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县着力搞整改,教育升温出硬招
道县着力搞整改,教育升温出硬招 |
发表时间:2008年10月27日 10:49 来源:湖南教育网 【字体:大 中 小】 |
去年,道县接受市级教育“两项督导评估考核”后,根据督导评估团提出的意见和建议,召开县委常委扩大会议,专题研究教育工作,出台了一系列改革和发展教育工作者的政策措施,使全县的教育工作出现了一个新的局面。今年,该县接受省级教育“两项督导评估考核”后,更加重视督导评估组的意见,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亲自带队带着问题深入调研。 一、“优先发展”实打实 道县县委、县政府大力实施“教育强县”战略,坚持把优先发展教育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性工程来抓,举全县之力大办教育。一是思想认识上有深度。对教育工作高看一等、厚爱一层,把“保教育”放在与“保运转、保稳定、保民生”同等重要的位置,列入县委、政府的重要议事日程,坚持做到“四个优先”:在研究制度发展和年度计划时,把教育摆在优先位置;在制定年度经费预算时,优先保证教育事业的需要;在具体开展工作时,优先安排部署教育工作;在落实干部职工待遇时,优先考虑教师。同时,通过深入宣传,层层发动,进一步统一各级各部门和广大干部群众的思想认识,在全社会形成了“党政重教、部门支教、社会兴教”的良好氛围。二是责任落实上有强度。坚持抓领导、领导抓,建立了党政定期调研和议教制度,定期召开专题会议,研究解决教育发展中的热点、难点问题,为教育说实话、办实事。建立县级领导联系学校制度,将教育发展的各项目标任务分解落实到领导身上;实行教育目标管理责任制,明确了各级各部门教育工作的具体目标、领导责任,在全县形成了“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上下左右全力抓”的工作合力。三是督导监管上有力度。进一步建立健全了教育督导机构,配备专兼职督学,做到有机构、有人员、有经费、有位子。大力支持开展教育督导工作,并赋予政府教育督导室“六大职权”,即随时检查权、通报批评权、评估考核权、限期整改权、停职整顿权、领导调动、提拔建议权。使教育督导有为、有位、有威。 二、经费投入“硬梆梆” 为推动教育发展,千方百计保证教育投入,县委规定做到“三个确保”。一是确保落实教育投入政策不走样。全面落实“以县为主”的教育管理体制,坚决不折不扣地落实“两免一补”、“两个比例”、“三个增长”等教育投入政策,足额征收城市教育费附加,加大农村税费改革支付教育经费的转移力度,主动承担义务教育债务,确保教育经费及时足额到位。二是确保建立教育投入长效机制。从今年开始,县财政预算除打足教育公用经费、“普九”工程欠款还债、上级要求的配套资金和专项经费外,还要从土地收益金中拿出1000万元,用于改善中小学校的办学条件;县政府每年列支300万元设立县长教育奖励基金,用于奖励有突出贡献的先进学校和优秀教师。三是确保重点部位投入不流于形式。将教育“保工资、保入学、保安全、保运转”作为重点,把资金重点投向危房改造、寄宿制学校建设、合格学校建设、偿还普九工程欠款以及教师工资发放等方面。 三、夯实基础抓协调 一是积极调整学校布局。为妥善解决全县中小学校布局不合理、发展不均衡的问题,进一步调整全县中小学校布局,在农村,重点加强乡镇中小学建设,改善办学条件,加快寄宿制学校和合格学校建设步伐,合理撤并村片小学,整理农村教育资源;在城区,新增绍基、敦颐2所九年一贯制县属学校,县二中实施整体搬迁,并在工业园区和火车站新区规划建设2所完全小学,以缓解城区的办学压力,有效解决进城务工农民子女的入学需求。城区小学实行分流减压,分区域招生,并严格控制了班额。二是协调发展各类教育。坚持统筹兼顾幼儿教育、义务教育、高中阶段教育和成人教育、公办教育、民办教育的发展,大力支持职业教育和民办教育发展,在全县基本形成了以政府办学为主体、公办学校和民办学校共同发展的多元化办学体制,以幼儿教育和义务教育为基础、高中教育和成人教育稳步提高的发展新格局。三是优化教育发展环境。凡学校周边 四、队伍建设“下狠劲” 由于历史的原因,道县师资力量相对薄弱。为改变这种状况,在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上,他们狠下决心,超出常规,使实劲。一是在引进教师上,出实招。在全县教师总数不少的情况下,县委决定:今年下半年,面向社会公开招聘40—60名全日制师范院校毕业生任农村小学教师; 每年择优选拔40—60名初中优秀毕业生,送至师范类学校五年制小教大专班就读,毕业后充实到农村小学教师队伍;每年选聘50名本科及以上师范类专业毕业生,充实到农村教师队伍;凡重点本科院校或国家“211工程”院校师范类专业毕业生到高中学校任教,不受编制限制。今年已招录145名全日制师范类本、专科毕业生充实到全县教师队伍。二是教师待遇从优。在保证教职工工资按月足额发放的同时,县财政拨出专款,对边远山区学校教师、特级教师、骨干教师和学科带头人,发放每月100—300元的政府津贴;在农村中小学校连续任教30年及以上的教师,县委、县政府在县城分期分批为其提供一套经济适用房购买指标,继续在农村中小学校任教的,每月发放300元政府津贴。由县政府教育督导室牵头,组织所辖区域的学生、家长、群众、教师开展评优秀教师活动,连续三年被评为优秀的教师,按每月600—2000元一次性发放政府津贴。从明年开始,县委、县政府比照公务员住宅小区建设的有关优惠政策,在县城规划建设教职员工住宅小区,帮助解决城区教职员工住房问题,同时制定相关优惠政策逐步解决农村中小学教师的住房问题。 (永州市人民政府教育督导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