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教育督导第29期

第29期 湖南省人民政府教育督导室编 2012年5月7日
|
本 期 要 目
【工作动态】
1、省督导室开展“三评合一”工作
2、省督导室在溆浦调研督学责任区示范点建设工作
【督学责任区】
3、三、四月份督学责任区情况通报
4、督学实践:西湖小学随访记
【经验交流】
5、岳阳楼区督学责任区深入开展学校年度发展思路专项调研活动
6、新招频出为“减负”
【工作动态】
省督导室开展“三评合一”工作
根据县级政府教育工作督导评估规划,4月12日至28日,省政府教育督导室组织部分省督学和教育督导评估专家,分6个评估考核组,对纳入今年第一阶段接受督导评估的20个县市区政府教育工作进行了考核,本轮评估将县级政府教育工作“两项督导评估考核”、职业教育工作督导评估和教育强县市区视导等三项考评合并进行。
评估发现,各地党政领导重教兴教意识日益增强,创建教育强县市区的力度不断加大,教育优先发展战略地位得到落实。绝大多数县市区的教育管理体制基本理顺,教育投入渠道畅通,今年预算内教育经费支出占财政总支出16%的目标基本按要求分解到位,并经人大表决通过。经过政府的大力投入和合格学校建设,各地的办学条件改善较大,中小学校布局更趋合理,城区大班额现象有明显改观。望城区、宁乡县的校园文化建设主题鲜明,汨罗市的职业教育、慈利县的学前教育呈现良好发展趋势,君山区的课堂教学改革亮点纷呈,攸县的督学责任区工作扎实有效。从督查情况看,各地也还存在着教育发展不均衡、办学条件差距较大等问题。
今年全省共有45个县市区将接受第二轮“三评合一”督导评估,分两阶段进行,计划于5月26日前全部结束。
省督导室在溆浦调研
督学责任区示范点建设工作
4月6日至7日,省政府教育督导室一行9人在省委教育工委委员、省教育厅副主任督学聂荣华,省教育厅副主任督学唐亚武的带领下,到省级督学责任区示范点——溆浦县进行了工作调研与指导。
调研组考察了桥江镇中学、溆浦县一中和屈原学校,并召开了督学责任区示范点建设工作座谈会。首先,溆浦县人民政府县长李卫林介绍了全县教育督导及督学责任区的工作情况。该县“政府教育督导室——督学责任区——学校督导室”的三级督导体系基本形成,督学责任区工作推进力度较大。李卫林县长提出“四个直接”,破解“督而不动”难题:凡学校在督导过程中有督而不动的现象,督导员可直接向责任区督学汇报;再则可直接向分管局领导汇报;甚而可直接向局长汇报;遇到大的阻力或难题,可直接向县长汇报。为进一步加强教育督导工作,今年3月23日,溆浦县政府还专门下发了《关于加强教育督导工作的意见》,文件要求,政府要切实加强对教育督导工作的领导,明确教育督导的任务职责,加强学校督导室和教育督导队伍建设,进一步完善督学责任区制度,注重教育督导工作实效。文件还规定,责任区督学可直接约谈学校负责人,责成其对有关问题进行解释和说明、解决和落实。
省政府教育督导室主任雷桂平通报了我省督学责任区制度建设的整体推进情况,并对今年的省级督学责任区示范点建设工作进行了部署,要求各示范点按计划分月逐项落实工作任务,同时,对溆浦县提出了进一步改进和完善督学责任区工作的具体意见和要求。省教科院督导评价所所长黄龙威对《湖南省督学责任区学校督导评价指南》进行了解读,并对督学责任区活动开展进行了业务指导,一是要立足于学校实际和校际间差异,对学校实施发展性评价;二是督导过程、方法与内容必须规范,随访督导并不是随意督导;三是实施专业化督导,构建高水平、专业化的督导队伍;四是加强对学校发展的指导,帮助学校找准定位,制定和实施好发展规划。溆浦县的部分责任区督学结合自己的工作实践,分别介绍了他们的工作做法和体会,并提出了意见和建议。最后,聂荣华作总结讲话,他充分肯定了溆浦县在督学责任区示范点建设中所取得的成绩,并指出,溆浦县应进一步加强督学责任区示范点制度建设,应进一步提高责任区督学的专业化水平。
