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目标管理考核为契机,全面提升学校办学水平
以目标管理考核为契机,全面提升学校办学水平 |
发表时间:2011年2越8日2011年02月28日 16:30 来源:邵阳市人民政府教育督导室 【字体:大 中 小】 |
邵阳市人民政府教育督导室 王汉龙 一、领导班子团结务实,教师队伍爱岗敬业 “一个好班子就是一个好学校”,已成为大家的共识。各学校都十分重视班子建设,在创新班子上狠下苦功。一是加强了政治理论和业务学习。特别是通过开展保持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以及创建学习型党组织活动,极大地提高了学校党组织以及班子的凝聚力和战斗力。市二中、市六中通过开展这些活动收到了很好的效果,师德师风明显好转,教师教书育人的积极性明显加强;二是增强了服务意识。绝大多数学校领导班子能深入教学第一线,及时了解师生动态,确保问题处理及时;三是坚持科学民主管理学校。各学校认真落实校长责任制,坚持民主集中制,坚持校务公开和教代会制度,加强了班子自身建设。在与教师座谈中,教师们普遍反映学校行政人员事业心强、勤政廉洁、务实创新、关心教师,具有较高的理论水平和较强的管理能力以及执政能力。如市十中倡导“大事讲原则,小事讲风格,正职多讲民主,副职多讲集中”,既和谐了共事风气,又规范了重大事项决策行为,规范了学校的管理。市女子职业学校成立只有几年时间,在校领导班子坚强领导下,艰苦创业,奋力拼搏,使学校不断巩固发展,办出了职业教育的特色。 在加强班子建设的同时,各学校教师队伍建设也进一步加强,普遍成立了师德师风建设领导小组,制定了师德师风考评方案,并对照方案很抓了落实。教师管理制度逐步健全,奖惩措施得以兑现,政治学习、业务学习制度化,有偿家教家养、外出办班兼课行为得到有效遏制。各学校积极开展教师学历培训和业务培训,不断提高教师的教书育人水平,教师队伍结构明显改善。如汇江学校每年举行一次教师基本功比赛,强化了教师基本功训练。市五中从“推、引、悟”三个层次健全机制,从“师德建设,学习培训,课题研究”三个角度搭建平台,从“自我反思,同伴合作,专家领引”三个需要促进发展,注重培养研究型、智慧型教师,收到明显效果。市一中切实加强教研组建设,每周举行一次集体备课,积极开展各种赛课、观摩课活动。坚持每期一次学生评教活动,学校对学生满意度高的教师给予奖励,对满意度较差的进行戒勉谈话,对很差且不适应教育教学工作的进行岗位调整,近三年来共调整了三名教师的岗位,保证了课堂教学的高质量。武冈师范虽地处偏僻,但班子团结务实,勤政廉政,充分发挥了“火车头”的作用,带领全校教师艰苦创业,确保了学校的正常和谐运转。 二、办学思路清晰明确,办学行为逐渐规范 “培养什么样的人,怎么培养人”,已成为教育的核心问题。各学校都坚持“德育为首,教学为主,素质为重,育人为本”的基本办学思想,坚持“全面发展打基础,创新教育求发展”的办学特色,全面推进学校的发展。市二中,根据学校多年来办学的实践,提出了“人文奠基,全面发展”的办学理念,让全体教职员工,全体学生都成为这个理念的践行者,学校的各项工作都围绕着这个目标展开,形成了优良的教风、学风和校风,学校各项工作均取得可喜成绩。市三中根据学校的实际,积极探索特色办学,逐渐形成艺术教育特色、英语教育特色,美术和英语教学已成为自己的品牌,科技创新教育成绩斐然。各学校还积极构建学校、家庭、社会共同参与的德育工作网络,德育工作明显加强。武师附小坚持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把德育工作放在首位,以少先队大队部为阵地,建立了德育工作网络,学校校风正、学风好,学生文明守纪,得到了社会、家长的认同。2010年4月,市一中、市二中邀请青年科学家进校园,对学生进行励志教育。市六中充分挖掘学校文化底蕴,利用本校历史名人对学生进行前途理想教育,效果都很好。武冈师范推行传统文化教育,近年来,组织学生学习“三字经”、“弟子规”等传统文化,并落实到言行举止中,校风校纪良好。 