津市教育督导工作简报
教育督导工作简报
2011年第1期
(总第1期)
津市市人民政府教育督导室 2011年3月21日
关于中小学校管理工作专项督导的情况通报
各学校:
为了进一步规范办学行为,切实提高我市各级各类学校的管理水平,市人民政府教育督导室组织全体责任区督学,于2011年1月上旬对我市21所中小学(含职业中专、聋哑学校、火花幼儿园)的学校管理工作进行了专项督导。此次督导,各校给予了高度重视,组织力量认真疏理了一年来的各项管理资料,并装订入档。督导组下校后通过听汇报、查阅资料、看现场、走访师生,对所属学校2010年的学校内部管理工作做到了深入细致的了解,汇总意见后一致认为:市一中、市职业中专、市二小、市七小、保河堤镇中学、渡口镇中心小学在加强学校内部管理,致力提高办学水平方面取得了突出成效,市德雅中学、市高平三中、市翊武中学、新洲镇中学、棠华乡中学、市一小、市火花幼儿园的学校管理工作得到了检查组的充分肯定。现将有关情况通报如下:
一、值得肯定的方面
1、各校都把安全工作摆在了重中之重的位置。受查学校均健全了安全管理制度,制定了安全应急预案,组织学生开展了各项安全教育和演练活动。市一小坚持每周一排查,并有详细记载,市二小实行首遇责任制,让安全工作不留死角,保河堤中学组织学生开展了防震、防火的演炼活动,新洲中学、聋哑学校组织学生开展了防邪、防盗、防骗、防溺水等多项安全教育活动。各学校对校园安全工作做到了责任到位,措施到位,教育到位,全年无一起安全责任事故,确保了教育大局的稳定。
2、学校德育工作进一步规范和落实
各校能够把德育工作放在教育工作的首位,坚持育人为先,并重点地抓了五个方面的工作。一是抓德育队伍建设,除了健全德育的组织机构,推行全员育人的制度外,特别注重发挥班主任德育工作主力军作用,市一中根据学校德育工作的特殊性,科学合理地选用班主任,并定期强化培训,学校开设了班主任德育工作论坛,每期主办班主任经验交流会,多篇德育论文获得了省以上奖励。市七小积极倡导争当“学习型班主任”,培养班主任树立先进的教育理念,掌握科学的班主任工作方法。二是抓德育阵地建设。市一小把课堂和校园作为德育工作的主阵地,加强校园文化建设,优化德育环境,特别是对视觉文化的渲染和行为文化的塑造,形成了浓厚的德育工作氛围,增强了德育工作的实效。市一中建立了青年志愿者协会、校园广播站、记者站等多个社团组织。市二小注重了少先中队的建设,德育工作更加充满活力。翊武中学加强德育基地建设,并获准为省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三是抓德育网络建设,大部分学校构建了学校、社区、家庭三位一体的德育工作体系。市七小德育工作与社区、家庭积极合作,共同营造了学生良好的成长环境,所办家长学校成为省级合格家长学校。渡口中心小学倡导教师、家庭、社会给予留守儿童更多关爱,让留守儿童在学校不仅健康成长,而且感到家的温暖。四是抓德育活动开展。活动是德育工作的有效载体,各学校能够依据教育局全年的德育工作要点,结合自身的德育工作实际制定出德育活动计划,做到月月有主题,周周有活动,使德育活动丰富多彩。市七小开展“特色班级”的创评活动,市五小“读经典,明事理”的读书活动,市聋哑学校“强化感恩教育,树立人生信念”的主题教育活动,特色鲜明,对学生很有感召力。五是将行为习惯教育作为德育日常工作常抓不懈。多数学校都制定有班级周工作评比细则,文明班级评选方案,对学生遵章守纪、文明礼仪、生活卫生习惯等多个方面加以引导、约束和考核。市二小为每名学生发放一个环保袋,让学生将校园内纸屑果皮随手装入袋中,即培养了学生的文明习惯,又树立了学生的环保意识。棠华乡中学注重培养学生的生活习惯,学生寝室整洁,生活物品摆放整齐有序。职业中专对学生寝室实行星级管理制度,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3、教师队伍建设得到了改进和加强
教育大计,教师为本,有一支精良的教师队伍,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就有了保障。各校在转变师德师风,提高教师教育技能上都作了大量工作。一是加大了师德师风的管理和教育力度,增强了教师的敬业精神。市双济学校组织教师观看教育影片《最后一课》,学习教育书籍《英才是怎样造就的》,全体教师深受启发。二是加大了教师队伍的培养、培训力度,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市德雅中学按照“德教双馨,全员选拔,择优聘用”的原则组成了一支素质较高的教师队伍,且前后三次组织教师接受长沙市南雅中学知名教师的专业培训。市二小开展“师徒结对”活动、市五小开展“同伴互助,集体备课”活动,使年轻教师的教育技能很快得到提升。市职业中专20名教师参加了国家、省骨干专业教师培训,职业中专“双师型”教师不断增多。三是加大了对教师的考核评价力度,激励教师争先创优。各校对教师管理和考核的制度完善、评价落实,大部分学校双评活动(学生评教师、家长评学校)开展得很好,促进学校和教师转变工作作风,改善服务态度。