座谈会由副主任督学唐亚武主持,怀化市教育局局长阳畅宏、主任督学石明林、副主任督学周生来以及溆浦县教育局领导、相关学校负责任人等参加了座谈。
调研期间,省政府教育督导室党支部与溆浦县桥江镇中学开展了对口帮扶活动,向学校捐献了图书,支部9名党员向9名贫困学生捐赠了书包,发放了慰问金,开展一对一帮扶活动。
【督学责任区】
三、四月份督学责任区情况通报
根据工作安排,3月至4月,各市州政府教育督导室集中精力对今年接受省“三评合一”的县市区进行了市级初评,相关县市区也着力做好了自评和迎检工作。另外,各地结合工作实际,加强督学责任区制度建设,开展专项督查和调研,督学责任区工作有序展开。
长沙市政府教育督导室组织全体市督学及县级教育督导信息员进行网络技术专题培训,加强教育督导宣传和现代信息技术的运用,加快了全市教育督导信息化建设步伐。
株洲市茶陵县组织责任区督学加强对农村幼儿园的督查,分三个小组对全县农村幼儿园的管理情况进行专项督查,督查结果在全县通报;对前段要求整改的13所幼儿园进行了跟踪督查,对整改不到位的某幼儿园给予通报批评。株洲县把落实县委为民办实事与办人民满意教育、创新督学责任区工作机制有机结合起,县政府教育督导室和县教育局联合开展督学责任区办点试点和机关干部联点工作,从督学队伍中选派一批人员到责任区办点,从局机关中选派一批干部下校联点,以责任制的形式,要求每月到联点学校两次以上,主要到校开展“四项工作”:了解情况、参与决策、跟踪监督、协调指导,促进学校实现“六个目标”:完善制度、规范管理、促进团结、维护稳定、提升内涵、形成特色。目前,此项工作开展顺利,反映较好。
湘潭市召开一季度全市教育督导工作例会,下发了《湘潭市督学责任区管理办法》和《湘潭市督学责任区考核细则》,进一步加强、规范督学责任区管理和动态考核。
衡阳市今年创建的义务教育合格学校数量为历年最多,任务重、压力大。3月初起,市级责任区督学开始对责任区内列入今年建设的合格学校进行调研,重点了解学校在创建过程中项目的进展情况、所面临的困难和需要协调解决的问题等,分阶段落实创建任务,确保如期保质完成创建目标。同时,还确定了耒阳市和雁峰区作为全市督学责任区示范点。
岳阳市君山区自确定为省级督学责任区示范点后,严格落实省政府教育督导室《关于开展督学责任区示范点建设的通知》精神,按照“特色立校,全面提质”的工作思路和工作目标,深入推进督学责任区制度建设,规范工作流程,提升督学专业化水平,全力推进督学责任区示范点建设。全区召开了督学责任区示范点建设工作座谈会,制定了创建工作计划,修订了《2012年学校发展性评估实施方案》,督促、指导学校制定《2012年学校发展规划》,区政府教育督导室也进一步完善了督学考评机制,建立督导情况反馈制度,健全督学回访制度,加大问题整改力度,提高工作实效。
邵阳市新宁县进一步规范城区学校教育教学行为,加强教师作风建设,进行了规范办学行为专项整治。集中整治结束后,为巩固成果,建立了“禁补”长效机制,由责任区督学随时进行明察暗访,着重查处学校违规补课和教师家教家养行为。
常德市制定并下发了《2012年督学责任区工作方案》,对市级督学责任区进行了调整,明确了督学责任区工作职责和随访督导的主要任务,并加强了随访督导结果的运用。4月5日至11日,由市政府教育督导室牵头,组织财政、教育相关人员,对全市8个县市区的教育经费落实情况进行专项督查。要求认真“落实国家教育投入4%分解任务”,并核查了2010、2011年财政决算和2012年财政预算。石门县、桃源县围绕高效课堂建设,组织部分责任区督学进行了深入调研和指导。
