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省教育厅 >  就业创业 >  通知公告

关于全省普通高等学校 2020 届毕业生初次就业情况的通报

湖南省教育厅  时间:2021-04-27 16:42

各普通高等学校,有关单位:

就业是最大的民生,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事关广大毕业生和群众切身利益,事关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事关经济平稳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在各级党委、政府高度重视和有关部门大力支持下,根据《教育部办公厅关于严格核查 2020届高校毕业生就业数据的通知》(教学厅函〔2020〕19 号)及《湖南省教育厅关于做好全省普通高校 2020 届毕业生初次就业状况统计、核查与监测工作的通知》(湘教通〔2020〕164号)等文件要求,通过各高校和各级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管理服务部门的共同努力,我省普通高等学校 2020 届毕业研究生、本专科毕业生(以下简称毕业生)就业工作进展顺利,绝大多数毕业生走上了工作岗位。在各高校就业情况数据的核查汇总基础上,现将全省普通高校 2020 届毕业生初次就业情况(截止 2020 年 8 月 31 日)通报如下。

一、总体就业情况

2020 年,湖南省普通高校共有毕业生 397962 人,已就业315261 人,就业率为 79.22%。其中,本科毕业生 175134 人,已就业 139074 人,就业率为 79.41%;高职专科毕业生 200421人,已就业 156322 人,就业率为 78.00%;毕业研究生 22407人,已就业 19865 人,就业率为 88.66%。

二、按性别划分就业情况

2020 年,共有男性毕业生 183174 人,已就业 147799 人,就业率为 80.69%。其中,本科毕业生 76441 人,已就业 62099人,就业率为 81.24%;高职专科毕业生 96586 人,已就业 76416人,就业率为 79.12%;毕业研究生 10147 人,已就业 9284 人,就业率为 91.50%。

2020 年,共有女性毕业生 214788 人,已就业 167462 人,就业率为 77.97%。其中,本科毕业生 98693 人,已就业 76975人,就业率为77.99%;高职专科毕业生103835人,已就业79906人,就业率为 76.95%;毕业研究生 12260 人,已就业 10581人,就业率为 86.31%。

三、按湖南省内外生源划分就业情况

2020 年,共有湘籍生源毕业生 299719 人,已就业 237250人,就业率为 79.16%。其中,本科毕业生 111194 人,已就业88994 人,就业率为 80.03%;高职专科毕业生 176849 人,已就业 137945 人,就业率为 78.00%;毕业研究生 11676 人,已就业 10311 人,就业率为 88.31%。

2020 年,共有非湘籍生源毕业生 98243 人,已就业 78011人,就业率为 79.41%。其中,本科毕业生 63940 人,已就业50080 人,就业率为 78.32%;高职专科毕业生 23572 人,已就业 18377 人,就业率为 77.96%;毕业研究生 10731 人,已就业 9554 人,就业率为 89.03%。

四、按城镇与农村生源划分就业情况

2020 年,共有城镇生源毕业生 135755 人,已就业 104248人,就业率为 76.79%。其中,本科毕业生 68369 人,已就业 51821人,就业率为 75.80%;高职专科毕业生 56624 人,已就业 42991人,就业率为 75.92%;毕业研究生 10762 人,已就业 9436 人,就业率为 87.68%。

2020 年,共有农村生源毕业生 262207 人,已就业 211013人,就业率为 80.48%;其中,本科毕业生 106765 人,已就业87253 人,就业率为 81.72%;高职专科毕业生 143797 人,已就业 113331 人,就业率为 78.81%;毕业研究生 11645 人,已就业 10429 人,就业率为 89.56%。

五、按困难毕业生与非困难毕业生划分就业情况

2020 年,共有困难毕业生(包括家庭经济困难、重灾区、零就业家庭、纯农户家庭和身体残疾、建档立卡贫困毕业生等情况毕业生,下同)117485 人,已就业 94743 人,就业率为80.64%。其中,本科毕业生 47307 人,已就业 38848 人,就业率为 82.12%;高职专科毕业生 66671 人,已就业 52766 人,就业率为 79.14%;毕业研究生 3507 人,已就业 3129 人,就业率为 89.22%。

2020年,共有建档立卡贫困毕业生25141人,已就业21802人,就业率为 86.72%。其中,本科毕业生 9996 人,已就业 8771人,就业率为 87.75%;高职专科毕业生 14606 人,已就业 12533人,就业率为 85.81%;毕业研究生 539 人,已就业 498 人,就业率为 92.39%。2020 年,共有非困难毕业生 280477 人,已就业 220518人,就业率为 78.62%;其中,本科毕业生 127827 人,已就业100226 人,就业率为 78.41%;高职专科毕业生 133750 人,已就业 103556 人,就业率为 77.43%;毕业研究生 18900 人,已就业 16736 人,就业率为 88.55%。

