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省教育厅>信息公开>重点领域政务公开>教育督导

湖南省教育督导委员会对郴州市苏仙区、桂阳县教育工作督导评估意见

湖南省教育厅 jyt.hunan.gov.cn 发布时间: 2016-11-28 00:00 【字体:

根据《湖南省教育督导条例》和《湖南省县级人民政府教育工作督导评估方案(2014—2020年)》的有关规定,5月16日至21日,省教育督导委员会办公室组织部分省督学和有关专家,对郴州市申报的苏仙区、桂阳县进行了第三轮“两项督导评估考核”。督导评估考核组听取了县(区)委书记和县(区)长的述职报告,核查了有关财务账目、会议记录、文件等相关资料,对受评县(区)政府主要领导和相关部门负责人进行了现场答辩,并实地考察了36所学校,其中公办、民办幼儿园12所,小学12所,初中3所,九年一贯制学校4所,普通高中3所,职业高中2所。走访了部分教师、学生和教育管理人员,抽查了教师备课本和学生作业本。综合本次督导评估考核的情况,省教育督导委员会对郴州市2个县(区)教育工作提出如下督导评估意见。

一、 督导评估结论

根据督导评估考核组提出的初步意见,经省委组织部、省教育厅、省教育督导委员会办公室共同审议,并报省教育督导委员会审定,本次督导评估考核认定:苏仙区、桂阳县政府教育工作及其党政主要领导教育工作实绩督导评估考核均达到优秀等次;苏仙区、桂阳县“教育强县(市、区)”评估验收合格,认定为全省第三批教育强县(市、区)。

表一:“两项督导评估考核”、“教育强县(市、区)评估得分情况”

指标

县(市、区)

综合性

指标

(分)

学前

教育工作(分)

义务

教育工作

(分)

普通

高中教育

(分)

职业

教育

(分)

合计

(分)

苏仙区

97. 5

95. 5

96. 5

97

90

476. 5

桂阳县

96. 5

95. 5

95. 5

93. 5

95

476

本次督导评估考核对义务教育校级差异系数进行了监测,苏仙区、桂阳县初中、小学校级差异系数均达到国家规定标准,初中低于0.55,小学低于0.65。同时对全省20个县(市、区)的社会公众教育满意度开展了入户抽样调查,其中桂阳社会公众教育满意度较高,苏仙区排名靠后。

表二: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差异系数监测结果

县(市、区)

初  中

小  学

差异系数

同类地区排名

差异系数

同类地区排名

苏仙区

0. 32

4

0. 47

11

桂阳县

0. 34

7

0. 33

1

注:1.分类地区排名为该区县在全省同类地区中的排名。

2. 因分类地区目标值设定不同,非同类地区各区县综合得分不具可比性。

表三:社会公众教育满意度调查结果

县市区

政府重视程度

教育

质量

教育

过程 

教育

公平

教育

收费

教育

安全

综合

满意度

本次调查排名

苏仙区

0. 67

0. 68

0. 66

0. 57

0. 62

0. 69

0. 65

17

桂阳县

0. 74

0. 75

0. 72

0. 57

0. 69

0. 70

0. 70

3

本次调查平均

0. 71

0. 71

0. 67

0. 56

0. 66

0. 69

0. 67

-

二、 主要成绩与经验

本次督导评估认为:在郴州市委、市政府推进教育强市建设的战略部署下,苏仙区和桂阳县严格落实政府主体责任,紧盯教育发展目标,强化保障措施、深化改革创新、注重统筹协调,全力推进教育优先发展、内涵发展和可持续发展,成效显著,亮点纷呈。

