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省教育厅>信息公开>工作动态>委厅动态

湖南教育快讯 教育体制改革专题(2013年第1期)

湖南省教育厅 jyt.hunan.gov.cn 发布时间: 2013-05-23 00:00 【字体:

内部刊物

湖南教育快讯

 

教育体制改革专题(2013年第1 期)

 

湖  南  省  教  育  厅

办公室编

201359

中共湖南省委教育工作委会

     

 

   保靖县六大保障措施推进学前教育发展

保靖县科学规划学前教育资源,改善学前教育办学条件,全面提高学前教育普及程度和学前教育质量,推进学前教育健康发展。

 

   湖南农业大学构建四大保障  积极推进教授治学

湖南农业大学为充分保障教授在管理学术事务中的决策权,发挥教授在处理非学术事务中的决策咨询作用,积极构建制度、组织、机制和条件四大保障,推进教授治学。

 

   湖南科技大学基于两型社会建设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成效明显

湖南科技大学自2011年以来,积极推进基于两型社会建设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在更新办学理念、构建育人环境、优化课程体系、提升服务能力等方面取得了明显成效。

 

   湖南工艺美术职业学院传承创新湘绣  引领产业发展

湖南工艺美术职业学院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抢救保护和改造提升湘绣的重大决策,积极主动承担起湘绣传承创新重任,在湘绣人才培养、技艺传承、技法创新、产品研发等方面取得了实效。


保靖县六大保障措施推进学前教育发展

 

保靖县科学规划学前教育资源,改善学前教育办学条件,形成优质、均衡和充满活力的现代学前教育体系,促进了学前教育健康发展。2012年,保靖县学前三年毛入园率为67.94%,学前两入园率为84.24%,学前一年入园率为98.51%。学前教育机构101所。其中,公办幼教机构和普惠性民办幼教机构89所,占全县幼教机构总数的88.12%。全县共有学前教育专任教师721人,其中公办专任教师和保育员176人,民办专任教师和保育员545人。

一、加强领导,巩固学前教育基础地位

一是加强领导。县委、县政府将大力发展学前教育纳入了政府工作重要议事日程。二是统筹规划。县政府组织教育、发改、财政、建设、规划等相关部门认真调研、长远谋划,在科学分析县域经济社会发展状况、适龄人口分布和变化趋势、预测入园供需缺口的基础上,提出了全县学前教育发展的总体目标和具体任务。三是强化考核。建立了学前教育专项督导制度,将学前教育工作列入考核党政主要领导干部教育实绩的重要内容。

二、加大投入,建设农村幼教优质资源

一是实施了农村学前教育推进工程试点项目。试点项目的实施,使全县乡镇中心幼儿园建园率由2010年的12.5%增加到43.75% 二是实施了幼儿园改造项目。项目完成后,全县学前教育的办学条件将得到根本改善,且初步形成广覆盖、保基本的学前教育公共服务体系。三是设立学前教育专项发展资金。按照每年50万元的标准建立学前教育专项发展资金,实行以奖代补,用于支持学前教育发展。

三、强化素质,推进学前教育队伍建设

一是优化师资配备。依托师范院校公费定向培养农村幼儿教师、面向社会公开招录幼儿教师及转岗义务教育学校教师,有效化解了幼教师资数量不足的问题。二是加强园长队伍管理。对幼儿园园长进行严格的选拔、任用、培训和考核,组织教育系统后备干部培训,在全县范围内公开选聘了县幼儿园园长,选派园长到省政府第三幼儿园挂职学习。三是抓好教师培养培训。将幼儿教师培训纳入全县中小学教师培训计划,组织幼儿教师参加农村幼儿教师国培计划我与名师面对面优质课现场观摩交流等项目培训。四是改善教师待遇。公办幼儿园与义务教育学校同步实施了教师绩效工资,设立了含幼儿教师的边远农村教师岗位津贴。建立统一的中小学教师职务系列,公民办幼儿教师享有公办中小学教师同等权利。