六、按学科专业大类划分就业情况

2020 年,在本科毕业生中,就业率排前三名的学科有:历史学(就业率为 84.78%),工学(就业率为 83.02%),教育学(就业率为 83.02%)。

2020 年,在高职专科毕业生中,就业率排前三名的专业大类有:公共管理与服务大类(就业率为 88.32%),能源动力与材料大类(就业率为 86.95%),文化艺术大类(就业率为 85.20%)。

2020 年,在毕业研究生中,就业率排前三名的学科有:工学(就业率为 94.62%)、经济学(就业率为 92.79%),理学(就业率为 89.98%)。

七、按就业去向划分就业情况

2020 年,共有 166926 人签订协议和劳动合同形式就业(包括签就业协议形式就业、签劳动合同形式就业、科研助理、管理助理、应征义务兵、国家基层项目、地方基层项目等,下同),占毕业生总人数的 41.95%;共有 102725 人灵活就业(包括其他录用形式就业、自由职业等,下同),占毕业生总人数的25.81%;共有 1785 人自主创业,占毕业生总人数的 0.45%;共有 43825 人升学(包括专升本、第二学士学位、考取研究生、出国(境)深造等,下同),占毕业生总人数的 11.01%;共有 71884 人有就业意愿未就业,占毕业生总人数的 18.06%;共有 10817 人暂不就业(无就业意愿),占毕业生总人数的2.72%。

2020 年,本科毕业生中共有 73125 人签订协议和劳动合同形式就业,占本科毕业生总人数的 41.75%;共有 39537 人灵活就业,占本科毕业生总人数的 22.58%;共有 734 人自主创业,占本科毕业生总人数的 0.42%;共有 25678 人升学,占本科毕业生总人数的 14.66%;共有 27725 人有就业意愿未就业,占本科毕业生总人数的 15.83%;共有 8335 人暂不就业(无就业意愿),占本科毕业生总人数的 4.76%。

2020 年,高职专科毕业生中共有 79341 人签订协议和劳动合同形式就业,占高职专科毕业生总人数的 39.59%;共有59502 人灵活就业,占高职专科毕业生总人数的 29.69%;共有994 人自主创业,占高职专科毕业生总人数的 0.50%;共有16485 人升学,占高职专科毕业生总人数的 8.23%;共有 41692人有就业意愿未就业,占高职专科毕业生总人数的 20.80%;共有 2407 人暂不就业(无就业意愿),占高职专科毕业生总人数的 1.20%。

2020 年,毕业研究生中共有 14460 人签订协议和劳动合同形式就业,占毕业研究生总人数的 64.53%;共有 3686 人灵活就业,占毕业研究生总人数的 16.45%;共有 57 人自主创业,占毕业研究生总人数的 0.25%;共有 1662 人升学,占毕业研究生总人数的 7.42%;共有 2467 人有就业意愿未就业,占毕业研究生总人数的 11.01%;共有 75 人暂不就业(无就业意愿),占毕业研究生总人数的 0.33%。

八、按单位性质划分就业情况

2020 年,共有 254186 人在不同性质工作单位就业(本部分仅分析就业去向为签就业协议形式就业、签劳动合同形式就业和其他录用形式就业三类情况,下同)。其中,到机关单位就业 2647 人,比例为 1.04%;到事业单位就业 40815 人,比例为 16.06%;到企业单位就业 208511 人,比例为 82.03%;到部队 1859 人,比例为 0.73%;其他 59 人,比例为 0.02%。

2020 年,本科毕业生中有 105301 人在不同性质工作单位就业。其中,到机关单位就业 1502 人,比例为 1.43%;到事业单位就业 17534 人,比例为 16.65%;到企业单位就业 85902人,比例为 81.58%;到部队 249 人,比例为 0.24%。

2020 年,高职专科毕业生中有 131283 人在不同性质工作单位就业。其中,到机关单位就业 608 人,比例为 0.46%;到事业单位就业 17138 人,比例为 13.05%;到企业单位就业111720 人,比例为 85.10%;到部队 1584 人,比例为 1.21%;其他 59 人,比例为 0.04%。

