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文理学院2017-2018学年信息公开工作报告
本报告根据《高等学校信息公开办法》、《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全面推进高校信息公开做好信息公开年度报告工作的通知》(教办厅函〔2018〕80号)要求进行编制。全文包括概述、学校信息主动公开情况、办理信息公开申请情况、对信息公开的评议情况、信息公开工作主要经验、问题和改进措施等内容。按照上级要求,本报告所列本学年度数据的起止时间为2017年9月1日至2018年8月31日,通过湖南文理学院信息公开网(http://xxgk.huas.cn/)对社会发布,并报湖南省教育厅备案。
一、 概述
学校党政一贯高度重视信息公开工作,切实执行《高等学校信息公开办法》《教育部关于公布〈高等学校信息公开事项清单〉的通知》《湖南文理学院信息公开实施办法》,结合学校实际努力贯彻中央、教育部、湖南省教育厅关于政务公开的文件精神,遵循“以公开为常态,不公开为例外”的原则,按照“便民、及时、准确”的要求,把公开理念有机融入各项工作中,以做好信息公开工作为契机,完善内部治理,完善工作机制,充分发扬信息公开对于践行群众路线、促进依法治校、提高管理服务水平的作用。
本学年度,学校信息公开领导小组办公室紧盯《高等学校信息公开事项清单》(以下简称《清单》)所列事项对应的职能部门和具体承办人,及时提醒;相关职能部门积极配合,《清单》各事项均已公开。并且,学校在信息公开工作的基础上,根据中央、教育部和湖南省教育厅关于全面推进政务公开的文件精神,结合学校实际制定实施《湖南文理学院信息公开实施办法》,根据人事变化及时调整学校信息公开工作领导小组,学校在决策、执行、管理、服务、结果“五公开”方面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水平不断提高。同时,学校加强对信息公开的管理工作,严格信息发布审批程序,依法依规进行保密审查。
二、 主动公开情况
(一)主动公开信息的数量
我校2017至2018学年度通过学校门户网、办公自动化网、学校官网、微博微信等途径发布信息2240条,其中,通知公告587条,党政文件241条,校园门户网481条,官方微博205条,官方微信726条。共编印《湖南文理学院报》12期。校内各单位也通过本单位网站积极做好信息公开工作。
(二)主动公开信息的方式和途径
1. 互联网:我校通过湖南文理学院信息公开网以及各相关职能部门、学院网站向师生员工和社会公众公开信息。
2. 校报、学报、各类手册、报表等纸质媒体媒介:通过发行校报、学报等期刊,发放学生手册、教师手册、统计报表等纸质资料公开信息。
3. 校内公告栏、宣传栏、电子显示屏等形式。
4. 其他形式:通过教代会、校属各单位负责人会议、学代会及相关专题会议等形式公开信息。
(三)贯彻落实《高等学校信息公开事项清单》情况
根据教育部公布的《高等学校信息公开事项清单》,学校制定了《湖南文理学院信息公开目录》,将主动公开信息分为十四个部分,包括学校概况、制度规范、发展规划、人才培养、招生就业、学生管理、科研工作、人事管理、对外合作交流、财务管理、基建维修与资产、审计工作、突发事项、其他事项等,下设33个细化栏目并对各栏目进行内容充实、完善。学校根据教育部要求,结合已有的信息公开目录,认真开展了两项工作:1.开展了信息梳理、载体设计等工作,明确了各部门在信息公开清单的职责;2.正在进一步优化信息公开网站布局,设立招生、财务、人事等专栏,清晰合理地展现信息公开的内容。具体情况见附件《湖南文理学院清单事项公开情况表》。
(四)招生信息公开情况和特色做法
1. 概述。学校坚持阳光招生,严格按照《教育部关于进一步推进高校招生信息公开工作的通知》(教学函〔2013〕9号)要求,依据《高校招生信息公开职责分工目录》,切实落实“十公开”制度,积极拓展招生信息公开渠道和方式,对招生工作全过程相关信息公开,保证信息发布的及时性。
2. 充分运用“两平台、一网站”,扎实推进“十公开”。学校通过教育部“阳光高考”平台、“湖南文理学院招生就业处”微信公众平台与“湖南文理学院招生信息网”网站(“两平台、一网站”),已逐步形成健全、功能互补的信息公开机制,切实落实教育部“十公开”要求。招生就业处充分运用教育部“阳光高考”信息公开平台,开展咨询周、在线答疑以及公布各类招生章程、名单公示,有效提高了信息覆盖面和及时性;大力拓展“湖南文理学院招生就业处”微信公众平台影响力,通过图片、文字、视频等丰富、活泼的形式,全时全域全速公开信息,互动传播。以“湖南文理学院招生信息网”网站为根本,对招生政策、招生章程、招生计划、录取情况、咨询及申诉渠道、新生复查、学生获奖等方面进行信息公开。
3. 创新工作渠道,力求政策宣传全公开、全覆盖。学校招生就业处在历年宣传基础上,着重加强新媒体宣传力度,利用微信平台,持续扩大考生覆盖面,提高考生浏览信息便捷度,进一步畅通信息发布渠道。着重研判宣传领域新趋势,创新运用“网络直播”宣传手段,与考生实现点对点政策宣讲,极大提高了宣传效率。招生就业处还通过公布招生组联系方式及举办网上校园开放日等多种形式开展招生咨询。通过多种渠道,尽量满足各类人群的信息需求,这些创新的信息公开形式,更加拉近了考生、社会跟学校的距离,实现了面对面的信息交流。
(五)财务信息公开情况和特色做法