益阳市南县多措并举,严格规范中小学校收费行为,县政府教育督导室组织各责任区督学进行了教育收费工作专项督查,并于3月9日召开了情况通报会,对前段全县教育收费工作督查情况逐校进行点评。今年,各督学责任区将把收费工作督查作为一项常规工作进行督导,防止乱收费现象反弹和学校中途违规收费。
娄底市3月13日召开了第一责任区督学工作会议,下发了《督学责任区及督学工作考核办法》,并在会上对该《办法》进行了学习。副主任督学邓映民要求,督学在督学过程中要“有所为有所不为”,深入学校,多进课堂,多调查、多走访,为学校发展当好参谋,为教育行政部门决策提供依据。
永州市3月28日召开了全市教育督导工作会议,制定并下发了《2012—2014年学校办学水平督导评估规划》。4月11日,全市召开督学责任区示范点建设座谈会,零陵区就创建督学责任区示范点进行了专题汇报。
郴州市政府教育督导室创办了《郴州教育督导内参》,为内部刊物,不定期出刊,报送对象为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分管领导及相关县市区委、政府。3月底,根据责任区督学随访督导过程发现的突出问题编印了第一期《内参》,所反映问题引起了相关领导的高度重视,市政府分管副市长决定亲自到相关县区进行调研和督促解决。3月14至15日,市政府教育督导室组织10名责任区督学,赴岳阳市君山区学习考察了课改情况。
湘西自治州4月19日召开了全州教育督导工作电视电话会议,通报了凤凰、花垣、永顺3个县级政府教育工作的州级督评情况及2012年吉首市等5个县市教育经费预算督查情况。花垣县进一步加强督学工作,延伸督学触角,今年4月,该县各乡镇相继出台了乡镇督学工作方案,各乡镇均成立了督学小组,聘请乡(镇)驻村干部、村组干部及退休教师作为本乡镇兼职督导员。
西湖小学随访记
“风来翠柳满眼绿,又逢春暖花开时”。3月15日,长沙县20名责任区督学来到暮云镇西湖小学进行随访督导,并参加了学校的“关爱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德育研讨会。
督学们观摩了“关注流动的花朵、乐享同一片蓝天”主题班队活动,听取了西湖小学校长杨明关于此次德育活动的中心发言,暮云镇中心学校校长张晖就全镇关爱外来务工人员子女的情况作了介绍。西湖小学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占学生总数的40%,学校主要采取“学业辅导、亲情陪伴、自护教育、爱心捐赠、结对帮扶、心理辅导”等措施,帮助他们尽快适应新环境、融入新集体,健康快乐地成长。具体做了四个方面的工作:
一是开辟绿色通道。学校坚持把解决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入学问题作为招生工作的头等大事来抓,不将任何一个符合招生条件的孩子拒之门外。对新转入的学生,学校积极与新华书店联系,为他们解决课本等问题,让他们平等享受本地学生待遇。
二是加强师德建设。学校通过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努力打造一支师德高尚、关爱学生的教师队伍,教师们用爱心呵护孩子们的身心健康和快乐成长。学校每期将关爱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列入工作计划,要求每位教师结对帮扶、重点关注外来学生,树立教育公平理念,不歧视外来学生。
三是学习上帮助。由于各地教材的差异,加之学习环境变化,部分外来学生感觉学习困难,为此学校领导主动与任课教师交流,研究制定具体措施,对他们进行专门的一对一辅导,还常常给他们进行心理疏导,树立起他们学习的勇气和信心。