四、规范管理,提高学前教育办学水平

一是严格执行准入制度和年检制度。严格依照办园标准对学前教育机构申办资质进行考查审核,民政部门核准登记并进行年度检查,坚决依法取缔非法办园行为。二是加强收费监管。物价、财政、教育等部门加强收费管理,指导和监督幼儿园严格按规定的范围和标准收取保教费,伙食费等服务性收费项目均已通过物价部门审核。实行收费公示制度,让家长对费用交得明白,放心。三是高度重视安全卫生工作。加强幼儿园安全设施建设,23所公办独立幼儿园、中心完小以上学校附属幼儿园和1所民办幼儿园安装了监控设施或报警设备,并配备了专兼职安保人员。加强校园安全规避体系建设,为101所幼教机构办理了校方责任保险,81所公办幼教机构还办理了校方责任保险附加险。全县幼教机构严格落实晨午检、缺勤登记、疫情报告等制度,认真做好园所消毒、保洁、通风等工作,有效控制了流行性传染病疫情的蔓延。

五、科学指导,提升学前教育保教质量

认真落实《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指导各幼教机构坚持以游戏为基本活动合理安排教学内容,保障幼儿每天不少于2个小时的户外活动和游戏活动。指导幼儿园根据推荐书目征订幼儿用书,根据《幼儿园玩教具配备目录》配备玩教具。组织幼儿园参加湘西自治州少儿美术书法摄影大赛竞赛活动,40余件作品获奖。下发了《关于防止和纠正幼儿园小学化现象的整改意见》,按照自查自纠、集中整改、考核验收三个阶段,严格执行五个不准的工作要求,开展了防止和纠正学前教育小学化现象专项工作。积极实施家园同步教育,指导幼儿园组织亲子运动会等活动,共同促进幼儿健康成长。指导幼儿园充分发掘本土资源,开展以民族化、本土化、生活化为主题的活动,收集民间游戏46331个、乡土儿歌380首,丰富了幼儿教育活动内容。

六、深化改革,完善学前教育管理机制

制定了《保靖县深化学前教育管理体制改革实施方案》、《保靖县学前教育管办分离实施方案》及《保靖县幼托机构园(所)长聘任实施办法》、《保靖县幼托机构园(所)长任期目标责任制及考核办法》等配套文件,组织召开了深化学前教育管理机制改革推进会议。积极探索多元化办园体制和管理机制,启动了毛沟镇中心幼儿园管办分离试点工作。利用保靖政府门户网站、县有线电视台、《保靖教育》、《深化学前教育体制改革简报》等媒体,及时宣传、推介学前教育推进工作的新举措、新经验。

 


 


湖南农业大学构建四大保障推进教授治学

 


教授治学,是指以学术为主导,发挥以教授为主体的学术专业人员在学术决策、学术活动的组织实施、学术活动评价中的主体作用,彰显大学作为学术组织的本质特征,促进大学更好地履行自己的使命的经营理念和治学模式。教授治学是现代大学制度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为推进教授治学,湖南农业大学构建四大保障:

一、制度保障

已经出台的《湖南农业大学章程》、《湖南农业大学教授委员会章程》、《湖南农业大学学术委员会章程》和即将出台的《湖南农业大学学位委员会章程》都从教授委员会、学术委员会、学位委员会等学术组织的职责、产生办法、成员的权力与义务、议事规则、运行机制、违章责任方面进行了明确规定,为推进教授治学提供了制度保障。《湖南农业大学章程》中规定,处理学术性事务的委员会,其组成人员实行选举制,保证以学术人员为主体,党政领导干部不超过三分之一。《教授委员会章程》规定,学校教授委员会由2127人组成,其中在职副处级及以上党政领导干部不得超过三分之一。学院教授委员会由711人组成,其中副处级及以上领导干部不得超过三分之一。具有博士学位授权点的学院,学院院长不兼任学院教授委员会主任委员。院长或者副院长可以兼任副主任委员。院长兼任主任委员的学院教授委员会,其副主任委员必须由未担任副处级及以上党政领导干部的教授担任。《学术委员会章程》规定,学术委员会中担任副处级及以上领导职务的委员人数,不得超过三分之一。以非领导干部身份当选的委员,因工作变动担任学校副处级及以上领导干部职务的,其委员身份自动终止。

