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境交易会=移动课堂?看湖南外国语职业学院师生解锁跨境电商新玩法
汇聚全球资源,搭建产业桥梁。8月29日至31日,以“优品出海湘链全球”为主题的2025湖南(长沙)跨境电商交易会在湖南国际会展中心隆重举行,湖南外国语职业学院(以下简称“湖外”)由涉外经济管理学院副院长刘芳带队,组织师生深度参与此次盛会,真正将课堂“搬”进展会,让理论知识在行业最前沿碰撞出火花。同学们在教师的引导下,于真实贸易场景中感知行业动态,在交流与合作中探索职业发展的新路径。
随着跨境电商行业的蓬勃发展,传统教学模式已难以全面适应市场对复合型人才的高标准要求。为进一步推进产教融合,刘莎莎、李敏、莫蕙榕、陈瑾等教师带领学生主动走入这场“全球贸易盛会”,现场指导与教学,借助跨交会这一国际化窗口,实时捕捉行业风向与岗位需求,打造出真正具有沉浸感和实战意义的移动课堂。
展会现场,同学们积极与参展企业展开面对面交流,深入了解了浏阳烟花、醴陵陶瓷、邵阳假发、湘西苗绣等一系列具有湖湘特色的出口产品。在亚马逊全球开店和TikTok电商直播等热门板块,大家虚心向企业负责人请教选品策略、直播话术设计与数据运营技巧。通过这样的零距离接触,学生真正体验到跨境电商全链路运作,实现了“做中学、学中做”的良性循环。
对国际贸易专业的戴富君同学而言,这次参展无疑是一场“破茧之旅”。他表示:“从前我们多在机房模拟店铺运营,而今天能直接与市场一线的企业对话,让我真切地体会到什么叫做‘市场导向’和‘客户至上’。我现在充满动力,渴望从观察者转变为一个真正的实战者。”
市场营销专业的李维康同学在深入了解苗绣等非遗产品后感慨道:“这次实践课不仅让我见识到湖南本土产品的独特魅力,拓宽了我的国际视野,更让我意识到,我们将来不仅是‘卖货人’,更是中国文化的传播者。跨境电商让我们有机会把‘湖南匠心’带向世界。”
据悉,本届跨交会特别设立的“湖南产业带展区”,集中呈现了工程机械、医疗器械、烟花爆竹等二十多个特色产业的出海成果与实践案例。通过实地调研,同学们发现邵阳假发制品借助跨境电商实现年销售额增长200%,醴陵陶瓷也通过同类渠道成功打入欧美高端市场。这些鲜活的案例成为学生撰写《跨境电商调研报告》的一手素材,也让大家深刻认识到,跨境电商不仅是一种商业模式,更是响应国家“双循环”战略、推动地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路径。
这场跨境交易会实践教学,是一堂没有围墙的“全球课堂”,也是一次对准职业人身份的精彩预演。当师生们携收获离开展厅的那一刻,他们所带走的远不止于商品认知,更包括对行业的洞察、对未来的憧憬,以及那一颗深植于心中、立志助力家乡经济发展的种子。未来,湖南外国语职业学院将继续深化“知行合一”的教育理念,鼓励学生走出校园、拥抱产业变革。通过更多校企合作与实战项目,让青年一代在全球化浪潮中锤炼本领,成为兼具湖湘情怀与国际视野的跨境电商生力军。(通讯员:杨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