2020 年,毕业研究生中有 17602 人在不同性质工作单位就业。其中,到机关单位就业 537 人,比例为 3.05%;到事业单位就业 6143 人,比例为 34.90%;到企业单位就业 10889 人,比例为 61.86%;到部队 26 人,比例为 0.15%。

九、按地区分布划分就业情况

2020 年,有 254186 人分布在不同区域的工作单位就业(本部分仅分析就业去向为签就业协议形式就业、签劳动合同形式就业和其他录用形式就业三类情况,下同)。其中,在湖南省内就业 146184 人,比例为 57.51%;在泛珠江三角洲地区(含单位在港澳台,下同)就业 54969 人,比例为 21.63%;在泛长江三角洲地区就业 25004 人,比例为 9.84%,在泛渤海湾地区就业 9365 人,比例为 3.68%;在西南地区就业 8264 人,比例为 3.25%;在中部地区(湖南省除外,下同)就业 5602 人,比例为 2.20%;在西北地区就业 3881 人,比例为 1.53%;在东北地区就业 917 人,比例为 0.36%。

2020 年,本科毕业生中有 105301 人分布在不同区域的工作单位。其中,在湖南省内就业 54669 人,比例为 51.92%;在泛珠江三角洲地区就业 24268 人,比例为 23.05%;在泛长江三角洲地区就业 11491 人,比例为 10.91%,在泛渤海湾地区就业 5973 人,比例为 5.67%;在西南地区就业 3533 人,比例为 3.36%;在中部地区就业 2538 人,比例为 2.41%;在西北地区就业 2277 人,比例为 2.16%;在东北地区就业 552 人,比例为 0.52%。

2020 年,高职专科毕业生中有 131283 人分布在不同区域的工作单位。其中,在湖南省内就业 83020 人,比例为 63.24%;在泛珠江三角洲地区就业 27121 人,比例为 20.66%;在泛长江三角洲地区就业 11324 人,比例为 8.63%,在泛渤海湾地区就业 2227 人,比例为 1.70%;在西南地区就业 4119 人,比例为 3.14%;在中部地区就业 1821 人,比例为 1.39%;在西北地区就业 1344 人,比例为 1.02%;在东北地区就业 307 人,比例为 0.23%。

2020 年,毕业研究生中有 17602 人分布在不同区域的工作单位。其中,在湖南省内就业 8495 人,比例为 48.26%;在泛珠江三角洲地区就业 3580 人,比例为 20.34%;在泛长江三角洲地区就业 2189 人,比例为 12.44%,在泛渤海湾地区就业1165 人,比例为 6.62%;在西南地区就业 612 人,比例为 3.48%;在中部地区就业 1243 人,比例为 7.06%;在西北地区就业 260人,比例为 1.48%;在东北地区就业 58 人,比例为 0.33%。

十、按单位行业划分就业情况

2020 年,有 254186 人分布在不同行业的工作单位就业(本部分仅分析就业去向为签就业协议形式就业、签劳动合同形式就业和其他录用形式就业三类情况,下同)。就业单位行业分布比例排前三的行业是:教育行业(比例为 13.44%),制造业(比例为 13.06%),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比例为 11.33%)。

2020 年,本科毕业生中有 105301 人分布在不同行业的工作单位。就业单位行业分布比例排前三的行业是:教育行业(比例为 18.32%),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比例为12.80%),制造业(比例为 12.33%)。

2020 年,高职专科毕业生中有 131283 人分布在不同行业的工作单位。就业单位行业分布比例排前三的行业是:制造业(比例为 13.74%),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比例为 10.22%),批发和零售业(比例为 9.80%)。2020 年,毕业研究生中有 17602 人分布在不同行业的工作单位。就业单位行业分布比例排前三的行业是:教育行业(比例为 22.50%),制造业(比例为 12.39%),卫生和社会工作行业(比例为 11.46%)。

高校毕业生就业状况既与各级毕业生就业创业部门的工作有关,也与经济社会发展程度、社会就业岗位供给、国家战略重点领域及新兴领域等的人才吸引政策、毕业生就业观念和自身素质、高校学科专业设置及教育质量等密切相关。当前毕业生就业更趋灵活和多元化,就业率是动态变化的。各普通高校、有关单位、社会各界应理性看待高校毕业生就业率,不宜将不同地域、不同办学层次、不同类型学校、不同专业及不同统计时点的毕业生就业率进行简单比较。

湖南省教育厅

2020年11月23日

关于全省普通高等学校2020届毕业生初次就业情况的通报


关于全省普通高等学校 2020 届毕业生初次就业情况的通报

165162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