(一)强化“三层保障”,推进教育优先发展

1. 强化组织领导保障。郴州市有重视教育的优良传统,两县(区)坚持教育优先发展战略不动摇,统筹推进教育事业发展。一是明确发展方向。2个县(区)均出台了《关于建设教育强县(区)的决定》、《建设教育强县(区)规划纲要(2011—2020年)》,以及各类教育发展的中长期规划、实施方案、意见决定等系列纲领性文件。二是健全发展机制。2个县(区)建立了党委常委会和政府常务会议定期专题议教制度、县级领导和县直部门对口联系学校制度、乡镇和县直部门教育工作考核制度等,完善了教育重大问题研究、决策机制和教育工作责任机制。桂阳县构建了乡镇(街道)教育工作“两项督导评估考核”和县直部门履行教育工作职责督导考核制度,完善了各级领导班子教育工作绩效考核体系,考核结果与干部任用、评先评优等挂钩。三是凝聚发展合力。2个县(区)党政领导率先垂范,县直部门和乡镇各司其职,形成了发展教育的高度共识和强大合力,营造了良好的教育发展氛围。苏仙区坚持“再穷不穷教育、再苦不苦孩子”的优良传统,把教育作为“第一大民生工程”,区委书记亲自抓教育质量提升、教师引进等工作,区长站在一线,解决教师编制、教育资金、项目建设等问题。桂阳县明确由县委常委、常务副县长分管教育,县委书记把教育摆在改善民生、共建共享的首要位置,提出教育发展的“加减乘除法”,县长任化解城区义务教育“大班额”领导小组组长,先后兼任5所学校建设领导小组组长,解决城区学校扩容、项目建设推进、教育资金落实等一系列问题。

2. 强化教育投入保障。2个县(区)依法保障了教育投入,“两个比例、三个增长”、教育民生保障经费、教育运转保障经费、教育发展专项资金基本落实到位。

表四:教育投入法定增长情况

单  位

主 要 指 标

苏仙区

桂阳县

2014年公共财政教育支出占公共财政支出的比例(%)

19. 18

14. 70

2015年公共财政教育支出占公共财政支出的比例(%)

21. 26

16. 33

公共财政教育支出占公共财政支出的比例2015年比2014年增长比例(%)

2. 08

1. 63

财政经常性收入2015年比2014年增长比例(%)

0. 70

-0.82

公共财政预算教育拨款2015年比2014年增长比例(%)

6. 89

18. 54

公共财政预算教育拨款增长比例高于财政经常性收入增长比例(%)

6. 19

19. 36

生均公共财政预算教育事业费2015年比2014年增长比例(%)

30. 86

16. 61

生均公共财政预算公用经费2015年比2014年增长比例(%)

30. 41

27. 40

3. 强化教育民生保障。一是落实学生资助。2个县(区)成立专门的学生资助机构,加大资助力度,对各类学生“应助尽助”。苏仙区三年来发放各类助学金共计4270.6万元,资助各类学生25690人次。桂阳县充分发挥县教育基金会的平台作用,募捐资金4660万元,扶助大中小学生26490余人次。二是关爱特殊群体。2个县(区)建立健全以政府为主导、社会各方面广泛参与的留守儿童、孤儿等特殊群体关爱体系,因地制宜保障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和“三残”儿童接受教育的权利。苏仙区坚持“流入地为主和公办学校为主”的原则,2015年接收进城务工和经商人员随迁子女6503人,其中入读公办学校比例达70.14%;桂阳县将关爱留守儿童工作纳入《桂阳县妇女儿童发展规划(2011年—2015年)》,在各乡镇建设“留守儿童之家”,在学校设置心理咨询室,引导社会各界广泛开展留守儿童关爱帮扶活动。办优办强桂阳县特殊教育学校,开设了智障班和启聪班,办学条件和办学水平逐年提升。三是筑牢安全防线。2个县(区)加强了对教育安全工作的领导,建立健全了教育安全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学校及周边环境总体安全稳定。苏仙区在郴州市率先制定出台了《校车安全管理实施办法》,成立了校车监控中心和校车管理办公室,在所有乡镇实施寄宿生免费护送回家工程。投资800多万元,为全区公办学校配备校园专职保安86名,城乡所有学校安装校园视频监控系统和一键式报警器, 2014年成功创建“湖南省平安校园建设先进县市区”。桂阳县强化校园人防、物防、技防建设,为全县义务教育学校配备专职保安104人,投入500万元安装或升级视频监控系统、一键式报警器等,建立校车县级监控平台,安全“三防”覆盖面达到100%。

