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战略研究:新时代语言文字事业的新使命
湖南省教育厅 时间:2020-11-08
言实1,周祥2
(1.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 语言文字应用系 北京 100010;
2.贵州师范大学 传媒学院 贵州 贵阳 550001)
提要:本文立足于语言文字事业发展的新时代坐标,从国际国内多维度分析新时代语言文字事业发展新形势、新需求、新挑战和新机遇,对新时代语言文字事业发展的新目标从步骤、内容、指标和思维主轴等方面进行了思考。文章提出了“体系+能力”新时代语言文字事业发展的顶层设计图谱和实践路径图谱,并建构了语言文字工作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体系框架,探讨了国家语言文字工作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主要思路和内容。
关键词:新时代;语言文字事业;治理体系;治理能力;现代化
一、语言文字事业发展新时代
新中国成立以来,在党和国家的高度重视下,我国的语言文字事业取得了巨大成就。纵观新中国语言文字事业发展历程,大致分为3个阶段。
第一阶段(1949~1978),是语言文字事业发展启航期。这一阶段语言文字事业工作以服务于建国创业和社会主义探索为宗旨,主要任务是聚焦语言文字本体规范,以开展文字改革、推进“三大任务”(简化汉字、推广普通话、制定和推行汉语拼音方案)为主要工作。
第二阶段(1978~2012),是语言文字事业发展新时期。这一阶段语言文字工作以服务于改革开放为宗旨,主要任务除了继续推进语言文字本体规范,开展语言文字信息处理和协调语言关系成为新的任务,以推广普通话、整理和简化汉字、推行汉语拼音方案以及语言文字工作“四化”建设(规范化、标准化、信息化、法治化建设)为主要工作。
第三阶段(2012年至今),进入语言文字事业发展新时代。这一阶段语言文字工作以服务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宗旨,主要任务是推进与我国综合国力相适应的语言文字事业全面发展,“体系+能力”建设是统揽这一阶段语言文字主要工作的总抓手。
虽然3个阶段历史背景、时代特征和语言文字事业发展实践不同,但语言文字战线肩负使命,赓续传统,接续奋进,走出了一条符合时代需求和我国语言国情的发展之路。新中国语言文字事业为提升国民科学文化素质,促进我国教育事业发展,推动科技进步和经济社会繁荣,维护国家统一和长治久安,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发挥了不可替代的基础支撑作用。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这是党的十九大做出的一项关系全局的重大政治判断,为我国语言文字事业发展提供了时代坐标、理论依据和实践遵循。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站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和推动人类文明发展的战略高度,多次就语言文字工作发表重要论述,做出重要指示批示,深刻揭示了新时代语言文字工作的鲜明特征、丰富内涵、重要意义和实践要求,成为新时代国家语言文字事业发展的定向航标。
全国语言文字战线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语言文字的重要论述和指示批示精神,2012年出台了《国家中长期语言文字事业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2—2020年)》(以下简称“《规划纲要》”),2016年出台了《国家语言文字事业“十三五”发展规划》(以下简称“《‘十三五’规划》”)对以 2020 年为节点的语言文字事业改革和发展进行了系统性规划部署。《规划纲要》和《“十三五”规划》实施以来,我国语言文字事业蓬勃发展,为新时代语言文字事业创新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2020年,国家语委积极筹备新中国成立以来第四次、新时代第一次全国性语言文字会议,这次会议将全面总结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语言文字事业发展成就经验,分析新时代语言文字工作面临的新形势、新需求、新挑战、新使命,对全面加强新时代语言文字工作做出部署。这次会议将为推动新时代语言文字事业改革发展开拓巨大空间、注入强大动力,成为我国语言文字事业发展史上一个具有标志意义的里程碑。
二、新时代语言文字事业发展面临新形势新需求
(一)从国内看,语言文字事业服务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使命更加艰巨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入重要推进期,党中央提出了“两个一百年”的奋斗目标,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重要基础组成部分,我国的语言文字事业助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担负着新的使命。
