知识,带来了快乐,也给学生带来了温暖。在“报亭爷爷”身上体现的是中华民族爱的奉献精神,他把爱送给了大家,把知识传递给了大家,把温暖送给了大家,给大家指明了爱的方向。很多长沙市一中的往届学生知道这个事情以后,从武汉,广州回到学校附近,来为逝者送行,没赶到的学生第二天又去为他献上鲜花,这就是我们教育工作者期待要看到的结果。(李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