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一流本科专业 推动高校特色发展——2019年湖南省高等教育热点论坛成功举办
湖南省教育厅 时间:2019-11-26
11月23日2019年湖南省高等教育热点论坛在长沙举办。此次论坛由省教科院主办、院高等教育研究所承办,以“一流专业建设与高校特色发展”为主题。省教育厅副厅长唐亚武、省教科院院长石灯明、省教育厅高教处处长曾力勤出席论坛并致辞和讲话,论坛开幕式由省教科院副院长陈拥贤研究员主持。省内40所本科高校的150多名专家学者参会研讨交流。
石灯明在论坛开幕式上致辞,代表省教科院对出席论坛的领导、特邀专家以及高校专家学者表示热烈欢迎与诚挚感谢。他认为当前正面临着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发展方式转变、产业转型升级、新旧动能转换、科学技术变革等宏观环境的新变化、新趋势,给新时代高等教育的高质量发展带来新机遇、新挑战,我们需要认真思考如何将湖南的高等教育办出特色,办出水平。他在介绍省教科院省级教育专业特色智库取得可喜成绩的同时,充分肯定了高等教育研究所在服务决策、服务高校教育教学方面所做的工作,希望与会专家学者为破解我省高等教育发展难题开“良方”,为高等教育治理现代化找“钥匙”,紧紧围绕我省本科教育综合改革、高校办学特色和人才培养质量的提升建言献策。
曾力勤指出,省教科院在全省本科教育工作会议之后,紧接着举办以“一流专业建设与高校特色发展”为主题的高教热点论坛,可谓适逢其时。他在致辞中介绍了湖南高等教育发展的总体情况和省教育厅为加快建设高水平本科教育所做的工作,指出我省高等教育发展正处于内涵发展、质量提升、改革攻坚的关键时期,建设高水平本科教育,各高校需有自己准确的办学定位和特色发展规划,需落实到一流的师资队伍建设、本科专业建设和课程建设上,要鼓励不同类型的高校都能在各自的类型上形成办学特色,争创一流。
唐亚武在论坛上作指导讲话。他结合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和全国、全省教育大会精神要求,就地方本科高校如何实现高质量发展进行强调:一要精准把握新时代高等教育发展大势,清醒认识到高等教育已进入内涵式发展新阶段,分类发展已成为高教界的共识,“双一流”建设为高校提供了“同台竞技”的良好平台;二要科学研判地方高校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包括人才培养基本支持明显不够、学科专业同质化发展比较严重、服务地方的科技支撑明显不足等。他指出地方高校作为我省高等教育的主力军,要实现高质量发展,必须着力提升“四种能力”。一是抓住人才培养“根本点”,通过重塑人才培养体系、立足产业需求建设专业、坚持合作育人和建设双能型教师队伍,着力提升应用型人才培养能力;二是走好特色发展“快车道”,通过坚持差异发展、整合优势资源和强化内涵建设,着力提升学科特色发展能力;三是履行服务地方“新使命”,通过强化服务意识、创新服务模式、着力提升服务区域经济社会能力;四是打好改革创新“组合拳”,着力提升高校内部治理能力。
上午的论坛特别邀请了教育部工程教育专业认证资深专家、南京大学软件学院博士生导师陈道蓄教授,教育部师范类专业认证骨干专家、东北师范大学教师教育研究所所长李广平教授做大会主题报告。陈道蓄教授以“工程教育专业认证与本科专业建设”为题,在回答什么是基于产出的教学评价的基础上,阐述了工程教育认证“以学生为核心、目标导向、持续改进”的核心理念及其深刻内涵,围绕“在认证操作实践中如何抓住标准的核心”,对毕业要求、持续改进、课程体系三大标准中的关键考查点进行了重点解读,并强调了准备申请认证必须理解的几个关键问题。李广平教授的报告以“认证背景下师范类专业课程建设与教学改革”为题,围绕把握师范认证要义、完善课程体系建设、推进课程教学改革、实施结果导向评价四个方面进行了深入浅出的解读。
下午的论坛由省教科院高教所负责人段慧兰研究员主持,武汉工程大学法商学院硕士生导师雷家彬副教授,湖南工学院副校长刘俊学教授,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博士生导师高晓清教授,中南大学土木工程学院副院长、博士生导师王卫东教授和湖南设计艺术学院袁翔副教授,分别做了题为“实施分类管理,促进省域地方本科高校科学发展”、“课程社会化进程中的地方高校人才培养能力提升”、“一流本科建设中的科技创新人才培养”、“基于中美土木工程专业课程体系比较的学生自主学习教育模式改革研究”、“面向国家战略的数字化与国际化设计创新人才培养体系”的大会学术报告。专家们的报告学术含金量高,且各具特点,受到与会人员的一致好评。(文/胡黄)
大会现场
省教育厅唐亚武副厅长讲话
省教科院石灯明院长致辞
省教育厅高教处曾力勤处长致辞
省教科院陈拥贤副院长主持论坛
特邀专家陈道蓄教授做大会主题报告
特邀专家李广平教授做大会主题报告
特邀专家雷家彬副教授做大会主题报告