1. 概述。本学年度,学校落实“全面规范、公开透明”预算管理体制,主动接受师生员工和社会的监督,进一步加大财务信息公开公示力度。通过学校财务处网站、学校信息公开网、财务年鉴、财务执行情况简报、微信公众号以及教代会工代会等载体和平台,公开各类财务信息,包括学校部门预算决算、年度财务报告、校内综合财务预算、专项执行、收费项目与标准、学校财务管理规章制度等内容。
2. 通过印发文件、利用新媒体多渠道发布财务信息。一是印发实用财经制度汇编手册和财务报账服务指南,向全校师生告知最新财务管理规定。二是及时更新财务网络的财务信息和业务流程。三是通过处长信箱、意见箱征集师生员工的意见和建议。四是充分运用行政办公群发布最新的财经政策和通知,加强各单位财务经办人员与财务处工作人员之间的业务沟通和交流。五是借助财务处微信发布财务信息,扩大信息受众面。
3. 通过学校各类会议向师生员工公开财务信息。一是在每年召开的教代会上由分管财经工作的校领导做年度财经工作报告,向教职工代表通报上年度的财务收支、经费使用和预算执行情况,让广大教职员工参与学校的当家理财。二是通过每学期一次的全校财经工作会,财务、审计、纪检监察等部门向学校各单位宣传国家的财经政策和财经纪律。三是召开财务联络员会议,将学校财经政策和财务管理上的最新思路等有针对性地向各单位财务联络员进行宣传和讲解,消除财务管理信息的不对称障碍。
4. 充分发挥网络信息平台作用,促进财务信息公开。实时更新财务处网站内容。通过财务网站发布财务文件制度等各类财务信息,主要涉及国家省级各类财经政策和学校财务规章制度,既有教师关心的财务报账审批制度、差旅费、会议费、培训会等管理办法,又有学生关注的收费项目和标准等收费文件,还有师生报账服务指南等等,财务通知也及时的公布到财务网上。
5. 完善财务处综合信息门户。校内各单位可在财务处综合信息门户实时查询到本单位经费使用和结余情况,各学院可实时查询到本学院各类学生已缴费和欠费情况,各位老师可实时查询到项目经费使用及结余、本人工资和代扣款等情况,各位同学可实时查询到本人已缴费和欠费情况。
三、 依申请公开和不予公开情况
1. 2017-2018年度本学年学院受理申请0件次。
2. 2017-2018年度学院坚决按照《高等学校信息公开办法》对不予公开的信息不予公开。学院收到不予受理申请总数0件次。
3. 2017-2018年度我院无依申请公开的收费、减免情况。
四、 对信息公开的评议情况
学校师生和社会公众对学校信息公开工作总体满意。针对干部任免、职称评审、校院两级管理考核招标等教职工关心的工作,我校严格执行信息公开程序,及时通过校内信息门户网站、情况通报会等形式发布相关信息,让广大教职员工了解相关政策和工作进展,我校师生员工对此类信息公开工作表示满意。针对人员招聘、招生等信息等社会公众普遍关心的问题,我校及时通过学校官方网站、微博和微信平台等渠道进行信息公开和互动沟通,并接受社会评估和监督,社会公众对我校此类信息公开工作广泛认可。
五、 因信息公开工作受到的举报、复议、诉讼情况
本学年度,学校没有因信息公开工作而受到举报的情况,也没有发生涉及信息公开的行政复议、诉讼或者申诉。
六、 信息公开工作的新做法新举措、主要经验、问题和改进措施
1. 新做法新举措和主要经验。一是提高思想认识。我们深刻认识到,信息公开工作是提高学校管理服务水平、增强学校公信力执行力、保障师生员工和社会公众合法权益的制度性安排,坚持“以公开为常态、不公开为例外”原则,依法将公开理念贯穿融入到各项工作之中。二是加强组织领导。学校校务公开领导小组加强领导,党委副书记具体主管。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挂靠学校党政办公室,安排专人办理具体事务,直接对接相关部门(单位)办公室主任和《清单》事项承办人。三是做好督促检查。学校办公室建立了《清单》事项台账,明确了各主动公开事项的时间、承办人,便于事先提醒相关部门(单位)按规定公开信息。事后加强检查,对于《清单》事项公开不全面、不明确的,及时督促纠正,重要事项信息以书面形式下达任务单督办。四是统筹校务公开与信息公开。学校以“五公开”为指引、《清单》为底线,紧盯招生、财务、评价评奖等重点热点领域信息公开,稳步推进师生参与校(院)决策及其执行和监督,积极回应师生和社会关切,丰富拓展公开内容和途径,不断提高学校透明度。五是依法依规做好公开前的保密审查工作。
2. 存在的主要问题和改进措施。学校信息公开工作尽管扎实推进,但仍在思想意识、协调管理等方面存在薄弱环节。今后工作的改进思路和措施主要有:一是进一步增强公开意识、提高业务能力。研究组织召开全校性的信息公开工作会议,加强工作理论宣讲和技能培训,提高有关管理干部的信息公开政策法规水平和工作能力。二是健全体制机制。建立健全党务、校务和信息公开的统筹机制,进一步加强领导,明确职责分工,加大督查力度,探索将校属各单位落实公开职责情况纳入年终考核的制度性方案。三是着力增强公开实效。在执行好《清单》的基础上,以师生普遍关注的事项为重点,探索制定信息公开负面清单,以负面清单倒逼公开范围的拓展。同时,做好学校重要改革政策和规章制度的解读、回应工作。四是营造信息公开工作良好氛围。加强信息公开工作的宣传力度,提高广大师生员工对信息公开工作重要性的认识。充分利用信息化手段,不断拓宽信息公开的渠道,丰富信息公开的内容和形式。强化舆论引导和舆论监督,保障师生员工的知情权和监督权,努力营造师生员工关心、支持、参与学校信息公开工作的良好氛围。
湖南文理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