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扩大学前教育资源建立资助体系 着力缓解“入园难”
湖南省落实学前三年行动计划,采取多项措施,缓解“入园难”。
一是建立督查制度,推动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落实。将各地行动计划的实施情况纳入地方绩效考核范围。目前正在对省内各级政府2011年度落实行动计划情况、保障性政策制定落实情况等进行自查并组织专项检查。根据考核结果,将评选表彰一批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实施工作先进县市区,督促各地扎实落实行动计划,推进学前教育区域发展。
二是以项目为抓手,加快农村公办幼儿园建设。充分利用国家学前教育项目资金和省级财政资金加大幼儿园建设力度。利用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后富余的校舍,建设独立公办园或小学附属幼儿园。以农村实事项目园建设为抓手,带动各地加大农村公办幼儿园建设力度。省政府设立了3000万学前教育专项资金,将通过以奖代补方式支持200所农村公办幼儿园建设,并将其纳入省为民办实事项目。到2013年,力争实现每个乡镇至少有一所达到合格标准的中心幼儿园,每村有简易标准幼儿园,基本形成县乡村全覆盖的农村学前教育网络,切实缓解农村学前教育入园难问题。
三是以配套园建设和普惠园扶助为突破口,扩大城区普惠性学前教育资源。加强城区配套幼儿园的建设与管理,要求各地城区旧城改造和居住小区建设要规划建设与居住人口规模相适应的配套幼儿园,并与居住区建设改造同步规划、同步设计、同步施工、同步交付使用。城市公办幼儿园要按照“广覆盖、保基本”的要求,以街道和社区为单位,按每5000—10000人规模建设一所幼儿园,方便幼儿就近入园。加大对普惠性民办幼儿园的扶持力度,采取间接补偿为主、直接补偿为辅的方式扶持普惠性民办园发展。间接补偿主要是政府通过减免规费、减免租金、以奖代补、派驻公办教师等形式,引导和支持民办幼儿园提供普惠性服务;直接补偿主要是政府对提供普惠性服务的民办幼儿园适当补贴保教费。
四是建立资助体系,保障弱势群体接受学前教育的权利。着力解决农村留守儿童接受学前教育问题,各项目幼儿园的布点优先考虑留守儿童的入园需要,加强学前教育师资培训,关注留守儿童的身心健康。着力解决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入园问题,按照“以流入地为主,以普惠性幼儿园为主”的要求,制定积极有效的扶持政策,多渠道、多形式接收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入园,努力满足他们对学前教育的需求。加强对贫困幼儿接受学前教育的资助力度,研究制定学前教育资助方案,拟对城乡普惠性学前教育的家庭经济困难幼儿、孤儿、残疾儿童予以资助,在专项资金的分配上重点向边远贫困地区农村幼儿园和非示范性幼儿园倾斜。
来源:教育部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