1.经济建设需要语言文字事业提供新助力
语言不仅具有工具属性(交际工具)和文化属性,而且具有经济属性(李宇明 2011a)。语言能力是劳动力的重要构成要素,新知识经济背景下信息化智能化迅猛发展,语言的经济价值日益受到重视。2019年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已将数据列为新的生产要素。语言数据资源的重要性突显,新时代经济发展,需要语言经济、语言产业提供强劲助推力量。
2.政治建设需要语言文字事业夯实基础
语言文字事业是政治建设的基础保障和坚强基石。新时代政治建设需要坚定不移推广普及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巩固国家通用语言文字主体地位,尊重和保护少数民族群众语言权利,引导人们树立正确的语言文化观,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语言文字是重要的国家安全工具、资源和要素,在安全局势日趋复杂的背景下,语言文字对保障国家长治久安日益重要,国家安全需要语言文字事业夯基垒石。
3.文化建设需要语言文字事业有力支撑
文化是民族的灵魂和血脉,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内在根基,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指出:“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中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语言文字是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新时代挖掘、传承、弘扬和发展语言文字承载的中华优秀文化,促进中华优秀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助力文化强国建设和国家文化软实力的提升,需要更加充分发挥语言文字事业培元、强基、铸魂的作用。
4.社会建设需要语言文字事业服务赋能
全民性和社会性是语言文字的本质属性之一,语言文字是社会建设的重要工具,也是社会建设的重要内容。新时代社会语言生活丰富且复杂,处理复杂的语言关系,特别是新兴的网络空间语言生活治理、机器语言管理,构建主次有序,和谐健康,互相促进,共同发展的语言生活,更好满足人民群众的多元语言服务需求,是语言文字事业亟待解决的重大现实问题。
5.生态文明建设需要语言文字事业创新发展
语言文字是重要的信息资源,在和谐共生、良性循环、全面发展、持续繁荣为宗旨的生态文明建设中具有特殊的作用。生态文明建设以提升人格文明、生态文明、产业文明为发展方向,和谐语言生态不仅对社会建设具有重要价值,对涵养整个生态文明建设的文化伦理也富有深意;语言文字产业与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深度融合,形成新兴绿色语言数字经济,可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注入新的动力。
(二)从国际看,解决国际语言生活中的问题亟须语言文字事业因势而谋,因时而进
现阶段,中文的国际地位、我国的外语能力以及参与世界语言治理的能力与我国的国际地位和国际贡献不相匹配,解决好这几方面问题事关我国作为世界大国的国际形象,以及我国未来在世界的话语权和影响力,这要求我们必须科学谋划,积极作为。
1.中文国际地位提升需要新方略
当今世界,很多国家推出推广本国语言的新目标新方略。以法国为例,2018年马克龙总统在加强推广法语新战略中宣布,法国将加强法语推广,使其2050年成为全球第三大语言,计划到2050年让全球说法语的人数从当今的2.74亿人增加到超过7亿人。近年来,中文国际教育事业取得令人瞩目的成绩,但加速深刻演变的世界大变局使得中文国际发展阻力加大,风险倍增。中文的国际应用严重不足,以中文文本在国际学术论文中的使用为例,有研究表明:在自然科学(SCI)、社会科学(SSCI)、艺术与人文学科(A&HCI)三大引文索引数据中,英文文本均居压倒性优势,综合占比高达96.19%,中文文本综合占比仅为 0.23%(饶高琦,等2020),差距巨大。通过用中文“学习”、用中文“传播”、用中文“创造”等综合方略,增强中文语言文化国际供给能力,提升中文国际地位,亟须系统谋划,综合施策。
2.国家外语能力提升需要全面加强
新时代我国肩负的国际责任日益增大,要求我国参与多边事务的外语能力迅速提升。我国目前有3亿以上的外语学习者,是名副其实的外语教育大国。但我国国家外语能力建设还存在突出问题,在外语教育规划、外语教育语种覆盖数量、外语人才培养质量、外语人才国际影响力方面都存在很大差距。仅以外语教育涉及的语种覆盖数量为例,2009年美国高校已经能够开设259种语言的课程,其中非通用语244种,根据国家外语人才资源动态数据库的统计,我国高校招收的非通用语专业2019年才达到101种(转引自文秋芳2019b),我国与外语教育强国存在明显差距。
3.参与世界语言治理需要贡献更多的中国力量
