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典型看郴州教育督导的地方特色
从典型看郴州教育督导的地方特色 |
www.hnedu.cn 发表时间:2009年03月30日 16:03 来源:湖南教育网 【字体:大 中 小】 |
在 北湖区:归口管理各类教育评估。区教育局明确规定,凡有督导检查要求的业务股室要向督导室申报,由区政府教育督导室统筹安排。这样既减轻了被评估单位和学校的负担,又提高了督导检查的工作实效。 苏仙区:构建“三导合一”模式。苏仙区政府教育督导室突出教育局的行政领导,正确把握教育发展方向;突出职能股室的业务指导,切实增强教育督导合力;突出督导部门的主体督导,努力提升自身工作权威。以“三导合一”为载体,2008年对78所学校进行了办学水平评估,家长和学生的满意率均超过90%。 资兴市:率先对合格学校评估。制定了《合格学校建设五年规划》和《合格学校建设督导评估方案》。《方案》设置了5个一级指标,9个二级指标,33个三级指标。10月上旬,由教育督导室牵头,计财、装备、基教、办公、政工、工会、纪检监察等职能股室共同按照《方案》开展了合格学校初查初评活动。 桂阳县:大力提升教育督导地位。2008年,县政府4次专题研究教育督导工作,县财政安排教育督导专项经费20万元。除正、副主任督学外,还配备在编在岗专职督导干部4名。县长、分管教育的副县长,凡是上级和同级督导部门出台的文件都要亲自阅批;县委、县人大、县政府、县政协四大家分管或联系教育的领导,凡是教育督导的重大活动都坚持集体出席、现场指导。 永兴县:考评中小学逐校点评。2008年,县政府教育督导室对52所中小学进行考核评估。这次考评除了按程序与学校交换督导评估意见外,还把52所学校校长召集到县教育局专题听取评估情况通报,县政府教育督导室按特色工作和亮点、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整改要求和意见三个方面,逐校进行点评,共提出工作建议125条。 宜章县:督导结果实行“四挂钩”。一是与学校教职工的评优评先挂钩。县教育局每年拿出10万元用作评优评先的奖励。二是与职称指标的分配挂钩。对评为先进单位的学校,在中、高级职称指标的分配上给予奖励。三是与外出考察学习挂钩。评为先进单位的学校领导和教师优先安排外出考察学习。四是与提拨重用挂钩。近两年,县委以督导评估结果为重要依据,从乡镇提拨11位同志走向领导岗位。 嘉禾县:力抓学校评估五个环节。一是突出抓好督导准备。主要是统一一个认识,组建一支队伍,抓好一期培训,印发一套资料。二是突出抓好学校自评。主要是指导学校抓班子建设,抓自评整改,抓典型推介。三是突出抓好评估公报。把督导评估结果在当地媒体公布,接受社会监督。四是突出抓好总结表彰。建立并落实激励机制,对17个评估为“基本合格”、20个“合格”、6个“优秀”的学校负责人分别实施奖惩。五是突出抓好督导复查。每年5月,对上年度评估的学校进行回头看。 临武县:把着力点向村小转移。县政府教育督导室把对村级小学的督导评估列为常规工作,实施“村小建设提质工程”,每年至少深入村小督导检查两次并实行动态管理,使全县督导工作的着力点向村级小学下移,为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打基础。 汝城县:坚持“三抓”上台阶。一是抓好学校管理年度考核,促督学工作上台阶;二是抓乡镇教育督导评估,促督政工作上台阶;三是抓素质培训提高,促督导队伍建设上台阶。2008年6月,县政府进行了县督学换届,聘请了21名县督学,同时,还在乡镇设立了23名督导员。 桂东县:全力推进教育强县建设。县成立了由县委书记任顾问、县长任组长的教育强县工作领导小组,18个乡镇和县直各部门成立了相应的工作机构。县委、县政府召开了教育强县工作会议,制定了教育强县实施规划。县政府教育督导室对乡镇、机关部门、学校有关人员进行了教育强县督导评估业务培训。 安仁县:平时督查“细”、“严”、“实”。在抓好综合督导的同时,注重搞好平时督查,并且做到过程“细”,作法“严”,效果“实”。为此,他们提出“三定”、“三不定”原则:即定专业检查人员、定督查内容和方案、定督查对象和范围;不确定具体检查时间、不事先通知被查学校、不接受被查单位请吃。 |
责任编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