各学校严格执行省教育厅《关于进一步规范普通中小学办学行为的规定》,端正办学思想,规范办学行为。一是按照部颁标准开足开齐课程;二是没有办重点或变相办重点班的现象;三是没有城建制现象节假日补课;四是没有滥发辅导资料现象;五是切实减轻了学生课业负担。市五中、资江小学由于领导重视,措施得力,家庭教养问题得到有效控制。 三、管理水平不断提升,各项工作扎实有效 各学校管理机构健全、岗位责任明确、管理制度完善,科学安排,合理统筹,做到人人有事做,事事有人管,管理水平逐步提高。市二中提出了文化治校的管理理念,从人为管理到制度管理,上升到文化治校,极大地推进了学校文化的建设,使得各项规定和规范都变成师生的自觉行为,把学校建设成了讲大气、有正气、求和谐的书香校园。各学校坚持行政例会制度,建立健全教代会制度,加强了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绝大多数学校能坚持每年召开一次职代会,教师的主人翁思想、民主意识以及团队的先锋模范作用都得到充分发挥。坚持财务工作的日清月结制度,规范理财,民主监督,收费管理逐年规范。建立健全了对教学仪器、图书资料、文体器材、生活卫生设施、安全设备等方面的管理制度,并切实发挥了设备的教育服务效能。 法制教育得到普及,坚持了聘请法制副校长制度,坚持了法制教育进校园,法制教育进课堂。市十七中禁毒工作成绩突出,去年被评为全市禁毒教育先进单位,该校涉毒家庭一名学生自强不息,摆脱毒品阴霾的事迹曾得到省市有关媒体的高度关注,产生极大的社会反响。 学校安全工作实行层层负责制度,与家长签定了共教责任书,与班主任签定了安全教育管理责任状,形成了齐抓共管的良好局面,确保了学生平安,全年各学校没有发生重大责任事故。2010年,全国发生多起校园安全事故,引起了党中央的高度关注,要求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教育单位增强学校和幼儿园防御能力,确保学生和幼儿的安全。市直学校共投入安全工作的经费达到90多万元。目前,除市三中、市十三中技防设备没有完全到位外,其余学校全部按要求安装到位。各学校都建立了相应的安全保卫机构,市直学校共配备保安人员52人,有力地保障了校园安全。 四、教研课改整体推进,办学水平稳步提升 各学校都加强了教学常规管理,狠抓了教学的各个环节,并出台了一系列的规章制度。如教师无教案不得进入课堂,不定期检查教师备课本,不定期检查教师批改作业情况等等。授课时坚持“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注重知识传授与能力培养;重视学生作业练习设计与精选;按要求对学生实施综合素质评价和质量检测,认真组织期中、期末考试,注重命题的科学性、基础性和探究性。由于各个环节的工作都得到了较好的落实,各学校各年级的合格率和巩固率普遍得到提高。 实施新课改效果良好。如市九中实行“小班制”教学,每班学生不超过40人,充分利用现有的师资,使教师、学生在轻松、愉快中教与学。十七中、十一中、十二中开展的“自主探究、合作交流”课堂教学模式改革试点,已初见成效。去年下学期,十七中、十二中分别在初一年级开设两个实验班,十一中将初一年级四个班全部改为实验班,每个班将学生分成六个模块组,每节课教师只精讲15分钟,剩下的时间交给学生,学生8人一组对桌而坐,或分组讨论,或轮番上台展示,课堂气氛热烈、活跃,一改过去“填鸭式”教学“一头热一头冷”的现象,深受学生们喜爱,也得到了社会和家长的认可。邵阳工业学校办学方向明确,专业设置合理,学生就业形势喜人,去年招生进步较大。近年来,该校大力引进社会资金,改善教学和生活条件,尤其是服装、美术专业教学质量较高,学生多次在全国和全省技能竟赛中获奖,其中陈秋娥同学去年在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中获二等奖。 |
责任编辑: 易小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