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阳教育督导》简报第22期
岳阳教育督导
第22期
岳阳市人民政府教育督导室 编 2011年3月31日
市直学校首轮督导回访工作全部完成
各责任区督学分别在组长们的带领下,在事先未打招呼的情况下,通过“亮证”表明身份,直接进校进行随访督导。督学们主要通过随堂听课、查阅资料、座谈走访、实地查看等形式开展工作。本次市直学校随访督导共走访师生近千余人,随堂听课、当面评课130多节,发放及回收学校基本情况调查表48份,填写并上报《督学责任区随访督导检查记录》48份,提出整改意见及建议120多条,当场下发《整改通知书》5份。
通过第一轮随访督导,我们较为全面地掌握了市直学校的办学情况。为了进一步加强跟踪督查,我们于3月21日—30日对首轮督导提出问题的学校进行了回访。经督查,绝大部分学校都制定了切实可行的整改方案,学校内部问题全部整改到位,学校不能解决的问题基本都向上级主管部门进行了汇报和反应,整改情况令人满意,效果较好。 (晓 荷)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励精图治谋发展,脚踏实地促规范
——君山区督学责任区工作开展情况经验介绍(节选)
一、强化“一个理念”,确立督学地位。君山区是1996年经国务院批准成立的一个农业区,教育经历十年坎坷发展之路。1999年—2000年,为了减轻财政压力,刮起一股“卖校旋风”;2001年—2006年,在“稳定压倒一切”上迈步,教育质量裹足不前;2006年底至今,在“小学督常规,初中推课改,高中提质量,职教抓发展,幼教促规范”思路下,奏响了“强素质,硬管理,提质量”的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最强音。2007年初,随着《湖南省教育督导条例》的实施,区委、区政府按要求配备了主任督学和副主任督学,配齐了督导室工作人员,选聘了区政府督学。2010年8月出台了《君山区中长期教育督导发展规划》,吹响了君山督学责任区制度建设的集结号。
二、突出“两种结合”,赋予督学权利。
1、突出与政府履职考核相结合。一是构建统筹城乡片区教育督导网络。通过建立督学责任区、督学工作站,和向社会招聘热心教育的老教育工作者为优化教育发展环境义务监督员的途径,统筹全区各方力量,形成关心下一代成长的合力。二是强化教育督导职能。通过强化“引导性、主体性、层次性、发展性、拓展性”的教育督导职能特点和整合多方力量,充分挖掘被督导对象的主体性作用,在协商中求得共识,在协商中求得突破。三是建立督学工作定期报告制度。四是建立督学回访制度。五是纳入部门考核。在分解“四区建设”目标责任的基础上,建立了责任区督学对区直相关部门履职情况月督查、季考核工作机制,纳入部门年度工作考核
2、与教育目标考核相结合。一是赋予权利。通过区委办和政府办红头文件赋予督学权利,文件规定督学有对学校负责人推荐任用、考核奖励的建议权;对所辖学校表彰项目的审查权;对校长的约谈权及教育投诉的处置权;对学校重大事项的评议权等。二是重心下移。始终注重强化为教育服务、为基层服务的意识,要求督学坚持“校校到”、“月月行”。三是过程前移。从年初开始,责任区督学就深入区域内学校,帮助学校找准“定位”,引导学校找准“定标”。四是责任上移。倡导“责任上移追究制”,即责任区学校出现问题,要追究联点局领导和股室负责人的管理责任,“捆绑”受罚。
三、实施“三项工程”,提升督学品位。
1、强化素质工程。坚持“自主学习+集中学习+学习研讨”三结合的方式,深入学习教育督导理论,突出做到了“四个关注”:关注督学的监督、评估与指导能力、督学的课改实施能力及督学研究与反思的能力。
2、文化引领工程。一是加强物质文化建设,挂牌成立督学责任区管理办公室,统一制作督学公示牌、督学证。二是加强行为文化建设,利用多种渠道加强对责任区督学的宣传,让督学感到“督学是一种荣誉,也是一种责任”。三是加强制度文化建设,健全完善了督学管理培训、考核奖惩等一系列具有特色的规章制度。四是加强精神文化建设,制定了《君山区督学誓词》。
3、科研兴督工程。一是创新督学模式。首先是完善《中小学课堂教学评价方案》,其次是通过方案抓好前期临帖、中期释疑和后期深化,再次是实施“减负”评估,第四是突出与规范办学行为评估相结合,第五是运用《校园文化建设督导评估方案》,着力构建立足“评”与“比”的课改文化。第六是设置共性目标、个性目标与发展性目标的学校评价方案,推动学校的个性发展、自主发展。二是创新督政方式。注重调整对镇(办)及区直部门的教育督导评估的内容,突出做好“同级督政理念构建、四区目标建设考核、人大法律监督、督学责任区的过程管理”四个结合文章,注重评估结果实行动态管理,突出督导评估的激励性原则和发展性原则。三是创新评估机制,抓实“评估四点”:用“活”标准,分层评估;注重实效,全面评估;发展特色,客观评估;创新理念,准确评估。
四、激活“四类机制”,凸现督学实效。一是构建“三维督导”机制,二是启动责任督导机制,三是盘活随机督导机制,四是用活督导保障机制,五是实施督学提升机制。 ( 蔡新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