(二)深化“三项改革”,推进教育内涵发展

1. 深化督导体制改革。一是推进教育督导。2个县(区)建立相对独立的教育督导工作体制,创新推进督学责任区制度,助推教育事业健康、内涵发展。苏仙区积极探索教育督导模式改革,构建督学责任区框架下的专职督学、家长督学、“两代表一委员”督学的“三位一体”督导模式,完善了多元参与的教育督导评估机制,2015年被评为“省级督学责任区示范点建设”优秀单位。桂阳县成立教育督导委员会,纵深推进湖南省督学责任区工作“桂阳经验”,2015年被认定为“湖南省中小学校责任督学挂牌督导创新县”,并推荐申报“全国中小学校责任督学挂牌督导创新县”。二是推进民办教育发展。苏仙区的“民办公助”教育体制改革,列入了湖南省教育改革试点项目,作为改革试点的启明学校,2015年被评为“郴州市教育质量管理先进单位”。桂阳县为民办学校按教师需求数的10%的比例给予公办编制,破解制约民办学校发展的瓶颈问题。三是推进学校特色办学。2个县(区)坚持放管结合,在落实学校办学自主权的基础上,推进学校精细化管理和校园文化建设,鼓励学校特色发展。苏仙区着力推进学校管理的制度化、规范化、科学化,坚持以建章立制、特色创建为抓手,深入开展“一校一特色、一校一品牌”特色学校建设工作。桂阳县开展了以校园净化、绿化、美化、文化为基础,以师风、学风、班风、校风为核心,以学生满意、老师满意、群众满意、县委县政府满意为标尺的校园文化建设活动,着力把校园建设为学习乐园、温馨家园。

2. 深化人事制度改革。一是教育人事管理体制进一步理顺。2015年,郴州市委组织部、编办和市人社局联合印发《关于进一步改进事业单位公开招聘工作的通知》、《关于进一步改进事业单位公开招聘工作的实施意见》,教师招聘录用职能实现归口县级教育行政部门管理。苏仙区优先解决教师缺编问题,2014年积极争取市委编办调拨增加义务教育教师编制80个;桂阳县为教育选人用人开辟“绿色通道”,着力构建教师补充长效机制,近三年共补充教师815人。二是校长教师交流进一步加强。苏仙区出台了《苏仙区中小学校长任期制试行办法》、《义务教育教师定期交流工作实施方案》等,城镇学校教师对口支援农村学校,新进教师重点向农村学校和薄弱学校倾斜。桂阳县出台了《桂阳县教育系统调配交流实施方案》,建立并落实校长三年一届任期制度,城区学校教师每年以不低于15%的比例轮岗到农村学校。积极探索“县管校用”的教师管理制度,对部分紧缺学科教师实行无校籍管理,优化了各学校校长和教师结构。三是教师激励机制进一步优化。苏仙区坚持“三个优先”:优先保证全区教职工工资及政策性福利津贴到位,优先保证年终绩效奖励及第十三个月工资到位,优先保证表彰奖励经费到位。从2015年开始,每年评选表彰并奖励一批优秀教师、校长、学生及教育教学科研成果等,激发教师干事创业热情。桂阳县将公办教师住房公积金单位自筹部分及人均8000元的年终综合绩效奖全部列入县财政预算,给予边远山区教师每人每年3000元-4000元的山区津贴,建设教师公租房和周转房912套,解决农村教师住房难问题。

