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女子学院:联动聚势数智搭桥,为女大学生高质量就业铺就“锦绣路”
“没想到校领导会亲自送我们到岗,这份重视让我对未来工作更有信心了!”近日,在长沙文创职业技术学院的入职现场,湖南女子学院2025届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毕业生阳菲难掩激动。当天,该校分管就业工作副校长带队将阳菲等4名毕业生送至新岗位,校长何旭娟也殷殷嘱托她们“在实践中锤炼本领,做女院的靓丽名片”。这暖心一幕,正是湖南女子学院深耕女大学生就业工作的生动缩影。
近年来,湖南女子学院紧扣“稳就业”“保就业”工作部署,以“为女生成才奠基”为核心,从价值塑造、能力提升、资源整合、服务优化多维度发力,构建起全方位、立体化的就业支持体系,持续推动女大学生从“好就业”向“就好业”跨越,为社会发展注入强劲“她力量”。

全过程指导,激活就业“内生动力”
“大一职业规划课帮我找准考公方向,后续的简历指导、面试模拟更是让我少走了很多弯路。”成功考取公务员的2025届学前教育专业毕业生罗雅娜,对学校的就业指导体系赞不绝口。
学校坚持“三全育人”理念,将就业教育贯穿大学四年。构建分阶段、全覆盖的生涯规划课程体系,修订《大学生就业指导》教材,推行“线上+线下”混合教学,立项校级一流课程,让就业指导更精准。策划“开学第一课”“我与党委书记面对面”“臻美大讲坛”等品牌活动,把思想政治教育与职业规划深度融合,引导学生树立正确就业观。举办简历大赛、职业规划大赛,邀请资深HR、女企业家、优秀校友开展专题讲座,通过“实战演练+榜样引领”,提升学生求职竞争力。2025年以来,学校已开展考公考编、职场礼仪等分层分类培训15场,覆盖学生超1.2万人次。2023-2024年,近70名毕业生投身“西部计划”等基层项目,10余名学子应征入伍,将个人理想融入国家发展。
此外,学校还响应产业需求,开设“数字营销”“数智应用能力”2个教育部“双千计划”微专业,150余名学生结业后,在数字经济领域就业竞争力显著提升。
全链条联动,打造就业“资源矩阵”
“从专业学习到企业实习,再到最终入职,学校的‘访企拓岗’帮我们打通了就业通道。”2025届音乐学专业毕业生叶溪钰,在学校推荐下顺利入职心仪企业,她口中的“访企拓岗”,正是学校整合就业资源的重要举措。
为拓宽就业空间,湖南女子学院构建起“全员参与、多方协同”的就业育人共同体。校领导带队,二级学院跟进,赴湘江新区、珠三角、长三角等地走访近300家产业园区、重点企业,建立300余家深度合作单位,挖掘适配女大学生的优质岗位。依托“校友回湘”平台,聘请优秀创业校友担任导师,举办校友企业专场招聘会,支持“鲲鹏乐职”等校友项目入驻创新创业基地,形成“校友带教、学生实践”的孵化模式。与长沙人社局、深圳市宝安区教育局等政府部门合作,引进优质企事业单位举办专场招聘,100余名毕业生通过此类合作成功就业。联合华为子公司深圳慧通商务有限公司开设“新芽计划”培训班,实现“实习即就业、就业即成才”的无缝衔接。
与此同时,学校还动态优化专业结构,停招汉语国际教育、财务管理等6个适配性不足的专业,新增数据计算及应用、跨境电子商务等6个新兴专业,让人才培养更贴合市场需求。
全方位服务,织密就业“暖心网络”
“云平台推送的岗位特别精准,省去了我到处找岗的时间。”“遇到就业困惑时,辅导员和导师更是随时帮我解答。”2025届毕业生邹舟通过学校云就业平台,顺利拿到心仪企业offer。
顺应数字化趋势,湖南女子学院打造集信息发布、智能匹配、在线咨询于一体的云就业服务平台,运用大数据实现“岗找人”精准推送,近一年累计推送有效岗位超1.1万条,服务学生3492人。创新“线上直播带岗+线下实地招聘”模式,一年来举办招聘活动76场,1000余家企业参与,提供岗位3万余个,实现“屏对屏”与“面对面”服务无缝衔接。
针对就业政策理解难、困难毕业生求职难等问题,学校梳理长株潭、广东等地就业红利政策,制成便携折页和展架。2023-2024年为近800名毕业生争取求职创业补贴110余万元。开设“就业风险防控”宣讲会,整理女性求职诈骗案例开展警示教育。建立“校—院—班”三级帮扶体系,为就业困难毕业生“一人一策”精准匹配岗位,近两年累计帮扶720名困难学子,确保有就业意愿者100%就业。2025届服装专业毕业生周文欢,正是在学校帮扶下既拿到斐乐公司offer,又成功入选西部计划,最终选择到基层贡献青春力量。
“我们将持续聚焦女生成才需求,把就业工作做细做实,让每一位女大学生都能在广阔天地实现人生价值。”湖南女子学院党委书记段美娟表示,学校将继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拓宽高质量就业渠道,让更多“她力量”在服务国家战略、推动区域发展中绽放光彩。(通讯员:莫文斌、杨平、王丽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