郴州宜章开展乡镇教育暨中小学校年终综合目标考评工作
郴州宜章开展乡镇教育暨 中小学校年终综合目标考评工作 |
发表时间:2010年01月25日 15:17 来源:湖南省人民政府教育督导室 【字体:大 中 小】 |
根据《关于开展乡镇教育工作督导评估的通知》(宜政教督〔2009〕22号)、《关于印发<宜章县2009年中小学教育教学综合目标管理考核评估方案>的通知》(宜教字〔2009〕75号)的要求,在乡镇、学校认真自评的基础上,县人民政府教育督导室组织人员分五个评估组,于2009年12月16日至31日,通过听汇报、查阅资料、财务核对、听课、文化测试、技能检测、实地查看、组织座谈、民主测评等方式,对全县27个乡镇的教育工作,93所中小学校的办学目标、资源优化、班子与队伍、学校管理、教育发展水平等指标及县教育局干部联系村级小学的工作情况进行了全面评估考核,考评工作呈现三大特色: 一是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乡镇教育考评工作。县人民政府副县长黄志莲任考评工作领导小组顾问,对考评工作进行部署和安排。按照“教育强县”创建工作的要求,乡镇教育工作重点考核乡镇领导履行教育职责、教育发展水平、教育投入、教育强乡(镇)实施等工作情况,同时,也是县委、县政府对乡镇政府工作绩效评估的内容。考评结果报县委组织部、县委督查室和县政府督查室。并评出10个乡镇教育工作先进单位,其中一等奖两名,二等奖三名,三等奖五名,由县人民政府进行表彰奖励。 二是中小学校的考评结果实行“四挂钩”。即与学校领导、教职工的评优评先挂钩,凡评为先进单位的学校给予物质奖励,一等奖获奖金4000元,二等奖获奖金3000元,三等奖获奖金2000元,进步奖获奖金1000元。学校校长原则上年度考核定为优秀,教职工评优指标给予倾斜;与职称指标挂钩,被评为先进单位的学校,中、高级指标的分配给予奖励;与提拔重用挂钩,实行末位淘汰制,对考评名次排在最后一名的学校,教育局党组行政对其校长进行诫勉谈话,取消学校领导的年度评优资格,连续两年,属县教育局任命的校长建议其主动辞职或免职,是县委任命的干部向县委建议免去其校长职务;与校长的绩效工资挂钩,校长的绩效考核由两部分组成,即组织考核占80%,民主测评占20%,中小学校的年度考核即为组织考核,权重分值占校长绩效工资考核分值的80%。 三是县教育局干部联系村级小学工作情况呈现良好趋势。县教育局干部联系村级小学制度是继县级领导联系县属学校,县直单位联系乡镇学校的补充和完善,有39名教育局干部联系39所村级小学。抓村级小学的发展就是抓教育的均衡发展。联系制度实施一个学期,成效凸现。廖小白局长在百忙之中抽出时间,定时不定时的多次深入到联系学校沙坪乡坳背小学指导工作,从学生风貌到师德师风,从学校管理到校园文化建设。在他的指导下,学校大有改观,环境优美,制度健全,管理到位。并且指导学校把一套创新的办学理念、管理经验编撰成文,成为学校的一大特色。谭华山副局长来到联系的新华乡江厚小学,发现门窗陈旧,自费购买油漆和刷子为学校油漆门窗,并赠对联“忠于职守、爱岗敬业”,与教师共勉。胡波副局长来到麻田镇松柏村小,动员松柏村民筹集资金25万元,改善办学条件,学校面貌焕然一新。彭建华副局长、李国洪副局长、党组成员余秀芳等局领导曾先后带领县教研室、城区小学的骨干教师到所联系的学校听课、评课,指导备课,指导教学管理。党组成员李智锋利用建整扶贫联系白沙乡上峰村的机会,心系教育,情注教育,扶贫、扶智双丰收,他所联系的白沙乡上锋小学,校园干净、美观,是当地一道亮丽的风景,得到白沙乡党委、政府及上峰村民的高度评价。其他教育局干部都能按照要求,深入联系学校,指导学校修订发展规划和管理制度,落实日常管理常规,抓好安全隐患排查的整改工作,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和操作性,在当地村小普遍起到了样榜和示范作用。经质量检测,合格率均达到教学质量目标要求,其中,18所村级小学合格率达到100%。 |
责任编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