沅江市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督导评估意见
湘教督办〔2017〕127号
沅江市义务教育均衡发展
督导评估意见
根据《湖南省教育督导条例》和《湖南省县级人民政府教育工作督导评估方案(2014年-2020年)》,湖南省教育督导委员会办公室组织专家于2017年4月19日至22日,对沅江市人民政府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情况进行了为期两天的督导评估。评估组按照《湖南省县域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督导评估实施办法(试行)》(以下简称《办法》)的规定,听取了沅江市人民政府教育工作情况汇报,查阅了有关台账资料,核查了相关经费账目,实地察看了70所义务教育阶段中小学校,其中小学小学36所(教学点1个),初中34所(完全中学2所,九年一贯制学校21所)。现将督导评估情况汇报如下:
一、主要指标达标情况与检查结论
(一)义务教育学校办学基本标准达标情况
根据规定,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县(市、区)的评估认定,应在其辖区内义务教育学校达到合格学校建设标准的基础上进行。我省义务教育合格学校验收标准共有7个方面31项指标,评估组根据要求,重点对每所学校的“师生比、教师学历合格、生均校地、生均校舍、生均体育场馆、实验室、六大功能室、图书室、生均教学设备值和生均藏书”10项核心指标进行了核查。结果是:各学校均达到了省级评估标准。10项核心指标达到情况详见下表。
沅江市小学、初中办学基本标准达标情况
沅江市 |
师生比 |
专任教师学历合格 |
生均 校地 |
生均 校舍 |
生均体育场馆 |
实验室 |
六大功能室 |
图书室 |
生均教学设备值 |
生均 藏书 |
综合评估 |
|
L1 |
L2 |
L3 |
L4 |
L5 |
L6 |
L7 |
L8 |
L9 |
L10 |
L11 |
||
小 学 |
达标学校总数 |
64 |
64 |
58 |
60 |
64 |
64 |
64 |
64 |
64 |
64 |
64 |
达标学校比例 |
100 |
100 |
90.62 |
93.75 |
100 |
100 |
100 |
100 |
100 |
100 |
100 |
|
初 中 |
达标学校总数 |
39 |
39 |
38 |
39 |
39 |
39 |
39 |
39 |
39 |
39 |
39 |
达标学校比例 |
100 |
100 |
97.43 |
100 |
100 |
100 |
100 |
100 |
100 |
100 |
100 |
(二)义务教育校际间均衡状况
根据规定,对义务教育校际间均衡状况的评估,以生均教学及辅助用房面积、生均体育运动场馆面积、生均教学仪器设备值、每百名学生拥有计算机台数、生均图书册数、师生比、生均高于规定学历教师数、生均中级及以上专业技术职务教师数8项指标,分别计算小学、初中综合差异系数。评估标准为小学、初中综合差异系数分别小于或等于0.65、0.55。计算差异系数的8项指标数据来源于国家教育事业统计数据。核查结果是:沅江市小学、初中综合差异系数分别为:0.524、0.46,均达到国家规定的标准。指标达到情况详见下表。
沅江市义务教育学校校际差异系数表
学校 |
差异 系数 |
生均教学及辅助用房面积 |
生均体育运动场馆面积 |
生均教学仪器设备值 |
每百名学生拥有计算机台数 |
生均图书册数 |
师生比 |
生均高于规定学历教师数 |
生均中级及以上专业技术职务教师数 |
综合 |
L1 |
L2 |
L3 |
L4 |
L5 |
L6 |
L7 |
L8 |
L9 |
||
小学 |
全县 平均值 |
4.553 |
6.718 |
983.043 |
6.747 |
28.846 |
0.076 |
0.068 |
0.057 |
|
差异 系数 |
0.545 |
0.590 |
0.451 |
0.585 |
0.429 |
0.500 |
0.560 |
0.532 |
0.524 |
|
初中 |
全县 平均值 |
7.915 |
9.385 |
1525.701 |
9.774 |
38.129 |
0.156 |
0.095 |
0.111 |
|
差异 系数 |
0.494 |
0.470 |
0.309 |
0.494 |
0.396 |
0.495 |
0.479 |
0.541 |
0.46 |
(三)县级政府推进义务教育工作情况
按照规定,对县级人民政府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工作的评估,主要从入学机会、保障机制、教师队伍、质量与管理四个方面20项指标进行,总分为100分,评估标准不低于85分。核查结果是:沅江市得分为98.5分,达到规定的要求。指标达到情况详见下表。
