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基层兼职督导员队伍建设
浅谈基层兼职督导员队伍建设 |
发表时间: 来源:湖南教育督导网 【字体:大 中 小】 |
为了更好地发挥教育督导评估机制在教育管理工作中的导向和激励作用,促使教育更好地纳入依法治教的轨道,迎接21世纪的人才挑战,督导队伍建设切不可等闲视之。特别是在基层教育行政管理部门,在专职督学队伍编制有限、不能正常满足督导工作需要的情况下,成立兼职督导员队伍可谓一剂良方。因此基层兼职督导员队伍的建设显得尤为重要。结合我区教育督导工作实际经验,笔者想从以下几方面谈谈基层兼职督导员队伍的建设: 一、兼职督导员队伍的聘任 我区兼职督导员队伍的组成包括退休的名校长、名教师,在职的区教研员、市级骨干教师、区级学科带头人、以及区教育局机关科室的相关同志等。兼职督导员应当具备以下条件: 1.有先进的教学理念、教育思想和正确的教育观、质量观与人才观。 2.有扎实的教学理论基础,熟悉国家教育方针政策与相关教育理论知识。 3.有深厚的学科专业知识、丰富的教学经验、较高的教学水平及较强的教学科研能力 4.勤于学习、善于思考、乐于接受新事物,能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开拓进取,善于评价与指导教学工作,有较强的组织领导能力。 5.为人师表,有高度的事业心与责任感,作风民主,深入实际,联系群众,平易近人,谦虚谨慎、公正办事。 我区兼职督导员的聘任程序: 在职人员先自主申报、单位推荐,再由区级教育行政部门主要领导审核、报区人民政府批准,确定名单后由区人民政府教育督导室予以公示,最后由区人民政府颁发兼职督导员聘书。退休人员由区人民政府教育督导室拟聘名单、报区教育行政部门主要领导审核,征求本人意见后,报区人民政府批准,经公示无异议后再颁发聘书。 每届兼职督导员任期三年,任期届满,按照上述程序进行换届。 二、兼职督导员队伍的培训 从事兼职督导员既是一种荣誉,更是一种责任。教育督导工作对每一位督导员都有很高的要求,只有不断提高政治思想和业务素质,掌握新的知识和技能,并在实践中不断改进和创新工作方法,才能增强学校督导评估工作的即时性、针对性和实效性,推进各中小学校持续发展。因此兼职督导员队伍的培训工作至关重要。笔者认为培训工作可以这样操作: 1、实行岗位培训。 岗位培训由区级人民政府教育督导室统一组织,要制定兼职督导员队伍培训规划,有计划、有系统地实行全面的岗位培训,提高兼职督导员的总体素质。要科学地设定培训目标和内容,有效组织实施,确保培训质量。要认真学习领会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学习教育相关法律法规、方针政策;学习前沿的教育理论、管理理论和新课程改革的有关内容;学习教育督导的理论、技术和方法,用新思想、新观念、新方法指导实践,解决问题,推动工作,使每一位兼职督导员争当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排头兵,努力使他们尽快成为具有较高政治素养、理论水平、政策水平和业务能力,能够胜任学校督导评估工作的优秀兼职督导员。 2、进行分类培训。 这种培训针对不同的学科、不同的人员、不同的特长、不同的项目等分批分期进行。培训方式多样,既可请专家学者进行专题讲座,也可以组织督导员开展沙龙研讨、专题调研、对外交流等,让大家扩大视野,掌握政策,了解信息,更好地提高培训的针对性和有效性,提高兼职督导员的专业性、专长性,以适应指导教育教学、开展素质教育督导评价的需要,保证督导评价工作更加深入,督导评价效果更加权威。 3、开展专题培训。 即就某一次专题督导评估开展相关培训工作,也就是督前培训,主要是让兼职督导员明确专题督导评估的目的、意义、重点,了解专题督导评估的指标体系,熟悉专题督导评估的内容方法,掌握专题督导评估操作程序等,使专题督导评估工作顺利开展,保证专题督导评估工作的科学性、客观性和公正性。 4、加强自身建设。 每一位兼职督导员都要自觉加强自身建设,一方面要加强思想建设,教育督导工作政策性强,影响大,工作艰巨,责任重大,要做好这项工作必须真诚地热爱这项工作。只有热爱才能奉献,只有重视才能不畏其难,才能有较强的事业心和高度的使命感。另一方面,要加强业务建设,督导人员必须认真学习和熟练掌握教育督导业务,要有较强的基本技能,特别是能够从事某一个学科或几个学科的教学。作为一名兼职督导员,到一所学校评价其工作状况、办学水平,其重要的环节是深入教学领域,听教师讲课,查看教师教案和学生作业,这就要求我们必须懂得一个学科乃至几个学科的教学工作。否则你无法深入教学,只能纸上谈兵,走马观花,也无法对一所学校的工作做出正确公正的评价。因此,兼职督导人员要勇于实践,在实践中学,在学中实践,不断提高自己的工作能力。 三、兼职督导员队伍的管理 1、建立健全用人制度。用人所长,要充分发挥兼职督导员的优势和潜能,做到知人善任,人尽其才,人尽其责。在兼职督导员队伍结构搭配上要科学合理,使其优势互补,取长补短,发挥组合效能,力求整优发展。 2、建立健全激励机制。这种激励机制主要包括两个方面,即物质激励和精神激励。物质激励主要是,根据区财政实际情况,建立兼职督导员队伍建设专项经费,根据实际参与督导工作的情况,适当给予津贴补助,设立工作绩效奖励机制,同时定期组织兼职督导员参与外出学习培训活动等。精神激励是在评优评先上适当给予政策倾斜,通过各种形式的表彰和鼓励,最大限度地满足兼职督导员的荣誉感、成就感、责任感等,从而调动兼职督导员的积极性,增强教育督导管理工作的凝聚力,使全体兼职督导员同心同德,为教育督导事业的健康发展而勤奋刻苦地工作。 随着形势的发展,教育督导队伍的素质与专业化水平的提高显得越来越迫切。各级政府特别是基层政府应该下决心,根据不同地区教育发展的特点,配备相应比例的专职、兼职督导员,保证督导员的数量与承担的督导职责和任务相适应;要有针对性地配备各种类型、各种学科的督导员,扎实抓好督导员队伍建设,以更好地督促学校全面贯彻教育方针、推动教育改革的可持续发展、保障素质教育的实施,同时以改变教育行政部门在教育工作中“既当裁判员又当运动员”的双重身份,努力开创督导工作新局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