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3日,湖南省政协委员、湖南信息科学职业学院董事长、研究员陈登斌先生(右一)和常德职业技术学院教授朱明瑶(中)应邀作客红网“两会”系列直播访谈室。 湖南省政协委员、湖南信息科学职业学院院长、研究员陈登斌:对就业压力没必要恐慌。 访谈实录 1月12日召开的湖南省十一届人大二次会议,湖南省委副书记、省长周强在工作报告中提出要坚持实施教育强省战略,把发展职业教育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今天下午,湖南信息科学职业学院院长、研究员陈登斌和常德职业技术学院教授朱明瑶两位省政协委员,应邀作客红网“两会”系列直播访谈室,就大学生就业、加强职业教育投入、大力发展民办教育等问题,与网友们进行在线交流。 直面就业压力:没必要恐慌 “金融危机不仅是对学生有影响,对学生影响可能大一点!” 陈登斌委员列举了一组数字:第一、湖南有1400万人在外务工,现在返乡的大概是200—300万人,这个数量会进一步增加;第二、高中生和中职生的毕业人数,2009年大约是50万人;第三、大专院校的毕业生40万人;第四、湖南省受金融危机影响的,有些企业是半停产状态,估计有100万人。数字惊人的背后,我们要思考很多问题,怕不怕?不要怕,就拿高校毕业生来讲,一个是多渠道,我们思考为什么这次金融危机必然对我们有影响,哪些影响? “我们采取什么措施?”陈登斌委员建议,一方面政府要高度重视,特别是一把手要高度重视;另一方面是广开毕业生的就业渠道。湖南实行新型工业化,完全可以解决50万—80万的就业需求,通过产业升级以后,可以吸纳部分学生去就业;另外,提倡大学生自主创业,通过自主创业解决30%左右的人员。 陈登斌委员还呼吁政府、呼吁媒体,营造良好的毕业生的就业环境,不要造成恐慌,没有必要恐慌。 “为什么?第一改革开放30年,我们的综合国力,湖南省的省力都是比较看好的;第二政府面对这些危机,我们的经验、胆识都具备了;第三如果我们乐观的直面这些问题,不要恐慌,我们是可以完全有能力、有措施、有时间、有实力的解决这些问题。” 高职教育投入不足:不及北京1/10 目前,湖南有高职院校62所(其中民办10所),高职院校在校生数已近40万人。高等职业教育已经在量上取得较大发展,但从总体上看,高职学院的办学条件和办学水平还不能满足湖南经济建设的要求。 “财政对高等职业教育的投入严重不足。”陈登斌表示,湖南高职教育的的生均经费位列全国倒数几名。从全国来看,目前北京高职教育生均经费为21431元,上海为15380元,浙江为7250元,江苏为6130元,辽宁为4992元,江西为4035元,安徽为3469元,而湖南仅为2000元左右,远低于各省的平均水平。 “湖南的职业教育如果不加大投入,严重影响着这个学校的发展,严重影响着人才培养的质量,严重影响人才培养的数量,严重影响湖南目前在全国高职教育先进行业的排名就会下降。” 陈登斌委员说,湖南现在教育资源非常丰富,能不能通过改制的问题,引进市场机制,通过社会力量投资、行内投资。湖南的民办教育,湖南民办教育学校现在是7000多所,中职学校的所数,民办教育占了51%,已经有一半天地,高职学校12所,有10所是民办学校,在校人数已经达到了40多万。 “这个规模这么大,我们通过民办集资,一个是吸取社会投资,一个是增强教育发展的动力。现在湖南民办教育发展已经很不错,也很重视,但是需要解决的问题也非常多,也属于环节问题、投入的问题。” 民办教育有个“核武器” 金融危机对民办教育究竟带来压力没有?身为中国民办教育协会的副会长,陈登斌轻松地说,民办教育的发展它的压力绝对是少于公办学校。 “为什么?他有一个核武器,什么核武器?”陈登斌表示,民办学校最大的“核武器”就是体制机制的优势,他没有包袱,没有退休老师,他想用人很自由,想解聘人也很容易。此外,民办学校的机制比较活,它可以发挥他的机制和体制优势,为社会提供优质的资源,提供优质教育就实行优质收费,我可以收费、高收费。 民办学校还有什么优势?陈登斌委员说,它可以轻装上阵,没有退休老师工资,没有人员包袱、思想包袱、机制包袱、体制包袱、市场包袱。“我打个比方,国立学校的发展是一级工程、二级工程,民办学校的工程是在高速公路上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