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省教育厅>信息公开>工作动态>委厅动态

践行科学发展观 着力解决“大班额”和“择校热”问题

湖南省教育厅 jyt.hunan.gov.cn 发布时间: 2009-10-29 00:00 【字体:
  践行科学发展观  着力解决“大班额”和“择校热”问题

——芙蓉区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工作纪实

发表时间:2009年10月29日 09:33  来源:湖南省人民政府教育督导室 【字体:  
 

芙蓉区地处省会长沙的中心,总面积42.8平方公里,常住人口42万。现有区属义务教育阶段中小学32所,在职教职工1483人,在校中小学生28754人,其中进城务工人员子女10091人。近年来,芙蓉区委、区政府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始终把均衡发展作为政府发展义务教育的指导思想,20072月,召开了全区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专题会议,下发了《关于加快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若干意见》文件,明确提出全面推行教育经费持续增长和均衡分配保障机制、教育资源共享机制、师资合理流动机制、生源调配机制和督导评估机制等六大机制,在经费投入、学校建设、师资配备、资源共享、优化管理等方面强化措施。近三年,在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占在校学生总数40%左右并呈逐年递增趋势的情况下,全区中小学平均班额和择校生人数逐年下降,全区学校班额过大的现象得到了明显缓解,区域内择校现象得到有效遏制。

一、快速推进配套学校建设,化解义务教育学位不足的矛盾

近年来,芙蓉落实教育优先发展的战略部署,不断健全公共财政对义务教育经费的投入机制。从2002年起,严格落实“两个比例”、“三个增长”的要求,年度教育经费投入增长比例已连续七年高于财政经常性收入增长比例2个百分点,2007年、2008年全区财政对教育拨款达到2.8亿元和3亿元,2009年财政预算教育经费将达到3.4亿元。近三年,投入配套学校建设资金15380余万元,新建中小学校5所,改、扩建中小学校9,增加教学班108个,增加学位4860个。2009年,有12个学校建设项目列入区政府重点工程项目计划,总投资达33600余万元,项目完成后将增加教学班120个,增加学位5400个。2009年,区委、区政府《建设教育强区的决定》中明确规定:“到2012年,再新建高标准初级中学1所,配套小学6所,改造和扩建小学8所”为全区保证义务教育充足学位、实现学生班额正常化和推行小班化教育提供了坚强保障。

二、整体提升办学水平,破解义务教育“择校热”的难题

教育均衡的一个重要表现就是城乡之间、校际之间的硬件资源和办学水平的均衡发展。芙蓉区把改善相对薄弱学校的办学条件作为促进教育均衡发展的基础工程,从政策上给予倾斜,在经费上给予扶持,按合格学校建设标准分期分批进行大力度改造建设,做到投入一个改观一个,彻底改善了相对薄弱学校的办学条件。近三年来,在率先完成“三改”(改水、改厕、改食堂)工程和彻底消除学校危房的基础上,投入3700余万元,对所有学校实施全面提质改造;投入2500余万元,为学校更换课桌椅12000余套,为近200间教室配置大屏幕投影设施,新(改)建17个学校机房、20个科学实验室和32个高标准心理咨询室;投入400余万元,为所有学校安装了防盗视频监控系统和防雷系统。目前,全区所有学校的仪器设备、装备水平均达到省Ⅰ类标准所有义务教育阶段学校都达到了省级合格学校标准,全区学校办学条件高位均衡。2009年,芙蓉区又率先全省实施学校房屋安全检测工程,预算安排200万元专项经费对所有学校房屋结构进行全面检测。同时,芙蓉区大力实施“以教育信息化带动教育现代化”策略,高起点、高品位推进教育现代化进程。近三年来,全区投入3000余万元,在全省率先建成全覆盖的教育城域网,各学校之间实现了百兆带宽高速互联,全面实现了“班班通”和“室室通”。目前,全区所有学校的教室均为多媒体教室,所有学校配备了高标准机房,计算机生机比达到71,师机比达到21,所有学校均创建成为市级以上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学校,芙蓉教育硬件上的“有教无类”全面实现,每一个孩子都能就近选择一所环境优美、设施一流的学校入学。

师资水平是衡量学校教育质量的重要指标,“择校”很大程度上就是“择师”。近年来,芙蓉区把均衡配置教师队伍作为解决“择校热”难题的关键工作,明确规定新招聘教师优先补充到相关薄弱学校任职。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师德建设工作的意见》等文件制度,深入推行师德考核。建立了入职培训、岗位培训、高级培训、骨干研修等系列化培训模式,实施五年轮训制、分片教研制和定点包干辅导制,师训工作实现了学校、学科、年龄、职务全覆盖。坚持以研促训,研训结合,全区教育科研课题实现学校、教师、学科全覆盖,课题研究成果领先全省。目前,全区所有教师的学历、专业技能等均达到或超过相应的任职资格标准,区域内教师配备和专业水平进一步均衡。