沅江市政府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工作情况表
一级指标 |
二级指标 |
分值 |
评估 得分 |
L1 |
L2 |
L3 |
|
A1.入学机会(20分) |
B1.将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纳入县(市、区)经济社会发展规划。 |
2 |
2 |
B2.大班额问题得到初步解决。 |
6 |
5.5 |
|
B3.将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就学纳入当地教育发展规划,纳入财政保障体系。 |
3 |
3 |
|
B4.建立以政府为主导、社会各方面广泛参与的留守儿童关爱体系。 |
3 |
3 |
|
B5.6—14岁三类残疾人口义务教育入学率达80%以上。 |
3 |
3 |
|
B6. 省、市示范性普通高中招生名额30%以上按初中毕业生比例分配到县域内各初中,并逐步提高。 |
3 |
3 |
|
A2.保障机制(25分) |
B7.建立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责任、监督和问责机制。 |
5 |
5 |
B8. 义务教育经费在财政预算中单列,近三年教育经费做到“三个增长”。 |
6 |
6 |
|
B9.推进合格学校建设,制定并有效实施了薄弱学校改造计划,财政性教育经费向薄弱学校倾斜。 |
8 |
8 |
|
B10. 农村税费改革转移支付资金用于义务教育的比例达到60%以上。 |
6 |
6 |
|
A3.教师队伍(35分) |
B11. 全面实施义务教育绩效工资制度,教师医疗保险、住房公积金等全额纳入地方财政预算,并按时足额发放。 |
10 |
10 |
B12.义务教育学校学科教师配备合理,师生比达到省定编制标准。 |
6 |
5.5 |
|
B13. 建立并有效实施了县域内义务教育学校校长和教师定期交流制度。 |
10 |
9.5 |
|
B14. 落实教师培训经费,加强教师培训。 |
4 |
4 |
|
B15.建立和完善教师补充机制。 |
5 |
5 |
|
A4.质量 与管理 |
B16.按照国家规定的义务教育课程方案开齐开足课程。 |
2 |
2 |
B17. 小学、初中巩固率达到省级规定标准。 |
3 |
3 |
|
B18. 小学、初中学生体质健康及格率达到省级规定标准。 |
3 |
3 |
|
B19. 义务教育阶段不存在重点校和重点班,公办义务教育择校现象得到基本遏制。 |
6 |
6 |
|
B20. 中小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得到有效减轻。 |
6 |
6 |
|
总计 |
—— |
100 |
98.5 |
(四)公众满意度调查情况
省教育督导委员会办公室采取问卷调查、入户调查、电话调查、实地核查等方式进行,对沅江市公众满意度进行了调查,就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相关问题,广泛征求当地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校长、教师、家长、学生等不同群体的意见。我省对沅江市的公众满意度综合调查结果为90.76%。
综合以上结果,检查组认为,沅江市达到了湖南省规定的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县(市、区)评估认定标准。
二、主要措施与经验
(一)党政履职较好。市委、市政府始终把教育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位置,高度重视教育事业发展。2016年,市委、市政府多次召开会议,重点研究、解决教育发展中的问题。12月25日召开了全市教育工作会议,以市人民政府的名义对全市优秀教师和优秀教育工作者进行了表彰奖励。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和分管领导经常深入学校调研,为教育解决实际困难。市委书记陶德保就城区新学校建设,市长谢君毅就教师招聘、城南实验学校提质改造等工作多次实地调研,出台优先政策,为教育发展开辟绿色通道。副市长于新胜、政府办副主任赵孟强对全市各乡镇中心学校进行了调研,全面掌握了教育发展基本情况。同时,协调各部门关系,对涉及教育的各类执法检查实行准入制度。市委、市政府加强了乡镇政府及市直部门教育工作责任制。2016年12月,市政府对全市镇场街道2014、2015年度教育工作进行了督导评估,下发了情况通报,评比了一、二、三类教育乡镇,并对一类教育乡镇进行了表彰和奖励。