四是生活上关心。为了让所有学生同享一片蓝天,为他们的健康成长营造宽松、和谐的环境,学校对家庭经济确有困难的学生,在生活上予以特殊关照和捐助,不让一个孩子因家庭经济原因而失学。
督学们对学校的德育活动进行了研讨和总结,一致认为,学校在关注外来务工人员子女方面做出了一定的成绩,值得肯定。学校今后要进一步多关心、关注这部分孩子,尽量解决他们学习、生活等各方面的问题,为促进教育公平、办人民满意教育作出更大贡献。(长沙县政府教育督导室)
【经验交流】
深入调研 深度思考 深层谋划
——岳阳楼区督学责任区深入开展
学校年度发展思路专项调研活动
为继续深入推进督学责任区制度建设,深化学校发展性评价改革, 4月10日至12日,岳阳楼区政府教育督导室组织责任区督学深入各责任区,就学校发展规划和年度工作目标的制定进行现场调研指导。
每到一所学校,调研组首先听取校长汇报,了解学校的发展规划和年度工作目标的形成过程及学校现状、工作措施等情况,然后通过实地查看及走访师生,形成专家意见,最后与学校行政一起进行了交流探讨。经了解,大部分学校在制定学校发展规划和年度工作目标时,基本梳理出了具有个性化特点的学校发展愿景,但也存在着制定过程过于简化、分析问题不够深入、结合实际不够紧密和工作措施不够具体等问题。
调研组专家们不仅在整体上引领,而且在细微处点拨,提出了许多合理中肯的意见。在各学校调研时,指出只有了解学校的发展起点,诊断自身发展的现状,认识学校发展的潜能,才能正确规划学校未来。要深度挖掘、精心提炼,把学校特色文化这篇文章做实、做厚。在调研中还着重介绍了工作目标制定的程序和基本框架,强调目标制定要从学校现有发展状态出发,认真分析学校的发展优势与存在的问题困难,找准发展的突破口,注重工作目标设定的科学性、适切性和可操作性,目标定位要清晰准确、重点突出,保障措施要明确具体,才能促进学校的内涵发展和自主发展。各责任区督学针对目标设置、措施实施等方面,建议学校进一步细化、完善年度发展目标,打造亮丽的学校名片。校长们也对如何形成符合学校实际、科学合理的工作目标,引领学校发展提出了自己的困惑,调研组一一予以解答和指导。
此次调研对这些学校的发展规划和年度工作目标的修改与完善具有很强的指导意义,各校校长一致表示:将对本校的年度工作目标重新进行修订,力求使学校的发展思路更清晰、目标定位更准确、发展重点更突出、任务措施更明确,使其更具有激励导向作用。(岳阳市岳阳楼区政府教育督导室)
新招频出为“减负”
醴陵市督学责任区按照“办实事、抓落实、求实效”的“三实”要求,工作重心下移,深入学校和学生,破解教育难题。近期,针对学生课业负担过重的问题,责任区督学开展了深入细致的专项调研。在此基础上,教育行政部门和教育督导部门联合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师德师风建设、端正办学思想、规范办学行为的七条规定》,进一步规范了学校办学行为,有效减轻了学生课业负担。
对照《规定》,醴陵市教育局组织部分督学及职能股室人员组成“作风行风建设巡查组”,深入学校、课堂、社区、家庭进行督查,查处了一批违规单位和违规教师,并在全市进行了通报。为了进一步落实督查成果,建立长效机制,醴陵市教育局又下发了《规范办学行为减轻学生课业负担考评细则》,将减负效果纳入对学校办学质量的考核中。
醴陵市打出的“定规—查违—建制”减负组合拳,有效地净化了全市的教育环境,受到家长欢迎。(醴陵市政府教育督导室)
发:各市州人民政府教育督导室
报:国家教育督导团办公室,克保副书记,友志副省长,省督学
顾问,厅委领导
送:各市州教育局,省督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