新时代更好发挥负责任大国作用,要求我国积极参与世界语言治理。近年来世界语言生活错综复杂,国际语言单一化、语言濒危、语言矛盾与冲突、语言能力与社会可持续发展等问题日益突出,亟待解决。我国政府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2014年在苏州共同举办世界语言大会,2018 年在长沙共同举办世界语言资源保护大会,两次大会分别发布《苏州共识》和《岳麓宣言(草案)》,成为我国参与世界语言治理的重要成果。面对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和全球治理体系变革加速推进的世情,更需要我国从政界、学界到企业、社会组织,拓宽视野,共同发力,积极发出中国声音,提出中国方案,贡献中国智慧,为世界语言治理贡献中国力量。
新形势、新需求、新挑战,也为语言文字事业发展带来新的历史机遇。科技创新和文化创新的“双驱”新动力尤其可待可期。
首先,新一轮技术革命带来“换道超车”新契机。以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为代表的现代科学技术正深刻改变着人类的生产、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通过“殖民化”取得优势语言地位的方式,将被语言科技发展新动能取代。中文使用人口多,语言数据资源丰富,如果政策举措有效发力,语言数据集聚、开发、共享,并在数字化转型、智能化升级、融合创新方向突破发展,很有可能使中文在科技革命和人工智能时代抢占历史先机,释放出巨大的赋能潜力,成为“换道超车”的强大引擎。
其次,新时代中国特色语言文化价值理念带来新动力。党的十八大以来,文化自觉、文化自信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源源不断地提供强大精神动力。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是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也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坚实根基。”语言文字在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有很大的助力空间。从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和为世界人民谋大同的角度考虑,新时代我国构建主体多样和谐语言生活的价值理念和语言扶贫、语保工程等政策、理论、实践及经验,如能更加充分阐释并发挥其价值观和方法论作用,将为世界语言治理提供具有引领作用的新价值参照和实践范式,为探索语言促进可持续发展和解决语言霸权、语言濒危、语言冲突等难题,贡献中国之智、中国之治。
三、新时代语言文字事业发展的新目标新路径
(一)新时代语言文字事业发展新目标
党的十九大提出了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奋斗目标分两步走,从2020年到2035年是第一个阶段,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是这一阶段的奋斗目标。2020年全国语言文字会议将紧紧围绕这一战略安排,确定2020年至2035年语言文字事业发展目标。
语言文字事业发展是阶段性和连续性的统一,制定中长期发展规划或五年规划并分阶段有步骤推进,是我国语言文字事业科学发展的一条成功经验。新时代语言文字事业发展新目标,要在接续《规划纲要》和《“十三五”规划》基础上,既体现历史发展阶段性、延续性又符合语言文字事业实践发展新要求。
1.新目标的步骤安排
制定时间跨度长达15年的国家语言文字事业发展规划我们尚无经验,根据分步推进、远近衔接的思路,新目标可划分为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到2025年,确定5年近期发展目标,并与制定《国家语言文字事业“十四五”发展规划》相衔接;第二个阶段到2035年,确定跨度10年的远期发展目标。
2.新目标的内容
我们认为,第一阶段目标,可以具体一些,可参照《“十三五”规划》分而述之的方式,明确普通话推广普及、语言文字规范化标准化信息化、语言科技发展、中文国际发展、语言文化传承、语言服务能力等方面主要目标。第二个阶段目标宜总不宜分,可采用概略化的宏观总述方式,体现对2035年国家语言文字事业发展的全局指引。
3.新目标的首要任务指标
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推广普及仍将是新时代国家语言文字事业发展的首要任务,必须坚定不移大力推进,新目标中可采用量化与质性相结合的方式予以明确。第一阶段可提出具体的量化指标——全国普通话普及率达到85%,这是基于《规划纲要》“到2020年,普通话在全国范围内基本普及”和“普通话在国内范围内普及率已经达到80.72%”这一发展现状提出的,既有现实工作基础,也具备支撑条件,通过努力是可以实现的。第二阶段2035年发展目标可从普及程度、普及质量两个维度提出原则性目标,民族地区、农村地区等短板地区和重点区域普及程度显著提高;全国范围内推广普及更全面、更充分,普及质量大幅提升。