高度重视学校安全工作,坚持预防为主,严格落实安全责任,强调“一岗双责”。市综治委对学校(幼儿园)安全管理,有经常性检查、暗访、专项整治工作记录。印发了《沅江市教育系统中小学幼儿园内保建设方案》,投入18万元,配备了内保人员服装,配备了警棍、钢叉、防刺手套、钢盔、防护盾等物防设备122套。投入100万元,为全市中心小学以上学校配备了100多个高清红外夜视综治监控头。局机关装备了总控室,手机上网可查可看。政府常务会议专题研究了校车安全管理工作,出台了《沅江市校车管理补充规定》,配备了校车办专职人员6名,核发了校车校牌175台,组织进行了校车整治专项行动,规范了全市校车市场。
(二)办学条件不断改善。2016年沅江市建设合格学校6所,投入建设资金776.2748万元,中央和省级薄弱学校改造专项资金总额2900万元,全部按要求完成。全市所有学校,全部接入互联网,学校宽带接入比例达100%;其中乡镇和乡镇以上学校,接入10兆以上宽带互联网络。优质资源班班通共计413间,占34.5%;校园内网络信息点能根据需要全面覆盖所有区域;所有教室都具备网络接入条件并配有基本的网络信息终端。全市教师建有实名制网络学习空间5195个,沅江市2015—2016年度“一师一优课”活动,有17堂课获得省级优课,12堂课获得部级优课,实现优质教育资源共享。2016年度教育装备经费投入565.74万元,其中添置教学仪器柜及常规教学仪器共计260万元,较大的改善了全市中小学校的办学条件。重视特殊教育,市特殊教育学校发展良好。
制定并落实了《沅江市特殊教育提升计划实施方案》,确定了凌云塔学校、共华中学、四季红中学、保民学校、南洞庭学校为义务教育残疾学生随班就读试点学校。除建立特殊教育学校以保证“三残儿童”具有和正常儿童一样的上学机会外,还明确规定各义务教育学校不得拒收“三残儿童”,我市智力残疾儿童2015年入学率为98.9%,听力残疾儿童2015年入学率为100%,视力残疾儿童2015年入学率为100%。
2014年投入资金一千多万新建琼湖中学教学大楼,扩大了原有的教学规模,增加学位三百多个,2016年投入资金1400多万,将原城南实验学校扩建成桔园学校南校区,把小六移入原城南实验学校,小学一年级增加了四个班,二至六年级各增加了一个班,化解了桔园学校的超大班额。增加了学位,大大缓解了其他学校的大班额压力。三年来城区中小学新增学位约3000多个,公办学校学位数完全能满足适龄少年就学。2016年城镇学校维修改造投入资金2000余万元,先后对桔园学校、凌云塔学校、特校、市中心幼儿园进行了提质改造,采取严格划块招生等措施,今年又与玉潭集团签约,一所崭新的十二年一贯制学校即将落户沅江城区,城镇学校大班额化解成效明显。
(三)教师队伍不断优化。市教育局科学制定了教师配置方案,重点向农村学校倾斜,并建立了教师管理平台;制定并落实了乡村教师支持计划实施方案(2016—2020)。建立并基本落实了“退一补一”教师补充制度,2016年补充教师179人,其中招聘教师52人,特岗生转正97人,免费师范生分配30人。实施了城镇学校教师支援农村教育工作制度,新进教师重点向农村和薄弱学校倾斜,2016年完成选招24名初中起点六年制本科公费定向培养计划,新分配的30名免费师范毕业生和招聘的59名特岗教师全部充实到乡镇学校任教。
(四)教育经费投入不断增加。2013年以来,统筹各类专项资金15805万元,共高标准完成了89所义务教育合格学校建设任务,全市完小以上学校全部建成为合格学校。义务教育预算内经费拨款2014年的增长比例为2.48%,2015年为4.29%,2016年达到了34.78%。教师工资做到了按月及时足额发放,依法为教师缴纳了住房公积金和各项社会保险,依法依规落实了乡村教师工资待遇。2016年9348万元上级教育专款及时足额拨付给教育并按规定使用,为教育事业的稳步发展提供了资金支持。
三、存在的主要问题与建议
教育信息化“三通两平台”建设项目尚未全部完成,班班通和人人通的差距较大。部分农村中小学功能室不全。要加大招聘新教师力度,教师补充尚未达到“退一补一”的标准,部分学校教师学科(专业)结构需进一步调整,部分农村中小学缺乏音体美老师。城区小学一年级平均班额目前还较大,大班额化解还要增加力度。
沅江市要进一步加强对教育的领导与管理,加大财政教育事业投入力度,不断改善办学条件,完善办学设备设施,同时压缩其他行政开支,确保教师工资的发放。要进一步加强教师队伍建设,补充新的专业课教师,保障城乡教师的均衡配置。要进一步加快教育信息化建设步伐,尽快按计划完成“三通两平台”建设项目。要进一步有效控制城镇大班额现象,促进城乡教育均衡发展。
省教育督导委员会办公室将督促沅江市委、市政府对照《湖南省县域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督导评估实施办法(试行)》,认真加以整改;并对整改工作加强跟踪督查和指导,及时将整改情况向国务院教育督导委员会办公室反馈,以迎接国家评估认定。
湖南省教育督导委员会办公室
2017年8月2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