二、组织保障

为实施教授治学,学校主要从校院两级层面建立了三种类别的学术组织,分别是教授委员会、学术委员会、学位委员会。其中,学校教授委员会是学校改革、建设和发展重大事项的咨询机构。学校学术委员会是由教授组成的学术审议和学术决策机构。学校学位委员会是评议和审定学校学位工作的决策机构。学院教授委员会是学院学术决策机构和学院改革、建设、发展重大事项的咨询机构,同时与学校教授委员会、学术委员会、学位委员会三个类别的机构相对应。对重大事项决策,学校坚持充分听取学校教授委员会意见的原则。对学院教授委员会就学院学术事务的决策权力和决策结果,学院党政领导班子坚持充分尊重并认真组织实施。

三、机制保障

一是实施联系校领导负责制。学校要求联系学院的学校领导关注和督促学院党政领导班子充分发挥教授委员会的作用。二是实施考核制。学校将学院完善治理结构、推行教授治学、贯彻执行《教授委员会章程》的情况纳入工作评估和考核的内容。三是实施质询制。对于学院院长严重违反《教授委员会章程》,有意规避或者干预学院教授委员会学术决策的行为,学院教授委员会3名及以上委员联名,并经学院教授委员会主任委员或者副主任委员同意,可以向院长书面提出质询。院长对学院教授委员会委员联名提出的质询,应当在学院教授委员会会议上负责地作出回答。学院教授委员会会议听取院长回答质询,应当邀请联系本学院的学校领导和学院党政领导班子成员参加会议。四是实施查处制。学院教授委员会委员对学院党政领导班子及其成员严重违反《教授委员会章程》,有意规避或者干预学院教授委员会学术决策的行为,可以向学校纪委、监察处投诉或举报。学校纪委、监察处应当及时予以查处,并向投诉或举报人书面反馈查处情况。

四、条件保障

学校要求学校和学院两级党政领导班子为教授委员会充分发挥作用创造良好环境,在时间安排、工作经费上给予支持。学校和学院教授委员会设立了办公室,负责日常工作。学校教授委员会办公室设在改革发展处,办公室主任由改革发展处处长兼任。学院教授委员会设办公室主任,由教授委员会主任委员与党政主要负责人协商确定一名科级干部担任。教授委员会所需工作经费由教授委员会办公室负责编报,纳入学校或学院的年度财务预算。

                                


 


湖南科技大学基于“两型”社会建设的

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成效明显

 

湖南科技大学自2011年以来,积极推进基于两型社会建设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在更新办学理念、构建育人环境、优化课程体系、提升服务能力等方面取得了明显成效。

一、面向“两型”社会培养适用性人才成为学校主要办学理念

学校先后启动并完成了特色鲜明高水平综合性大学发展内涵与指标体系研究、地方综合性大学特色发展与核心竞争力研究、面向两型社会建设的整体人才质量观研究。通过发展内涵与指标体系研究,进一步明确了学校立足区域经济社会文化发展,为两型社会建设提供人才、科技、文化支持。通过特色发展与核心竞争力研究,进一步明确了学校作为教学研究型大学以人才培养质量为核心竞争力的办学定位。通过整体人才质量观研究,进一步明确了两型社会建设适用型人才培养质量的整体性内涵与指标体系。如今,主动适应两型社会建设需要,为两型社会建设提供人才、科技和文化支持,已经成为全校上下的普遍共识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设计课程体系的重要依据。

二、建设“两型”社会示范单位构建了良好的文化育人环境

学校以建设两型示范单位为契机,先后制订并实施了《湖南科技大学十二五两型校园建设规划》和《湖南科技大学创建湖南省两型示范单位实施方案》,提出了山水校园的规划理念。2008年至2011年,学校投入资金1835万元,完成了煤改气工程、水电智能控制等74项节能节水技术改造项目;开通了电子政务系统,实现了无纸化办公,节约纸张32%;启动了水源热泵中央空调系统和生态排污系统等节能节水项目建设。2012年,学校进一步加大力度,投入4000多万元,启动了校园信息化工程等两型项目建设,实现了能源消耗和资源消耗同比下降。

三、优化“‘两型专业课程体系加强了人才培养的社会适应度

学校积极调整专业结构,不断优化课程体系。在对已有本科专业进行大范围调整和优化组合的基础上,新增了金属材料工程等一批与四化两型建设紧密相关的专业。同时,不断提升原有专业的社会适应度,加快了两型社会建设相关专业和传统优势特色专业内涵建设。经过优化后的专业结构,能够更好地满足湖南的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改善民生的需要。