4.新目标的思维主轴和总目标
我们认为,新时代国家语言文字事业发展新目标的思维主轴是语言文字工作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语言文字工作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不但是新时代国家语言文字事业发展的重要内容,而且是贯通“普通话推广普及、语言文字规范化标准化信息化、语言科技发展、中文国际发展、语言文化传承、语言服务能力”等分项目标的总统揽。“国家语言文字事业发展达到新的高度,基本实现新时代语言文字工作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应该成为2035年国家语言文字事业发展总目标。2035年是我国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重要历史节点,新时代语言文字事业发展总目标与2035年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第二阶段”战略目标相契合,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和历史意义。
(二)新时代语言文字事业发展新路径
新时代语言文字事业发展路径,概而言之是推进“体系+能力”建设。语言文字工作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不仅是新时代语言文字事业发展的任务要求,也是实现这一总目标的实现路径。
2013年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以此为指引,2016 年《“十三五”规划》首次出现“语言文字工作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表述,不过尚未在发展目标中系统体现(“语言文字工作治理体系更加完善”只是五个具体发展目标之一);2019年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擘画了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总蓝图;2020年召开的全国语言文字会议和配套的大会文件,力求以语言文字工作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为党中央的这一重大部署贡献“一域”之助力。
进入新时代以来,特别是近几年来,语言文字工作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逐渐成为学界讨论的热点问题,一些学者如李宇明、王辉、王春辉等给出了自己的定义和体系建构;一些学者如李宇明、杨亦鸣、赵世举、魏晖、文秋芳等从国家语言文字能力角度对语言文字工作治理能力进行了较为深入的研究,但学术界对语言文字工作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这一重大命题的体系建构并未形成统一的意见。
从国家语言文字工作规划角度看,《“十三五”规划》对推进语言文字工作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进行了初步谋划和部署。《“十三五”规划》发展目标的第五个子目标以“语言文字工作治理体系更加完善”立目,并提出“三个子体系+体制机制+语言生活目标”的具体内容:“语言文字法律法规体系更加完善;信息化条件下的语言文字规范标准体系基本建立;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培训测评体系进一步完善;语言文字工作体制机制更加健全;社会语言生活和谐健康发展。”《“十三五”规划》主要任务的第五个子任务以“完善语言文字工作治理体系”立目,与发展目标相照应,并分列4项具体举措:加强语言文字法治建设、完善语言文字规范标准、健全语言文字测评体系、强化重点领域语言文字监督检查。《“十三五”规划》对推进语言文字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建设进行了探索和谋划,虽囿于理论和实践之不足,工作思维和推进举措尚属初步,主要是将已开展的工作体系化处理到“治理体系”范畴,但这些探索具有时代精神和历史贡献,为开启新时代语言文字工作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新进程,积累了经验,奠定了基础。
我们建议将“国家语言文字事业发展达到新的高度,基本实现新时代语言文字工作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作为2035年的总目标予以凸显和明确,以此统摄全局并构建实践路径的自洽逻辑。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是一个伟大的理论创新,十八届三中全会把“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与“现代化”联结并用,这是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最终目标为指向的。“基本实现新时代语言文字工作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相较于《“十三五”规划》“治理体系更加完善”的表述和工作举措,不仅内涵更准确,而且更契合全面深化改革总目标的精神实质。通过“体系+能力”的内在逻辑,可以很好地把国家语言文字事业发展的新思路、新路径、新举措贯穿起来。