芙蓉区把统筹提高教师待遇作为均衡教师配置的基础性工程来抓,在依法足额保障教师工资和福利待遇的基础上,全面统筹全区学校的门面、物业等国有资产收益,全额用于全区教师教育教学等绩效奖励和统筹提高教师待遇。2007年专门拨款782万元发放教师春节慰问费和目标管理奖;2008年按在职教职工人均1500元发放了教师年度目标管理奖;2009年,芙蓉区率先为全区教职工兑现绩效工资,还安排近1亿元,在全市率先全额补发了绩效工资实施后的工资、医保、住房公积金的差额。

芙蓉区把结对帮扶、以强带弱作为高水平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重要手段,不断扩大优质教育资源的比例和总量在新建的4配套学校中,成功引入区域内办学经验相对成熟的学校的理念和模式,创办了大同二小、燕山二小、育英二小和火星二小,8对城乡学校结成伙伴,区属3所中学分别与市属中学结成对子,积极开展对口交流活动,学校管理水平快速提升。同时,把选派相对薄弱学校的年轻干部到城区学校挂职锻炼与选派德才兼备的干部到相对薄弱学校任职相结合,建立了城内教师到相对薄弱学校支教制度,鼓励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送课下乡交流和城区教师到相对薄弱学校任教。实行偏远学校教师的特殊津贴补助制度,给予偏远学校教师每人200-300元的特殊津贴,对进一步稳定农村教师队伍产生了积极作用此外,充分整合信息技术,率先全省开辟了“资源在线”活动,实现了优秀管理经验、教育教学成果、名师优课实时传播网上共享,优质教学资源年级、学科、课题全覆盖。广大教师足不出户,就可以与区内外学校教师充分共享资源,实时网上交流,教育教学已彻底打破校际之间的樊篱。目前,过去家长舍近求远送孩子进城入学的现象在城郊东岸乡6所学校得到了根本的改变。

三、切实规范办学行为,保障义务教育学生无差异入学

芙蓉区始终站在促均衡、保公平的高度,着力净化教育环境,严格执行省教育厅的“十条禁令”,制订了《中小学校规范办学行为考核评估方案》、《治理教育乱收费工作实施意见》等文件,将教师违规家养家教和师德不良记录与评优评先、入选学科带头人等直接挂钩,将教育乱收费、违规招生纳入单位和个人年终绩效考核“一票否决”的内容。明确规定所有区属中小学的改造、维修、设备设施的添置等费用一律由区财政支付,从源头上遏制和消除了教育乱收费行为。2006年,全区组织开展了“规范教育收费行为先进单位”评选,对每个当选的单位给予10万元重奖。从 2007年起,在全区深入开展“规范办学行为先进单位”创建活动,进一步增强了学校的自律意识,确保了教育公平。

小学招生坚持按学区就近、免试入学的原则,2007年明确规定“原则不收择校生,坚决不收择校费”,规定公办小学不得跨学区招生,小学升初中一律根据全市的统一部署实行微机派位,为规范义务教育招生秩序和解决“择校热”问题提供了良好的机制。

为让人民群众分享经济发展的成果,芙蓉区2005年率先对城乡义务教育阶段家庭贫困学生实行“一费制”全免;2006年率先对城乡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实行免杂费入学;2007年在对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实行一费制全免的基础上,免费向学生提供校服、饮用水和教辅资料,在全省率先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义务教育零收费。

为凸显教育公平,取消义务教育务工人员子女定点学校,全区所有学校都有义务接收符合条件的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入学,设置“城乡学子共享教育蓝天特别贡献奖”,对招收进城务工人员子女比较多的学校进行奖励,切实保障了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平等接受义务教育的市民待遇。目前,全区在读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占全区学生总数的39.7%

在中央、省、市的正确决策下,芙蓉区全面实施均衡发展战略,着力破解“大班额”和“择校热”难题,收到了明显成效,人民群众对教育的满意度日益攀升。今后,芙蓉区将以创建教育强区为契机,进一步加大力度,发挥优势,突出特色,高水平推进区域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为构建开放优质和谐的芙蓉教育不懈努力!

责任编辑:    

主办单位:湖南省教育厅 地址:湖南省长沙市东二环2段238号
咨询服务电话:0731-84714899 备案号:湘ICP备09005173号-8
湘公网安备:43010202000676号 网站标识码:4300000035
技术支持:湖南省教育厅信息中心
网站技术:0731-82207750(仅受理网站建设维护相关事宜)
办公时间:上午:8:00-12:00;下午14:30-17:30(冬春季),15:00-18:00(夏秋季),国家法定节假日除外。

践行科学发展观 着力解决“大班额”和“择校热”问题

99560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