课程建设方面,凸显主动对接湖南省四化两型建设战略的人才培养需求,着力构建具有时代特点和学校特色的人才培养体系的指导思想,推动环境友好、资源节约等基本理念融入到学校教育教学工作和人才培养的过程中。在专业和课程建设上强调依据四化两型建设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对高级专业人才的具体需求,全面加强了两型社会建设相关课程群建设和模块化的整体设计,已初步建立了四元立交课程体系。

四、强化“‘两型’科学技术研究”提升了科技服务能力

学校紧跟两型建设需求,广泛搭建自主创新体系和平台,争取引领两型社会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在节能环保、清洁技术等领域不断创新研究主题,取得了阶段性成果。开发了大型风电机组叶片运输举升装置和风力发电机性能测试系统,并应用于系列风力发电机,成功研制了25KW碟式太阳能电站支撑装置及其双轴驱动系统样机,推动新能源特别是太阳能发电装备产业发展。与三一重工股份有限公司、湘电重型装备股份有限公司和平安电气集团等合作开展了先进高端装备研究和攻关。开展的重金属的生物修复研究,为湘江流域重金属污染治理开辟了新途径。针对中国南方特别是湖南煤的特征,开展了矿山与土建建设工程水资源和水土保持关键技术等研究,研究成果在谭家山煤矿等100多家煤矿的环境保护及综合治理中得到应用。

五、学生的两型社会建设意识和能力显著增强

学校按照两型社会建设的基本要求,深入推进大学生参与两型社会建设实践和宣传活动。现有注册青年志愿者3万余人,长期开展活动的志愿服务基地32个。学校自2011年开始每年投入50万元支持大学生创新计划项目,目前已立项项目180项,其中涉及四化两型的科研创新项目有12个。此外,学校还积极开展了一系列以两型社会建设为核心的思想政治教育研究课题项目。同时,将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活动与两型社会建设结合起来,近三年,学校集中组织800余批次志愿者分别奔赴各地环保宣传、资源调查等活动,被《湖南日报》、中国共青团网、湖南红网等新闻媒体多次报道。

 

 

湖南工艺美术职业学院

传承创新湘绣  引领产业发展

 

湖南工艺美术职业学院按照省委省政府实施文化强省战略的要求,贯彻落实抢救保护和改造提升湘绣的重大决策,积极主动承担起湘绣传承创新重任,在湘绣人才培养、技艺传承、技法创新、产品研发等方面奋力开拓,全力打造新湘绣,取得了明显成效。2006年以来,学院共为社会培养培训高素质湘绣设计、管理、制作人才3600多名,研发新湘绣系列作品近300项,推出湘绣新工艺新技法16项,湘绣产业的年产值从2006年的6.5亿元增长到2012年的25亿元。

一、构建人才培养新体系,夯实产业发展基础

一是成立湘绣艺术学院。2006年,学院在全国首创湘绣艺术学院,首开湘绣设计与工艺专业。湘绣艺术学院目前已拥有中央财政支持的重点建设专业1个,省级精品专业1个,省级实习实训基地1个,研发、设计、制作等均处于业界一流水平。湘绣艺术学院的成立将传统的绣工培养转变为高端技能型专门人才培养,建立和实行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运行机制,构建了湘绣高端技能型人才培养的全新体系,有力推动了湘绣产业发展。

二是实施大师和教授同堂授艺的教学组织形式。建设一支由大师、教授领衔的专业教学团队,不断优化教学手段,吸引和培养后继人才。学院现有湘绣专任教师16人、兼职教师16人,形成了由中国工艺美术大师、湘绣代表性传承人、工艺总监刘爱云领衔的大师工艺指导团队,以及由全国美展获奖者、艺术总监刘顺湘领衔的教授艺术指导团队,大师和教授全面协作、携手科研、同堂授课,既创新了湘绣传承方式,又提升了作品的工艺水平和艺术价值。

三是实行大师工作室+项目+产品的人才培养模式。学院依托刘爱云大师工作室,将传统师徒相授融入现代高职教育之中,与省湘绣研究所等企业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共同开发湘绣技法等核心课程。将企业市场项目引入工作室,按照产品的低端、中端、高端分类,设计和推行全流程分段式教学,教学过程即生产过程,学生作品即产品,实现全订单培养、全生产性实训、全顶岗实习就业。

