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省教育厅>信息公开>工作动态>委厅动态

永州市2010年义务教育合格学校督导评估报告

湖南省教育厅 jyt.hunan.gov.cn 发布时间: 2010-12-30 00:00 【字体:
永州市2010年义务教育合格学校督导评估报告
发表时间:2010年12月30日 08:46  来源:湖南省人民政府教育督导室 【字体:  

20101121121, 永州市政府教育督导室根据省人民政府教育督导室《关于做好2010年义务教育合格学校督导评估工作的通知》(湘政教督[2010]113),组织四个督导评估组,对各县区纳入2010年建设计划、申报评估验收的62所学校进行了督导评估,对2009年接受评估后需要整改的2所学校进行了复查。在督导评估的过程中,评估组严格按照《永州市义务教育合格学校督导评估方案》(永政教督[2009]12号)的要求,采取查阅资料、实地察看、走访调查、随堂听课等方式,每所项目学校安排了半天时间,全面了解学校项目建设、装备条件和学校管理等方面情况。在此基础上,督导评估组进行了综合汇总,形成了一致的评估意见。经认真评估和讨论研究,全市2010年计划建设的62所学校,达到合格标准的学校55所,基本合格、需限期整改的学校7所。经复查,2009年接受评估后整改合格的学校2所。

一、主要措施和成效

督导评估表明,2010年以来,各县区对合格学校建设高度重视、措施到位,效果明显。

(一)加强组织领导,义务教育合格学校建设形成合力

  各县区党委、政府将义务教育合格学校建设作为优先发展教育、建设教育强县(区)的重大举措,纳入了为民办实事项目。成立了县区长任组长、主管教育的副职任副组长、相关部门主要负责人为成员的领导小组。各县区均召开常委会议或常务会议研究了合格学校建设。大部分县(区)将义务教育合格学校建设任务分解到了教育、财政、建设等部门,纳入了部门年度考核指标体系。各县区党政分管领导经常深入学校现场办公,及时协调解决建设中的困难和问题。道县县委副书记周新辉、宁远县委常委唐慧云、祁阳县政府副县长谢铁山等领导为解决学校征地和学校周边矛盾纠纷问题,多次深入学校、乡镇、村组了解情况,帮助学校解决具体问题。发改委、财政、规划、国土等部门在合格学校建设立项、规划、资金等方面,给予了大力支持和配合。新田县挂点责任单位县检察院对每所合格学校捐赠10吨水泥。教育部门充分发挥建设主力军作用,都成立了局长任组长的工作小组,每个项目学校均明确了挂点领导、责任股室,明确了责任机制,同时对项目学校制订了建设进度表,建立了工程进度定期报告制度、督查通报制度,定期召开工作会议进行调度。教育督导部门定期开展督查,督促创建工作进度。各项目学校把合格学校建设作为头等大事来抓,积极开展了各项创建工作。不少乡镇党委、政府在筹集建设资金、征用建设用地、优化建设环境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祁阳黄泥塘镇、黎家坪镇,宁远水市镇、天堂乡,道县清塘镇、蚣坝镇、仙子脚镇,江华县河路口镇,金洞管理区石鼓源乡等乡镇党委、政府在项目学校征地工作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二)加大投入力度,学校办学条件明显改善

2010年全市计划建设的62所合格学校实际用于基本建设和设施设备的资金达19833万元。投入力度大的县区有零陵、道县、祁阳、东安、宁远、江永,其中道县四所学校县本级投入建设资金1055万元,祁阳县羊角塘镇中心校投入近600万元。生均公用经费均达到或超过省定标准,全部由财政预算,并能及时到位。通过加大投入,项目学校办学条件得到明显改善。主要表现在:一是新建了校舍,新征了土地,增加了校园校舍面积。大部分项目学校都新建了教学楼、科技楼、学生宿舍、学生食堂和学生澡堂或厕所;部分学校还新征了土地,扩宽了校园,其中道县、祁阳、宁远、零陵、金洞管理区等县区征地力度较大;通过新建,校园规划布局更加合理,生均校园、校舍面积基本达标。新田县受评的4所学校都办好了国土使用证和校园规划红线图。二是维修改造了校舍。所有项目学校对房屋外墙粉刷一新,门窗重新整修、上漆,校门进行了改造或重建,围墙进行了修葺和加固,给人焕然一新的感觉。三是完善了文体、生活设施。不少学校新建了田径运动场、篮球场、乒乓球桌及其他体育设施;一些学校对学生食堂、澡堂设施进行了完善。四是添置了一批教学仪器设备。所有合格学校都购置了实验仪器、信息技术设备、图书,设施设备得到充实。五是加强了校园文化建设。大部分学校对校园进行了道路硬化、绿化、美化,校园环境舒适。祁阳县将校园文化设施建设进行统一规划,列入预算,项目学校均建设了文化长廊、休闲场所、宣传栏,制作了名人名言警句标牌,营造了校园文化氛围。