四、新时代语言文字事业发展新举措
(一)推进语言文字工作治理体系现代化建设
1.语言文字工作治理体系架构
语言文字工作治理体系是一整套综合性体系,《“十三五”规划》提到法律法规体系、语言文字规范标准体系、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培训测评体系以及语言文字工作体制机制、语言文字监督检查等内容,这些内容都应涵盖在内,但以上概括层次不是很清晰,缺乏理论框架支撑,尚未构成有机的统一系统。我们认为语言文字工作治理体系是一系列子系统的集成和总和,需要从语言文字工作实践出发,结合学界理论思考,建构合理的治理体系架构。可以从领导体系、制度体系、价值体系和支撑体系4个子系统建构和统摄相关内容(见图1)。
2.语言文字工作治理体系内容
(1)领导体系。坚持党的领导是组织领导体系的核心。新时代必须加强党对语言文字工作的领导,把坚持加强党的全面领导贯穿语言文字工作全过程,这是推进语言文字事业改革发展的根本保证。在党的领导下,政府担负着重要的执行责任,各级政府要高度重视语言文字工作,切实把语言文字工作纳入政府议事日程和相关工作绩效管理目标,建立健全工作机制、配足配齐编制和工作人员,加快推进语言文字工作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2)制度体系。健全完善体制机制是制度体系的要旨。新时代语言文字事业发展应在管理体制、工作机制(包括统筹机制、议事机制、监督检查机制、社会参与机制、经费投入机制等)上系统创新、提升制度效能。管理体制方面,在体现“政府主导、语委统筹、部门支持、社会参与”多元治理主体的基础上,应突显党的领导的核心地位,形成新时代语言文字工作管理体制新的完整表述,即:“党委领导,政府主导,语委统筹,部门支持,社会参与”,这既是对组织领导体系的呼应,更体现了语言文字工作治理体系现代化的本质要求。
(3)价值体系。现代国家治理体系“包括民主、法治、科学三大基本价值理念”(郑吉峰2014)。新时代应把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发展语言文字事业这句话列入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中,坚持服务人民,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学习使用语言文字和提升科学文化素质的需求。这种服务人民的导向,内含了强烈的民主价值取向。要突出依法治理理念,把加强语言文字法治建设、夯实语言文字法治基础、健全完善语言文字法律法规体系、完善语言文字立法执法和司法实践机制等纳入文件内容和任务要求,充分体现语言文字工作依法治国理念和治理规则法治化的价值取向。语言文字工作治理体系建设须要秉承科学精神,坚持以科学原则为指导,重视语言科学研究。要准确把握我国基本语言国情,遵循语言文字发展规律,改革创新、稳中求进、因地制宜、分类施策。牢固确立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主体地位,科学保护各民族语言文字,树立科学语言文字观,重视语言资源和语言安全,妥善处理好各类语言文字关系,构建和谐健康语言生活。我国语言文字治理体系现代化建设具有长期性、复杂性、系统性特征,新时代语言文字事业发展要坚持好科学发展价值取向。
(4)支撑体系。推进语言文字工作治理体系现代化需要强有力的支撑体系。制度体系本身是最重要的支撑,除此之外,支撑体系还应包括资源支撑、动力支撑、科研和人才队伍支撑等要素。一是资源支撑。资源投入不足是制约语言文字事业发展的突出短板,仅以语委机构和经费为例:据2019年统计,全国31个省级语委办事机构中,仅有15个省份语委办属行政独立机构;21个省份从事语言文字工作的专职人员在2人及以下,其中,5个省份无专职人员。经费投入方面,2019年,有18个省的语言文字工作经费低于100万元,其中7个省低于20万元。新时代要针对这个突出短板,强化政府主体责任,切实加强对语言文字工作人力、财力、物力、权力、信息等各种资源的支撑;同时创新社会参与语言文字事业机制,探索多元化、多渠道、多层次经费投入机制,鼓励和倡导通过社会捐赠等方式支持语言文字工作。二是动力支撑。语言文字工作治理体系需要新动力支撑。创新是驱动发展的第一动力,涉及宏观层面的体制机制创新、方式方法和手段创新,也涉及具体工作领域的语言科技创新、语言服务创新、宣传工作创新、语言文化传承创新和传播创新。语言产业在新时代应成为一大创新亮点,形成语言“产业”助力“事业”发展的动力支撑之翼。三是科研和人才队伍支撑。科学研究和人才队伍是语言文字工作治理体系的基础性支撑。新时代历史背景下,语言学新型跨学科的现代科学属性日益突出,建立和发展具有现代意义的语言科学学科体系,加强语言文字科研机构和新型智库建设,提高科学研究质量,不仅对人文社会科学具有重要意义,而且对自然科学、思维科学尤其是信息科学和人工智能等领域有着广泛影响。语言文字工作治理体系现代化也对高质量干部和专业人才队伍提出迫切要求。
