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山区拉长发展“短板 促进教育均衡
君山区拉长发展“短板 促进教育均衡 |
发表时间:2010年12月24日 11:33 来源:湖南省人民政府教育督导室 【字体:大 中 小】 |
近年来,君山区紧紧围绕教育强区目标,寻短板,破难题,努力做好“加快优质教育资源建设”和“全面提高教育质量”两篇文章,全力推进教育强区建设。 一、“有向轮岗”构建教师交流平台。区教育局制定出台了《关于建立教师激励机制吸引和留住优秀人才的意见》,倡导开展了各校“手拉手”活动,采取优质校与薄弱校自愿结对,教师互派、干部互访、学生“留学”(即薄弱学校的学生代表到优质学校交流)、组团支教(由优质学校的中层骨干、骨干教师和青年教师组成支教团队)途径,让薄弱学校改造大大提速。 二、“两统一差”拉平中小学教师待遇。在区财力十分紧张的情况下,实施全区教师“两统一差”政策,“两统”即人事工作统一管理,待遇统一标准。义务教育阶段公、民办学校所有教师的工资(工资高于公务员)、津贴(与公务员一样的标准)统一,由区财政统一拨付。“一差”则是在评先、晋级、提职等方面实行差异化管理,实施政策向边远乡村、支教教师倾斜。一整套支撑教师城乡交流,强弱校互动的体制和机制,让那些流动起来的优秀校长和教师安下了心,随着学校周转房建设的启动,有效地实施了城镇初中、小学骨干教师流向边远村小。 三、“两结合三渠道”统筹学校建设规划。“两结合”即坚持薄弱学校改造与学校布局调整相结合,按照”一镇一中四小“的思路统筹规划学校建设;坚持义务教育合格学校的创建与校园文化建设相结合,重点加强物质文化、制度文化、精神文化与活动文化等四大文化建设。“三渠道”就是捆绑使用项目资金,吸纳社会捐赠资金,争足财政配套资金。以此达到“办学条件同步发展、管理水平同步提升、教师素质同步增强、教育经费同步增长、教育满意度同步提高”等“五个同步”要求。 四、“三工程四措施”促进学校内涵发展。所谓“三工程”:一是实施“六项配套”工程,在大力加强学校硬件建设的基础上,组织实施图书资料、实验仪器、学生课桌椅、信息技术装备、体卫艺设施、校园文化设施等“六项配套”工程;二是实施环境优化工程,学校建设项目审批实行“一站式”办公室,优化项目建设环境;聘任享受政府津贴的法制副校长、配备学校专职保安人员、配齐警用钢叉和警棒、安装监控报警设备,优化学校内部环境;实施校园周边的常态化整治,优化校园周边环境;三是实施深化课改工程,以强力推进课堂教学改革为抓手,积极构建高效课堂,君山特色的“快乐学习,健康成长”开放式课改模式已经逐步形成。去年 找难题,创最优,成为了君山教育正在推进的大事;抓住没有解决好的“短板”和难啃的骨头不放,保持不断动态奔跑的姿势,“教育好每一个孩子,发展好每一个教师,办好每一所学校”是君山人对教育均衡发展的新追求。 (君山区人民政府教育督导室) |
责任编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