(三)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学校管理水平不断提高

所评估的学校,领导班子结构基本合理,大部分学校班子成员事业心强,作风务实。各县区均为项目学校调配了教师,数量基本达到要求,教师学科、年龄、职称结构基本合理。蓝山县为四所学校补充教师18名,新田县为龙泉三小调入教师18。大多数县区教育局和学校重视师德师风建设,对师德进行量化考核,绝大多数教师爱岗敬业;江华组织开展了“用心教书、用爱育人”的师德教育活动,取得了较好效果。各校积极开展教师业务培训,进一步提高了教师业务水平。多数县区出台了鼓励城区教师到农村学校支教的优惠政策,道县、江永等县将教师周转房建设纳入合格学校建设计划,吸引了一批城镇优秀教师到农村学校任教。

各项目学校加强了学校管理,进一步完善了规章制度,实行了校长负责制、教师聘任制和岗位责任制。学校加强管理机构建设,党政工团组织比较健全。重视民主管理,定期召开教代会,实行校务公开。加强教学常规管理,学校教学计划、教学总结齐全,备课、上课、作业批改、辅导等教学环节比较规范。绝大部分学校高度重视安全工作,加强安全隐患排查,加强了校园周边环境的整治和对学生的法制教育。评估的学校近年来没有发生重大安全责任事故。宁远县加大了未成人进入网吧的治理力度,学校与周边社区(行政村)实行“村校联防”,效果较好。  

(四)突出教育教学中心地位,教育发展水平有所提升

评估的学校重视德育工作,建立了学校德育领导和管理体系,构建了学校、家庭、社区三位一体的德育网络,开展了多种形式的德育主题活动,对学生进行了综合素质和思想品德评价,形成了较好的校风和学风。多数县区和项目学校重视控流保学工作,学生辍学现象得到较好控制。各县区教育局组织学校开展新课程改革,取得一定成效。江华、宁远、祁阳、东安、蓝山等县教育局推进课程改革有一定的力度,加强教师的培训培养,建立了县、校、组(年级组)三级教师培训网络,因地制宜开展培训,引导教师转变教学理念,改进教学方法;各学校积极开展教育教学交流活动,一些学校教师取得了较丰富的教研成果;各学校抓教学质量的意识强,制定完善了教学奖励机制,教育质量得到稳步提升。 

二、进一步加强合格学校建设的几点意见

为进一步加强合格学校建设,针对评估中发现的主要问题,提出如下几点意见:

(一)进一步加强领导,加快建设步伐

评估发现,全市合格学校建设进度不平衡。一是大部分学校基建项目建设进度滞后,扫尾工程量大。由于资金没有及时到位,项目报建的各项手续审批程序比较复杂,时间比较长,至验收时一些学校的基建项目仍未完工。二是规划实施进度较慢。全市有6个县(区)2010年建设的义务教育合格学校不到5所,整体推进的速度较慢,按照合格学校建设总体规划,今后几年合格学校建设任务将十分艰巨。

各县区政府一方面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督促有关部门加快2010年合格学校基建项目建设进度,保证所有基建项目都能落实到位。另一方面,要科学规划和实施合格学校建设年度计划,基建任务较重的项目学校要提前启动,要协调有关部门对合格学校建设项目给予大力支持配合。

(二)坚持建设标准,不断改善办学条件

评估发现,有的县区没有严格坚持合格学校建设标准,甚至存在标准降低的趋势。表现在:一是学校装备条件还有较大差距。集中表现在校舍和功能室不够用,教育教学设施设备不达标。有的学校一个功能室挂几块牌子,有的功能室基本没有设施。一些学校理、化、生实验仪器和音乐、体育、美术、卫生、信息技术设施在品种及数量上尚未完全达标。不少学校学生课桌椅破旧,桌面不平,且与学生年龄身高不匹配。二是配套的办公、生活用房及设施缺乏。学校办公用房、食堂及附属设施、生活饮用水设施、学生宿舍、厕所达标率普遍不高。不少学校教师周转房还没有纳入合格学校建设计划,教师住房条件简陋。三是大班额问题仍然存在。有的学校的平均班额超过了国家规定标准。四是建设标准不够平衡。冷水滩、蓝山、零陵、双牌、江华等县(区)合格学校建设的标准较低,校园校舍、课桌椅、音体美卫劳设备、校园文化建设与其它县有一定的差距,县内校际之间建设标准也不平衡。

