衡阳市开展县市区教育经费、教师待遇和教师编制情况的专项调研
衡阳市开展县市区教育经费、教师待遇和教师编制
情况的专项调研
我们总体认为,各县市区在接受完省第一轮“两项督导评估”后,及时总结经验,积极创造条件,加快了推进教育强县市区步伐。政府重视教育工作,切实将教育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加大了教育投入,教育经费逐年增长,教师待遇基本上与当地公务员一视同仁,教师编制较前有了不同程度的改善。
同时,仍然存在教育投入严重不足,教师政策性津补贴没有足额预算,留有缺口,教师编制存在总量超编而实际教学人员短缺、发达地区超编而边远落后地区缺编、教师年龄和学科结构不合理等问题。
我们提出,一要进一步加大教育强市建设工作的力度,加大对教育的投入,依法依规落实教育经费;二要进一步提高教师待遇,非义务教育阶段教师的绩效工资应全额由县财政预算支出,第十三个月奖励工资应由财政单独列项预算开支,全市统一解决医保、住房公积金问题,与公务员一视同仁,养老保险金如公务员均未缴纳,可行文规定,教师参照公务员标准不缴纳;三要进一步加强教师编制及队伍建设,要尽快重新核定编制,减少非教学人员,清理在编不在岗的人员。,要大力进行布局调整,要大力推进支边支教工作。
经过3天的调研,我们看到了各县市区对教育的重视,看到了各县市区对建设教育强县市区的工作力度,虽然在工作过程中对政策的理解和把握不够,导致对政策的执行不是特别到位,但是我们相信,有市委、市政府的关心和支持,有县市区委、政府决心和干劲,就一定能够在预定的时间达到建设教育强市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