3. 深化育人模式改革。一是坚持德育教育。苏仙区大力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教材、进课堂,以“少年向上、真善美伴我行”、“爱学习、爱劳动、爱祖国”、“传承中化传统美德”之“墨香书法”展示等多种形式的活动为载体,推进中小学校德育工作。桂阳县开辟多个德育基地,从老干部、老战士、老党员、老模范、老教师中聘请校外德育辅导员,开展文明行为习惯养成教育先进单位和个人评选活动,构建以家长学校、校园开放日、家长会为主渠道的家校联系德育工作网络。二是推进课程改革。苏仙区每年安排课改专项经费200万元,推进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建设,如郴州市四完小编写了《小学生主题阅读》、《礼仪》、《每周一诗》,苏仙中学编写了《国学经典》等校本课程;桂阳县积极开展了以“生本教育”为主题的课堂教学改革实验,编写了《桂阳县生本教育实验简明读本》,成立了“桂阳县生本教育骨干教师工作室”,积极推动教学方式、学习方式改革。

(三)坚持“三个并重”,推进教育协调发展

1. 坚持“公益与普惠并重”,学前教育快速发展。近几年,郴州市、县两级政府坚持“公办主导、民办补充、统筹协调”的发展思路,编制实施两轮《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强化组织保障、经费保障、用地保障,加快推进公办幼儿园建设,大力发展普惠性民办幼儿园,着力构建了公益普惠性学前教育体系,解决“入园难”、“入园贵”问题。2个县(区)学前三年毛入园率均达到75%以上,公办幼儿园和普惠性民办幼儿园所数、在园幼儿数所占比例分别达到50%、60%以上,基本实现了每个乡镇(街道)有一所公办幼儿园。苏仙区投入资金2800万元,改扩建公办幼儿园22所,新建城区公办幼儿园3所,向社会提供了5600个公办幼儿教育学位。充分发挥优质幼儿园示范引领作用,区机关幼儿园作为市示范性幼儿园,从园舍建设、制度建设、文化建设、教育科研等方面发挥辐射作用,推动苏仙区学前教育的整体发展。桂阳县从小学教师编制中调剂公办幼师编制,新建、扩建、新建公办幼儿园30所,新增幼儿学位6000余个。组织实施整治民办幼儿园违规收费和无证办园等专项治理活动,有力规范了幼儿园办园行为,并开展了三年一周期的幼儿园办园水平督导评估。

2. 坚持“城区与乡镇并重”,义务教育均衡发展。郴州市、县两级政府把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工作作为“重中之重”加以推进,坚持城乡学校同步建设、城乡学校师资同步优化、城乡学校装备同步提升,有效缩小城乡学校差距。一是抓城区学校扩容。苏仙区近三年通过财政拨款和社会融资共投入4亿元,新建了3所学校、改建了4所学校、扩建了1所学校,引进社会资金新建1所民办学校,共计新增学位近2万个,有效缓解城区大班额问题。桂阳县编制了城区学校布局专项规划,近三年投入资金4个亿,按照“新建一批、扩容一批、腾出一批”的工作思路,新增学位2万余个,城区学校大班额比例逐年减少。二是抓农村学校提质。苏仙区积极推进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所查10所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建设规范,全部建有塑胶运动场。实施了农村义务教育学校“温暖工程”,近两年累计投入627万元,完成19所农村寄宿制学校的热水工程和改电增容建设,切实解决农村学校寄宿生饮用水和生活热水问题;桂阳县三年来投入2798万元,完成106所非完全小学和教学点合格学校建设任务。2013年以来,每年安排420万元,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解决学生安全饮水问题。2014年,安排专项资金832万元,实现所有农村寄宿制学校有热水供应。三是抓教育装备提升。苏仙区以“省教育信息化试点区”建设为契机,大力推进“三通两平台”建设。推出中小学“网络课堂”点播平台,充分发挥了名师课堂、名校课堂、同步课堂、专递课堂作用。投入资金3063万元,配齐了学校教学仪器设备,新建改建实验室22间,音、体、美等功能室16间,电脑室29间,创建“郴州市实验室标准化学校”6所;桂阳县在成功创建“湖南省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县”的基础上,2015年以来投入3400万元,对信息化设备进行升级更新,全面完成了“三通工程”建设任务,并组织开展了“网络联校”专递课堂等优质资源推送和远程教研活动,共建共享优质教育资源。