各县区在合格学校建设中,要严格坚持建设标准,进一步抓好办公用房、生活用房及配套设施建设,将教师周转房建设纳入合格学校建设计划,改善师生工作、学习和生活条件;要加强功能室建设,配置好实验装备和教学设施;要进一步抓好城区学位建设,消除大班额现象。要加强地籍管理,办齐学校国有土地使用证、房产证和校园红线图。

(三)进一步规范学校管理,提高办学水平

评估发现,学校管理工作有待进一步加强。一是教师队伍结构不优。绝大部分学校音乐、体育、美术、外语、心理健康教师和卫生技术人员缺口较大。初中文科类教师过多,理科类教师偏少。有的农村学校50岁以上的教师比例在25%以上。二是办学行为不够规范。有的学校没有严格按部颁课程标准开课,研究性学习、地方课程、校本课程基本没有开设,随意增加语、数、外等科目课时、少开或不开信息技术、科技、艺术、劳技、社会实践活动等科目课程的现象比较普遍。多数学校每天锻炼1小时的规定没有落实,实验教学不够落实,应试教育的倾向比较严重,传统教学模式普遍,推进课程改革力度不大。三是学校管理不精细,教学质量不够高。有的学校日常管理不很到位,学校环境卫生管理、学生宿舍管理、食堂管理等存在不足。部分学校配备了高标准的教育教学设施,但没有很好地利用,资源闲置问题依然存在。一些学校学生考试成绩合格率偏低,学校之间和学生之间两极分化现象严重。部分初中学校学生巩固率和辍学率未达标,不少学校学生异动手续不全,异动率高,存在隐性辍学因素。四是学校安全工作形势不容乐观。督导评估组所到学校存在不少安全隐患,有的学校栏杆扶手高度不达标、教学楼和学生宿舍没有消防设施、器械体操区没有沙坑等防护设施、危险药品保管不当,有的学校设置在二楼以上的图书室没有经过承重检测,有的校园内的输电高压塔、池塘、水井等没有警示标志和防护设施,有的校内高坡没有护栏,有的学生宿舍上铺无护栏等等。

各县区进一步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优化队伍结构;进一步加强学校管理,规范办学行为;大力实施素质教育,推进课堂教学改革,加强实验教学;要减轻学生课业负担,积极开展阳光体育活动,增强学生体质;要切实加强安全工作,认真排查和整改各类安全隐患,确保学生安全。

三、进一步抓好义务教育合格学校督导评估工作的建议

实践证明,抓好义务教育合格学校督导评估对于义务教育学校建设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促进作用。

1、要进一步完善《评估细则》。评估发现,《评估细则》在一定程度上已成为项目学校建设的“指挥棒”。但是,目前《评估细则》还有不够完善的地方,比如:对学校各种功能室建设作出了明确要求,但对教师住房和办公室未作出具体规定,这不利于改善教师办公和生活条件,不利于稳定农村教师队伍;对学校现代教育技术硬件设施配备要求比较具体,但没有对软件配备作出要求,不利于设施设备的充分利用。因此,必须根据实际需要,进一步完善评估细则,使之更好地促进义务教育合格学校建设。

2、要严格坚持评估标准。合格学校建设越往后建设的任务越重,难度越大,有的地方将会出现降低建设标准的趋势。为防止建设标准的降低,我们在评估中从严要求,每次评估都将建设标准较低的学校列入基本合格,要求限期整改,从三年来的情况看,效果是十分明显的,限期整改的学校都认真进行整改,达到了合格学校标准。因此,对建设难度更大的项目学校同样要严格坚持评估标准,不能使评估流于形式。

3、要对评估合格的学校进行定期复查。据了解,有的学校验收合格后,没有很好地巩固建设成果,导致学校校容校貌和办学水平明显降低,合格学校名不符实。为此,对已建成达标的合格学校,要定期开展复查,对于学校环境建设、管理水平和教育教学质量明显下滑的学校限期整改,整改仍不到位的,要取消其合格学校资格,以此促进合格学校成果不断得到巩固和发展。(永州市人民政府教育督导室)

责任编辑:    

主办单位:湖南省教育厅 地址:湖南省长沙市东二环2段238号
咨询服务电话:0731-84714899 备案号:湘ICP备09005173号-8
湘公网安备:43010202000676号 网站标识码:4300000035
技术支持:湖南省教育厅信息中心
网站技术:0731-82207750(仅受理网站建设维护相关事宜)
办公时间:上午:8:00-12:00;下午14:30-17:30(冬春季),15:00-18:00(夏秋季),国家法定节假日除外。

永州市2010年义务教育合格学校督导评估报告

99550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