二、构建传承创新新机制,激发产业发展活力

一是建立创新研发人才保障机制。学院出台特殊人才聘用制度,高薪聘用刘爱云等6名国家级、省级大师组建湘绣工艺研发团队。加强大师工作室建设,给刘爱云大师颁发行业领军人才和学院专家双份津贴,给予蔡静溪等省级大师教授待遇和学院特殊人才津贴。以学院优秀绘画、设计教师为主体,吸纳国内知名艺术家,成立了湘绣艺术创新研究会,对完成创新任务的会员发放专项津贴,并提供国内外采风、交流的机会和参展、办展的平台。

二是建立创新研发激励机制。一方面,强化创新责任。制定湘绣工艺研发、湘绣艺术创新等制度,明确创新研发的具体任务,要求湘绣工艺研发团队每年必须研发3种以上新针法技法,研究会会员每年必须提交作品5件以上,且必须有2件以上作品被采用为绣稿;另一方面,注重创新激励。设立湘绣创新研发基金,成立以院长为组长的创新研发评价小组,制定创新研发奖励管理办法,根据创新项目的经济社会效益,给予相关研发人员一定比例的提成奖励,每两年评选一次湘绣创新研发突出贡献奖,对获奖者予以重奖。

三是全方位推进湘绣创新。创新绣稿设计,拓展绣稿题材和艺术形式,接轨中外绘画艺术,将蛋彩画、漆画、版画、壁画等艺术形式融入绣稿创作中,推出富有现代审美情趣的新湘绣;开发名家名作系列精品,推出了齐白石名画系列、方力均等当代艺术名家原创系列等高端绣品;研发大尺幅绣稿,适应市场要求,开发了一大批美仑美奂的大型湘绣作品。创新针法,研发了米字针法、蚁字针法、绳股针法等,努力实现湘绣针法与原作风格的最佳结合。创新材质,探索采用新材料,研发了发绣、麻布绣等。

三、打造持续发展新平台,推出产业发展旗舰

一是合力建设湖南工艺美术职教集团。2008年,学院依托校企合作平台,组建了湖南工艺美术职教集团,全面加大合作研发、市场开拓的力度。目前,集团共有成员单位130多家,每年举办湘绣创新研讨会,邀请高层领导、行业大师、企业精英、科研院所专家等出席并座谈研讨,为产业发展提供新理念、新思路、新契机。

二是牵头组建湘绣产业科教园。按照湖南文化强省的部署,学院牵头建设湘绣产业科教园,已经省发改委立项,计划投资3亿元,通过5年努力,建设湘绣人才培养、新产品新技术研发、高端生产、电子商务、文化研究与教育展示、非遗传承保护等6大中心,更好地实现政--企、产--研多方联动,全面引领湘绣产业发展。

三是用好用活展会赛事平台。学院已形成一年一届毕业作品开放展示周、两年一届新湘绣·学院展、三年一届学院奖的展会活动定例,集中展示湘绣创新成果,扩大社会影响,并为产业发展提供新导向。今年,学院毕业作品开放展示周展出湘绣作品130多幅,获得广泛好评,学院与金球湘绣达成协议,将12项创新成果引入企业。

 

 

 

报:省领导、国家教育体制改革领导小组办公室、教育部办公厅、教育部发展规划司、省委办公厅、省人大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省政协办公厅

送:省委组织部、省发改委、省教育厅、省科技厅、省财政厅、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省国土资源厅、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省卫生厅、省物价局

发:各市州教育局、县教育局、高等学校,厅直各单位、机关各处(部、室)

湖南省建设教育强省领导小组办公室                    20135 9  日印发

                                                          印数:400

 

联系地址:湖南省建设教育强省领导小组办公室(长沙市东二环二段238号省教育厅1109室)

联系电话:(073184820939

电子邮箱:hnjytjhc@163.com


主办单位:湖南省教育厅 地址:湖南省长沙市东二环2段238号
咨询服务电话:0731-84714899 备案号:湘ICP备09005173号-8
湘公网安备:43010202000676号 网站标识码:4300000035
技术支持:湖南省教育厅信息中心
网站技术:0731-82207750(仅受理网站建设维护相关事宜)
办公时间:上午:8:00-12:00;下午14:30-17:30(冬春季),15:00-18:00(夏秋季),国家法定节假日除外。

湖南教育快讯 教育体制改革专题(2013年第1期)

99520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