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时代微电影 校园文化重创新——湖南省第四届校园文化论坛暨湖南省大学生微电影节开幕
“适应微时代,融入创客圈”。6月11日晚,由中共湖南省委宣传部、省委教育工委、省教育厅、团省委主办,湖南教育电视台、湖南教育电视传媒有限公司承办的“筑梦青春——湖南省第四届校园文化论坛暨2015‘我的中国梦’湖南省大学生微电影节”在湖南教育电视台演播厅举行。湖南省人民政府副省长李友志出席,对活动给予高度评价,并在现场宣布第三届大学生微电影大赛启动。
湖南省人民政府副省长李友志莅临晚会现场发表讲话并宣布湖南省第三届微电影大赛启动
现场活动:微时代微电影
本次活动以“青春筑梦”之名,以“适应微时代,融入创客圈”为主题,是“湖南省校园文化论坛”与“湖南省大学生微电影大赛”的首次创新结合。在这个属于湖南百所高校师生的“创客”文化盛会上,包括了“校园文化论坛宣讲”、“第二届微电影大赛颁奖典礼”、“第三届微电影大赛启动仪式”三大内容。
活动现场聚集了来自全省100余所高校的负责人及高校微电影主创团队。湖南省人民政府副省长李友志讲话并宣布第三届湖南省大学生微电影大赛启动,省委教育工委书记、省教育厅厅长王柯敏为10所高校颁发优秀组织奖,省委宣传部副部长宋智富为活动致词,省委教育工委副书记、省教育厅副厅长肖国安、团省委副书记廖良辉和湖南出版投资控股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龚曙光等为第二届湖南省微电影大赛的优秀剧作团队颁奖。
“今天的中国,正处于一个孕育梦想、追寻梦想、实现梦想的时代,正处于一个‘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时代。科技日新月异,‘互联网+’更需要当代大学生群体在这一光荣而艰巨的时代进程中激发创新活力,自强不息、奋发有为。推进大众创新创业,实现“中国梦”,需要一代又一代中国人为之努力。”李友志对活动给予高度评价,并希望大学生们在新一届的微电影大赛中取得好成绩。
湖南省委教育工委书记、省教育厅厅长王柯敏为第二届微电影大赛优秀组织奖获奖高校颁奖
校园文化论坛:力推创客 强调创新
由省委宣传部发起,由省委教育工委、省教育厅、团省委等部门共同打造的全省校园文化建设品牌活动——湖南省校园文化论坛,至今已是第四届。从创新到创业,再到今年的“创客”,校园文化论坛旨在通过校园文化建设理论与实践的提炼、成果与经验的分享,推动建设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根本、具有时代特征和学校特色的校园文化。
“创新,我们从实际出发,从母体文化出发,所以,在活动编排上,我们也想秀出中国语言文字的底蕴美,秀出环节编排的创意美”,活动导演组负责人说。与往届不同,今年校园文化论坛的创新在于整体编排,活动与微电影节结合,并划分成5个篇章。每个篇章由“篇章关键字(一个有意思的生僻汉字)——校领导宣讲关键词(围绕校园文化建设的一个词)——微电影获奖选手感言关键句(影片中提炼的一个关键句)”的“字—词—句”形式构成。
“圞(luán)”、“衎(kàn)”、“鱻(xiān)”、“悫(què)”、“龘(dá)”,每一个篇章关键字都代表着一种校园文化,来自湘潭大学、湖南师范大学、湖南理工学院、湖南科技大学、湖南工艺美术职业学院的五位高校负责人,此刻带来的不再是校领导的报告体,而是一场独特的宣讲式的专注演讲。湖南艺术职业学院的大学生表演团队,以传统戏曲唱腔演绎毛泽东诗词《蝶恋花·答李淑一》,以此诠释青年一代的“家国情怀”。
高校“创客”们欢聚一堂
微电影颁奖典礼:一组镜头,一份荣耀
2014年5月,第二届“我的中国梦”湖南省大学生微电影大赛面向全省100多所高校发出集结号。历时一年,共征集剧本180部,入围作品69部,经国内、省内资深影视艺术专家组成的评审团进行两轮评审后,最终39部次作品获得各奖项提名。参赛作品通过网络展播,总计达到了1900多万点击率和800多万播放率。微时代里的微电影,成为大学生们共同的精神盛宴,成为无数青年才俊展示才华、放飞梦想、激扬青春的代名词。秉承公平、公正的原则,每个奖项的决出,都经“网络投票”、“专家网络审片”、“填写评审表”和“评审团合议”四个流程。昨晚,颁奖典礼共颁布了优秀组织奖、最佳美术奖、最佳摄影奖、最佳编剧奖、最佳音乐奖、最佳创意奖、最佳男演员奖、最佳女演员奖、最佳人气奖、最佳导演奖、最受欢迎影片奖等11大奖项。
长沙民政职业技术学院学生团队创作的《理想之光》,其主人翁原型廖志胜,是一名脑瘫少年,其也正是获奖剧作的编剧,作品摘得最受欢迎影片奖、最佳男演员奖两项桂冠,引发现场感动高潮。湖南艺术职业学院带来的《满江红》同获最受欢迎影片奖,并获最佳人气奖,其以剧作故事,向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致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