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决督导评估难题,推动教育健康发展
解决督导评估难题,推动教育健康发展 |
发表时间:2011年12月8日 来源:邵阳市人民政府教育督导室 【字体:大 中 小】 |
教育督导评估是教育督导部门的基本职能,具督促政府及其有关职能部门依法行政,履行职责,深化教育改革,优化管理和教育目标的实现与督促和指导学校贯彻执行有关教育原法律、法规、方针、政策,遵循教育规律,深化教育改革,优化学校管理,实施素质教育,提高教育质量和办学效益的双重作用。因此,切实做好教育督导评估,对加大教育投入力度、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推动区域教育均衡发展,全面提升教育发展水平,都起到非常积极的作用。 然而,我国教育督导与评估目前迫切需要解决调整督导政策与策略及加强督学专业队伍的培训与管理两个方面的问题。 一、督导政策与策略的调整 所谓督导政策与策略的调整,就是要重新认识督导的作用,明确督导的性质与职能,调整思路,重新定位,赋予督导新的任务。就目前的教育发展状况而言,我们应该采取这样的督导政策与策略:从以督政为主走向督学与督政并重,因地制宜,有所侧重,两条腿走路;逐步走向以督学为主,督政为辅的教育督导模式。 “督政”是为了督促和检查政府履行法律规定的教育职责,为学校创设良好的教育环境,增加教育投入,改善办学条件;“督学”是为了引导学校全面贯彻教育方针,推进素质教育的实施。可见,督政与督学之间是一种互补的关系。 那么,为什么最终要实行督学为主,督政为辅的督导模式呢? 其一,这是我国的教育管理体制改革所必需。近年来,有关学校教育与管理方面的问题频频曝光,恰恰说明需要加强对学校的行政监督与指导,需要重新认识督导与学校评估的作用与意义,而不是老观念,老办法,例行公事。 应该承认,在有关基础教育政策的执行方面,我们还存在制度上的不足或漏洞。譬如,有些地方政府对国家有关教育的法律、法规、政策执行不力,因此,加强这方面的监督与检查仍然是必须的。但是,我们不能老是采用一种方法,即通过督学来达到间接督政的目的。应该分别实施督政与督学,使二者有机结合。这样,既可以使学校不受“委屈”,祛除以单一标准衡量所有学校的消极影响,又可使地方政府明确应该履行的职责。 其二,教育管理逐步走向分权的模式,学校管理模式与体制都在发生变化。分权的优点是能最大限度地调动各地办好教育的主动性,认真担负起应有的职责和职能。同时,权力分享、责任共担、校长权力的扩大,都需要有制度作保证,加强对学校的督导与评估变得更加不可或缺。 二、督学专业队伍的培训与管理 督导评估需要有一支过硬的督导评估队伍,就目前督导评估队伍的专业水准和人员的专业素质来看,仍然存在较大的差距。因此,建立一支素质高、通晓专业知识、结构合理的专业化督导队伍是我们迫切需要解决的又一任务。学校督导评估是否能有效达到目标,很大程度上与督导人员专业能力和水平有关。我们目前的督学人员,主要是兼职的,实施督导评估时召集起来,没有专门成立一个庞大的专职队伍。这不仅力量薄弱,而且缺少系统的规划与培训,对督导评估的标准难于把握。我们应该系统地培训好专业队伍,做好参与督学人员的专门培训以及建档工作,形成长效机制;我们应该对督导队伍进行一定的专业分工,要建立一支技术型的具有权威力的专家型队伍。 总之,只有切实解决好教育督导评估中亟待解决的问题,充分发挥教育督导与评估的监督、指导、反馈、鉴定、激励、导向等功能,才能推动教育健康、全面的发展。 邵阳市人民政府教育督导室 易小邑 |
责任编辑:易小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