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章县利用督导评估推进教育发展
宜章县利用督导评估推进教育发展 |
www.hnedu.cn 发表时间:2009年08月27日 11:24 来源:湖南教育网 【字体:大 中 小】 |
近年来,宜章县认真贯彻科学发展观,坚持以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为指导,以“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为宗旨,以素质教育为主题,不断加强教育督导队伍建设,完善教育督导评估制度,强化教育督导评估职能,充分利用教育督导评估结果,推进了全县教育事业科学和谐均衡发展。 领导高度重视。县教育局党政领导班子对教育督导工作看得重,积极争取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对教育督导工作的重视,任命了主任督学、两名副主任督学,教育局配备专职教育督导工作人员5人,县财政每年安排教育督导专项经费10万元。教育局长经常深入督导室了解教育督导工作开展情况,对教育督导工作高看一等,厚爱一筹,对教育督导反映的困难、问题、建议,做到了有难必解。在深入调研的基础上,对乡镇教育管理体制及乡镇中小学年终考评工作内容进行适当调整和补充,要求中小学定期向乡镇党委、政府、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汇报工作,定期邀请人大代表、政协委员视察教育工作,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不但参与学校领导班子的考核,通过座谈、听取意见、量化测评等方式进行,还参与学校年度教育教学质量综合目标考评工作,使教育管理从内部单一管理向社会共同参与管理的进一步延伸,深得社会的好评,确保了教育督导工作有序开展。 部门积极配合。2004年以前,县教育局对全县中小学校(园)教育教学管理的考评均为局机关各股室(馆、站、处)组织实施,单项设奖,内容繁杂,程序多,学校检查频率大,基层学校负担重。2004年以来,局机关进行了机构改革,各股室(站、馆、处)工作人员重新进行了定岗,通过广泛征求基层学校的意见,县政府教育督导室草拟了全县中小学教育教学综合目标考评方案,经党政领导扩大会议讨论研究,形成了共识,取消了原来的单项奖,设立了教育教学综合目标奖项,并贯穿于全县中小学教育教学管理中,始终坚持一把尺子量到底,把全县中小学校(园)分成县属中学、乡镇中学小学、民办学校、幼儿园五个系列,各系列设一、二、三等奖和进步奖,奖金分别为4000元、3000元、2000元、1000元,对评价方式进行了改革,实施“五个创新”:一是整体要求与分层推进相结合,二是学校自我评价与督导室督评相结合,三是教育督评与群众监督相结合,四是阶段性评估与随机评估相结合,五是督查与整改相结合。同时规范了考评程序,一是学校自查自评,按照评估方案的要求进行自查自评,自评情况书面报督导室;二是县教育局各股、室、站、馆、处对学校考评,根据自身业务职能情况制定细则进行考核量化记分;三是县教育局对学校日常工作抽查测评,主要通过深入学校对教育教学管理进行考核评价;四是县、乡(镇)人大代表、县政府委员评议学校,学校教职工评议学校、领导班子;五是县教育局年终对学校综合考评,由县政府督导室牵头,抽调人员,由局领导带队、分组实施;六是县教育局党组行政召开会议,听取督导室汇报考评情况,审定考评结果;七是审定情况张榜公示,接受社会监督,通报考评结果,表彰奖励。 结果运用到位。该县将教育督导评估结果实行“四挂钩”。一是与学校领导教职工的评优评先挂钩。从2004年开始,教育局每年预算近10万余元用于奖励全县中小学校(园)教育教学管理先进单位。二是与职称指标挂钩。被评为先进单位的学校,中、高级指标的分配给予奖励。三是与外出考察学习挂钩。凡评为先进单位的学校领导、教师优先安排外出考察学习。四是与提拔重用挂钩。2004年以来,因管理不善,辞职或免职的校长有6人。这项工作的实施,调动了广大教职工爱岗敬业、教书育人的积极性,为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推行素质教育,规范办学行为,提高办学水平,起到了良好的推动作用。 (宜章县政府教育督导室) |
责任编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