3. 坚持“普高与职高并重”,高中教育多元发展。2个县(区)将高中阶段教育发展纳入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给予人、财、物的保障,统筹协调发展。一是发展优质普通高中教育。苏仙区足额保障高中教师工资待遇,教师绩效工资按公务员津贴的1.5倍发放。大力改善普通高中办学条件,湘南中学近三年投入近2000万元修建了高标准的运动场、学生活动中心等,每个教室装备了电子白板教学系统,学校近年来大力发展小专业教学,建设“初高中一体化美术特色学校”,逐步形成了音体美教育特色。2015年全区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全科合格率为94.24%,超出全省平均水平近10个百分点;桂阳县出台了《普通高中中长期教育发展规划》,形成2所普通高中和2所完全中学的办学格局,将桂阳县一中、三中1.14亿元债务全部剥离,由政府逐年化解,较好地解决了普通高中学校债务压力。投入2800万元,新建县一中体育艺术综合馆,投入1700万元,实施县二中、县八中高中部改造工程,普通高中学校的办学条件不断改善。县一中、二中各项管理制度落实到位,教育教学工作有规划、有检查、有结果;三中“加强学校体育人才培养”工作在省示范性普通高中网络督导评估中被评为全省特色(创新)工作。普通高中教学质量不断提升,2015年全县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全科合格率达96.8%,高于全省平均水平12个百分点。二是加速发展现代职业教育。苏仙区加强职教中心建设,区职教中心为正科级全额拨款事业单位,推动各类职教资源的有效整合。近三年,区职教中心举办劳动力转移培训等各类培训班100多期,培训5000多人次,被评为“湖南省示范性县级职教中心”。区属郴州市第一职业中专为国家级重点职业中专,省级示范性职业学校,注重将现代企业先进文化理念融入校园文化建设,近几年参加省职业院校技能竞赛取得较好名次,7个专业的市级专业技能抽查合格率均为100%。桂阳县着眼办湘南地区一流职业学校的发展目标,不断加强职业教育基础能力建设,投资2.5亿元建设了占地250余亩、可容纳6000学生的县职业技术教育学校新校区,配备专业教学设施设备2000余万元;为职业学校安排编制,允许学校到高校带编直招;每年预算300万元,实施中职学生伙食补助和县级奖励政策。桂阳县职业技术教育学校为国家级重点中等职业学校,湖南省示范性中等职业学校,近年来职校学生在各类职业技能大赛中,获国家级奖1人,省级奖23人,市级奖82人。

三、 主要问题与建议

(一)要依法保障教育经费投入到位

苏仙区通过自评追补教育资金1210万元,桂阳县通过自评追补教育资金2754万元,省评追补教育资金1401万元。一是要保证追补的资金不收回,不顶抵2016年教育经费预算;二是要坚持各项法定有稳定资金来源的教育专项资金,全额纳入教育项目支出预算并及时拨付,专款专用;三是要进一步规范预算编制的完整性和合理性。