语言文字工作治理是紧密相连、相互协调的一整套体系,其作用的发挥并不是简单的子系统作用的叠加,而是整个系统所发挥的整体性的系统功能,只有领导体系、制度体系、价值体系和支撑体系协同推进、关联耦合,才能达到推进国家语言文字工作治理体系现代化的目标,也才能把国家语言文字工作治理体系现代化优势转化为语言文字事业发展的效能。
(二)推进语言文字工作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
1.语言文字工作治理能力的体系架构
学术界关于语言文字工作治理能力的研究主要是在国家语言能力视域下进行的,文秋芳(2019b)《对“国家语言能力”的再解读——兼述中国国家语言能力70年的建设与发展》总结了学术界的代表性成果,并对“国家语言能力的新定义及其构成”进行了系统阐述,提出国家语言能力由3部分组成:国家语言治理能力、国家语言核心能力、国家语言战略能力。该文是语言文字工作治理能力相关研究的代表性研究成果。不同于学界较普遍的处理方式,我们未采用“国家语言能力”的说法,而是将“语言文字工作治理能力”作为能力建设的总目标,并赋予其全局性和统领性地位,其他能力可视为子能力。也可以这样理解,本文“国家语言文字工作治理能力”即文秋芳所谓“国家语言能力”,是“政府处理一切与国家利益相关事务的语言能力”。从一定意义上讲,“语言文字工作治理体系现代化”可以视为新时代语言文字事业发展路径的结构图谱,“语言文字工作治理能力现代化”可视为新时代语言文字事业发展路径的实施图谱。
我们认为“国家语言文字工作治理能力”系统包括5个方面内容:国家通用语言文字能力、语言文字基础能力、语言文字服务能力、语言文化传承发展能力、中文国际发展能力。国家语言文字工作治理能力体系,结构图见图2。
试对比文秋芳的国家语言能力框架(见图3)。
文秋芳的国家语言能力体系是一种理论性架构,采取层级架构方式,3类分项能力是第一层级,每个分项能力涵盖34个维度,其研究学术特色鲜明,体系架构的理论逻辑清晰。我们的是一种指导性、实践性架构,有别于理论界的学理性体系,但其中蕴含的能力范畴是具体且系统的。将国家语言文字工作治理能力作为母系统,不仅具有首位性、根本性和统领性,而且贯通于其他子能力中,文秋芳3类分项能力之下的每一个维度,在图2所示“体系+能力”框架内大都得到了体现,虽有归属和细类的差异,但并不影响各自逻辑的自洽。
2.语言文字工作治理能力建设内容
我们按照五类子能力将语言文字工作治理建设主要内容列表如下:
国家语言文字工作治理能力5个子能力中,国家通用语言文字能力是核心能力,坚定不移推广普及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是国家语言文字的首要任务;新时代要赋予推普工作新方针新内涵,在普及程度和普及质量两个维度着力,在学校基础阵地和民族地区两个重点区域全面加强,体现出新时代新要求。语言文字基础能力具有基础性、先导性特点,语言文字规范化、标准化强化建设,语言技术突出创新,尤其注重与智能化融合发展,科学研究强调现代语言科学学科体系建设,鼓励学科交叉融合(与新文科、新工科、新医科建设相结合)。语言服务能力以服务大局、服务人民为灵魂,更加注重全局性全口径规划,更加积极融入国家发展战略,并提供强大助力,更加突显以人为本的治理能力建设。语言文化传承发展能力以更加充分发挥语言文字育人化人、培元铸魂的作用为重点,更加突显语言文字的文化价值,更加注重语言文字在新知识经济背景下资源价值的保护挖掘和开发利用。中文国际发展能力以创新拓展国际中文教育和服务为主要内容,强调构建现代国际中文教育体系,提升中文国际影响力,服务大国外交,更加注重内涵发展、优化结构,更加注重统筹发展、协同联动。
国家语言文字工作治理能力是一个体系,具有系统性、整体性、层次性,每一种子能力都具有相对性、动态性和开放性,随着国家语言文字工作治理能力建设的需要和不同阶段发展任务的需要,每个子能力所涉及的内容会产生相应的调整变化。各子能力对国家语言文字工作治理能力母系统产生作用的范畴不同,作用方式不同,但都对国家语言文字工作治理能力具有支撑和促进作用,同时各子能力系统也相互影响,融合共进。
五、结语
以第四次全国语言文字工作会议为标志,我国语言文字事业发展进入新时代的新发展阶段。本文对新时代语言文字工作历史背景、时代需求和新挑战、新时代语言文字事业发展的新目标、路径和举措进行了探讨,特别是通过“体系+能力”框架,对国家语言文字工作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主要思路和内容进行了分析。须要强调的是,探讨分析是初步的,不一定准确和全面。我们认为“体系+能力”框架是解读新时代语言文字事业发展的“钥匙”,国家语言文字工作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不仅使我国语言文字事业发展的顶层设计图谱日趋系统,而且使我国语言文字事业发展的路径图谱愈加完整清晰。为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提供了语言文字系统的有效助力,同时开辟了我国语言文字事业发展的全新境界。
(转载自《语言战略研究》2020年第6期,参考文献从略,如有需要请参照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