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干笃行 严密组织 写好义务教育质量监测实施工作湖南答卷
湖南教育快讯〔2024〕第72期
义务教育质量监测是实施教育评价改革、完善教育评价体系的重要手段,是全面提高教育质量、改进教育教学的关键举措。2024年是全国义务教育质量监测第四周期的开局之年,也是我省全域参加质量监测的第三年,省、市、县三级以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全力以赴投入到质量监测实施工作中,圆满完成各项监测任务。
坚持压实责任,下足绣花功夫。一是强化组织领导。依据国家要求,省市县各级均成立监测工作领导小组,加强分类培训,严格实施标准,严密组织流程,坚持从“细”字着眼,“严”上着手,“实”处着力,严格执行各级质量监测工作方案、应急预案等,明确分工,各司其职,形成合力。二是强化部门联动。各市州、县市区按照细致周到、精益求精的原则,加强与网络电信部门和电力企业等部门的沟通与协调,全面做好断电、断网、高温、暴雨等突发状况的应对处置预案,为监测实施工作提供“硬”支撑。各地均成立保电应急组,将保电工作人员安排到校;联通、电信、移动等部门主动对接教育部门,安排专人到镇到校保障网络畅通;交通、交管中心及卫健部门安排道路值守人员及医护人员,确保道路畅通,做好学生健康防护。三是强化规范实施。省市县各级按照监测实施操作流程和规范要求,建立责任明晰、监督有力的监测实施体系,各个监测环节均由专人负责,打造工作闭环。监测前,向各市州、县市区下发《监测工作提示》,总结监测难点,围绕市级视导、主监测员驻点安排、监控视频要求、县市区监测工具保管、学生检录等方面进行重点强调,确保我省监测工作依规依程序开展。为了进一步落实监测纪律执行情况,各样本校监测工作人员依据工作职责签订承诺书,加强从源头到末梢的全过程管控、全流程监督、全要素覆盖,实现监测实施工作“零差错”“零违纪”。
坚持系统施策,注重统筹谋划。一是全覆盖交叉监督。为进一步提升监测组织的规范性,确保监测结果的真实性,今年我省将以往由本县工作人员担任主监测员的方式,改为市域内循环交叉,由外县人员担任样本校主监测员。统一制定《主监测员工作手册》,明确各项工作细则,全面负责监督样本校的测前设施设备准备、测中学生身份核查和过程实施、测后监测工具回送等工作。二是多层次巡视指导。监测期间,省教育厅派出14个视导组赴14个市州43个县市区进行视导,对各县市区和样本校的测前、测中、测后等19项具体工作进行全方位、全过程监督和指导。市级实施工作组根据省级部署要求,派出视导组实时掌握市域内各县市区的测试进展情况,并配合省级视导组做好必要的协调与指导。三是点对点定向核查。深入分析研判监测组织实施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风险隐患,对重点地区、重点学校、重点环节进行针对性核查。此外,组建专家团队前往相关县市区开展监测规范实施专项调研,总结经验,查找不足,找准影响义务教育质量规范实施的主要因素。
坚持主动作为,全力做好保障。我省积极响应教育部关于义务教育质量监测全面实行电子化测试的要求,全覆盖式排查全省中小学计算机设施和网络配备条件,及时发现问题,做到第一时间解决,全力保障在线监测条件。各市州、县市区不断加强监测工作的信息化和网络安全建设,投入专项资金为样本校配齐配足电脑设备与视频监控设备。如津市市投入80多万元,新建电脑机房9个,为样本校统一扩充网络流量,统一配备体育测试用品;邵阳县安排108万元监测经费,配置电脑设备和体育监测器材,全力保障各样本校的监测实施;衡东县投入100万元,维护和建设学生网络机房,为样本校配备了测试所需的体育器材设施;中方县投入21.6万元经费为样本校配齐监控设备、计算机隔挡板、学生测试物品文具等,并将监测工作人员考务经费纳入了经费预算;桂阳县拨付40余万元作为质量监测实施专项经费,同时保障了质量监测工作人员的用餐、差旅、值班补助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