4、学校工作始终以教学为中心,教学质量不断提升
各校对教学工作都非常重视,视教学工作为学校工作的主线,依靠强化教学管理来提高教学质量。首先是加强了教学过程的管理,把教学常规抓落实。市一中、市七小坚持每月专题议教,行政下年级制度落实,李家铺乡中学制定了“课堂教学十项要求”和“课堂教学流程”规范教师课堂教学。新洲镇中学、保河堤镇中学、市五小落实了教学月查制度,重点针对教师备、教、批工作按月结帐,并如实通报。市二小推行教师备课“七结合”,主攻课堂教学。市一中、市德雅中学、市五中推行行政听课、议课制度,尤其是校长经常深入课堂听课评课,努力为课堂增效。第二是把加强教学科研作为提高课堂效率的重要抓手,深入开展各种形式的教学研究活动。各校充分发挥教科室和教研组的作用,积极开展教学研究和课题研究,依托备课组落实了集体备课,使优秀的教育资源和科学的教学方法得以充分利用。市一小、白衣镇中学、灵泉镇中学等学校深入开展了“学洋思”的教学竞赛活动,组织教师学习、研究、实践、反思,活动开展扎实有效。市职业中专省级科研课题《中等职业学校模具钳工技能实训教学方法研究》已顺利结题。市一中语文教研组、市二小英语教研组在省教科院举办的省首届中小学优秀教研组(备课组)评选活动中被评为优秀教研组。渡口镇中心小学教师张枝、保河堤镇中学教师杨红娟获得了省级教学比武一等奖。全市30多名教师教育教学论文在省级以上交流或发表。
正是由于全市各学校在教学管理上的务实、创新,使我市教学质量一年上了一个台阶。2010年中考,初毕一次性合格率与常德市先进县市的差距进一步缩小,2010年高考一、二本上线达300多人,其中重本达100人,呈历史最好水平。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1、对技艺课程、校本课程的重视程度不够。主要表现在:一是教学人员安排不合理,缺少专职、专任教师,即不能保证技艺课程的开课质量,也不利于教师的专业成长。二是技艺课被挤占的现象时有发生,尤其是一些乡镇中学和城区小学,技艺课多搭配给语、数、外学科教师,教学人员上或不上的随意性较大,个别学校八、九年级甚至取消了音乐、美术课程。
2、教学仪器、设备的管理、使用不够规范。有的学校管理人员不专职,业务水平低,出现帐、卡、物不相符,仪器摆放无序,室内杂乱,器材耗损严重等现象;有的学校未按要求开展实验教学,实验教学资料、仪器还借手续不全,设备使用率低,一些仪器配发一年多未开封使用;有的学校体育器材无专人管理,个别学校教学常规仪器即没有编号登记,也没有将其入柜进行保管。
3、功能室闲置。通过近几年合格学校建设,大多数学校本应功能室齐全,但在此次督查过程中发现部分学校教学功能室已闲置,未发挥应有的作用。特别是有的学校音乐室、美术室、图书阅览室长久未用,有的学校因电脑室维护不及时,导致信息技术课程无法落实,个别学校图书管理形同虚设。
4、部分学校存在不规范的办学行为。有的学校学籍管理资料和学生档案资料不齐,学生转进、转出手续不合要求;有的学校作息时间安排不合理,有的学校学生班额超过了规定标准,个别学校存在补课、办重点班等现象。
5、教研组、备课组活动开展不平衡。部分学校政、史、地教研组,体艺教研组开展教学研究还较薄弱,有的学校教研活动注重了数量,忽视了质量,学校行政对教研组(备课组)教研活动的考核、评价还不够。
三、几点建议
1、学校要进一步端正办学思想,认真落实省教育厅关于规范办学行为的若干规定,规范、加强学校的各项工作,为学生的全面发展,终身发展提供优质服务。
2、教育行政的业务管理部门要加强对学校对口工作的监管、指导和考评,促进各校完善管理制度,帮助各校提高教育教学管理水平。
3、各校要依据本次督查的评估细则进一步做好自清自查,结合本次督查找出的问题,进行专题研究和分析,认真制定整改措施,切实整改到位,督导室将于2011年4月对上述主要问题进行再次督查。
2011年1月20日
津市2011年度教育督导工作会议召开
3月1日,全市2011年度教育督导工作会议在教育局五楼会议室召开。
会议认真总结了2010年教育督导工作,全面布置了今年的工作,明确了工作重点,一是扎实做好省人民政府教育督导室2012年对我市教育强市视导迎检准备工作;二是积极做好义务教育阶段创建合格学校,市一中通过省级示范性高中和市火花幼儿园省级示范性幼儿园的创建督导工作;三是认真开展督学责任区工作;四是继续做好幼儿园办学水平的督导工作。
刘明华副局长作了重要讲话。各学校分管业务工作、德育工作校长参加了会议。
津市督学责任区督学会议召开
3月17日,督学责任区督学会议在教育局五楼会议室召开。教育局副局长刘明华同志、督导室主任黄大明同志、副主任李长征同志参加会议并作了讲话。
会议通报了2010年学校管理工作专项督导的全面情况,提出今年督学责任区的工作思路和近期工作。
教育局副局长刘明华同志作了“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的讲话。全体责任区督学参加了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