(二)要进一步推进各类教育持续协调发展

1. 进一步加快发展学前教育。一是办园条件需进一步改善。苏仙区所查幼儿园适合幼儿操作和游戏的玩教具和图书数量少,部分幼儿园存在大班额现象,个别幼儿园活动室场地偏小;桂阳县部分幼儿园设施设备配套不完善,厕所蹲位不足,活动室面积不足。幼儿园中配备的适宜3—6岁幼儿操作和游戏的玩教具和图书数量少,个别幼儿园区角虽有创设环境,但基本为摆设,幼儿难以操作。二是“小学化”倾向需进一步消除。2个县(区)部分幼儿园存在“小学化”倾向,有的幼儿园教学计划中有拼音、算数、汉字书写等内容,幼儿书包内有拼音数学作业本。三是幼儿园管理需进一步规范。苏仙区部分幼儿园保育员持证上岗率不高,部分幼儿园教职工未购买社会保险;桂阳县部分幼儿园未为教职工购买保险,普惠性民办幼儿园的奖补资金不足,个别幼儿园没有消防通道。2个县(区)要加强农村幼儿园和民办幼儿园的管理与指导,强化一日常规和教学常规管理,做好教师职称申报与评审政策的宣传与引导。

2. 进一步推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一是城区大班额问题仍然突出。苏仙区城区小学平均班额为49.4人/班,初中平均班额为56人/班;桂阳县城区小学平均班额达到了57人/班,大班额班级数量占城区小学班级总数的78%,城区初中平均班额达58人/班,大班额班级数量占城区初中班级总数的73.8%。二是教师结构不均衡。苏仙区校校之间仍有结构性缺编现象,城区中小学班额大,学位不足,初中师生比不达标,农村中小学教师编制富余;桂阳县部分学科教师不足,全县测算,体育教师缺173人,美术教师缺34人,音乐教师缺23人。三是办学条件需进一步改善。桂阳县部分学校缺少少先队活动室、阅览室、音乐室等,部分农村学校学生宿舍条件亟待改善,有2人睡一张床铺的现象。四是农村学校教育质量有待提高。苏仙区部分农村初中学校的教学质量不高,普高升学率较低。部分农村学校,虽然各功能室齐备,仪器设备基本到位,但使用效率不高,效果欠佳。

3. 进一步推动高中阶段教育协调可持续发展。一是要进一步推进普通高中教育均衡、特色发展。苏仙区要做好湘南中学高中部大班额问题的化解工作,尽快启动湘南中学室内运动场馆项目建设,提升其办学品位。桂阳县要进一步优化普通高中学校布局,尽早启动城区新建普通高中工程,加大对县二中、县八中两所农村高中的扶持力度,在条件和师资方面缩小与城区高中的差距。二是要加强普职分流力度,增强职业教育服务地方经济发展的能力。2个县(区)2015年普职分流比分别为29.85%、21.3%,分别低于全省平均水平6.3个百分点、14.8个百分点。苏仙区要尽早确定郴州市第一职业中专的发展规划,抓住机遇,建设一所符合现代职业教育发展标准的高规格中等职业学校,为苏仙区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提供技能型人才支撑;桂阳县要抓住桂阳县职业技术教育学校新校区搬迁的重要机遇,支持学校抓好专业建设、课程建设,在实训设施设备配套,教师队伍引进方面,给予政策倾斜和大力支持,建设“一流职校”,服务县域经济。

郴州市及2个县(区)人民政府要针对目前教育发展中存在的问题,研究并制定切实可行的整改方案,于12月份报省教育督导委员会办公室;郴州市教育督导委员会办公室要对2个县(区)的整改工作加强跟踪督查和指导,并于12月底汇总反馈各项整改情况。省教育督导委员会办公室将在适当时候对整改落实情况进行复查评估。

湖南省教育督导委员会

2016年11月10日

主办单位:湖南省教育厅 地址:湖南省长沙市东二环2段238号
咨询服务电话:0731-84714899 备案号:湘ICP备09005173号-8
湘公网安备:43010202000676号 网站标识码:4300000035
技术支持:湖南省教育厅信息中心
网站技术:0731-82207750(仅受理网站建设维护相关事宜)
办公时间:上午:8:00-12:00;下午14:30-17:30(冬春季),15:00-18:00(夏秋季),国家法定节假日除外。

湖南省教育督导委员会对郴州市苏仙区、桂阳县教育工作督导评估意见

137118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